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校园 >> 正文

小城沧桑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何亚龙    阅读次数:3941    发布时间:2014-01-16

小城,它一路成长,有低谷,也有繁华。

——题记

 

晨光微曦,暮色苍茫,天还知识微微亮的时候,小城的每处角落都会响起一首慷慨激昂的曲子——《歌唱祖国》。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未更变。我自记事起就已经能唱得像模像样了,听父亲说,这调子他小时侯那会就有了。

小城名靖江,这一称呼的由来已经三百多年的历史。作为萧山的一颗沙地明珠,小城自有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人文条件。

古时小城位于钱塘江边,常受江潮冲击。当地百姓为求安宁,祈求江神保佑,于清乾隆年间建庙宇,名靖江殿。待到光绪年间,逐渐演变为行业齐全的集市贸易区,街道以殿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发展,形成了一条较为繁荣的商业带。

那时候建有“南沙第一台”的万年台。而今就成为历史的背影。小庙倒还在,我也曾去过,记得儿时玩伴的奶奶还是那里的庙主,平日香火也还旺盛,逢到初一十五,总会有那么些善男信女手提供品来到小庙,至于是否灵验就不得而知了。

老人们口中的小我,与现在的靖江简直是判若两地。刚建国那会,羊肠小道布满在人们的视线里,坑坑洼洼的地面使人一踏过就溅起水花,晴天尘土飞扬让人眼睛都睁不开,下雨就泥泞不堪,一脚下去就是稀黄泥。陈旧低矮的茅草屋零散地矗立在路旁,偶尔还能看到一些面目沧桑的木制房子。人们的经济水平十分落后,几乎没有什么通讯设备,新衣新物都成了奢侈的“年货”,很多现在再平凡不过的词汇,在那时候,也都成了幻想。那时候的人们,文化水平不高,日夜只求温饱,只满足于物质上的生活。

靖江镇域建国初为山前乡和靖江乡,1956年合并为靖江乡。那年祖国刚完成三大改造,各地都奔着社会主义的路子,农民积极性普遍很高,人人满怀“越美超苏”的激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的建设当中。根据爷爷描述当时的情景,有几个年轻人更是把口号吼得声嘶力竭。

再后来,天灾人祸不幸降临了新兴的小城。三年自然灾害,十年动乱,接连不断的浩劫袭击了本就孱弱的靖江,满目疮痍,哀鸿遍野,仿佛一夜之间回到了解放以前,不少人都没能挨过那段黑暗冰冷的年月。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神州大地,自然也吹到了百废待新的靖江。文革的祸乱并没有动摇小城对共和国的信心,正如那每天奏响的《歌唱祖国》未曾停滞。在党和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小城终于重获新生。经济,政治,文化一一步入正规。窄小的道路摇身一变,成了亭亭玉立在市中心的宽敞街道,那些曾稀稀拉拉立在路边的新路灯,在宽阔的街道边显得格外亮堂。路边商店释放的灯光,把夜市照得比白昼还亮,几处霓虹灯的闪烁,也把街道渲染得分外浪漫,各种各样的商店比比皆是,店内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那些陈旧低矮的楼房,都被错落有致的高楼新房所取代。那一座座款式新颖,设计别致的新楼接连着拔地而起;连喷泉、广场、大型广告牌等这些以前人想都每想过的设施、建筑都逐一完工了。

如今,你还能想象得到那个昔日的破旧小城吗?见证着它一路走来的老人们,如今无不唏嘘感叹小城的变化。这天翻地覆的发展,使小城哺育出的儿女都有些措手不及——欢喜得措手不及。时代飞速发展,小城也日新月异地变化着。

上个世纪末,重视文教事业的发展的小城建起了可容纳850个座位的多功能文化中心和萧山第一个广播电视中心。镇内更建有全省一流的师范幼儿园,示范小学,示范初中和示范成人高中。去年,靖中举行了声势浩大的50周年校庆活动,场面也是颇为隆重。我有幸参加,见到众多社会名流和成功人氏各聚一堂,共同见证了小城的盛衰革新。如今,更有不少校友回到了小城,用自己的青春事业进行着小城的建设工作。全镇现有工业企业600余家,固定资产12亿元,其中区百强企业和镇骨干企业22家,形成了以纺织印染,厨卫电气,传动机械,蔬菜食品。针织服装和塑料制品等六大工业体系。身为靖江人的我是感到骄傲。

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小城镇建设的迅速崛起,靖江现以成为浙江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镇,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镇,浙江省教育强镇,杭州市新农村乡镇和小康示范镇。经过国务院批准,还被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使个人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以前脏乱不堪,污水横流的巷子消失不见了;拥挤杂乱,狭小哄闹的街道“灰飞湮灭”。每个人始终秉承着‘靖江是我家“的观念,环保意识空前增强。山清水绿,生活环境的改善同时也提高了生活质量,小城也恢复了江南小镇的水秀灵韵。

随后,萧山国际机场进驻靖江,为小城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正如政府广场那架东航赠送的飞机一样开始腾飞。依托空港新城的优势,建设新时代小城镇将是靖江现阶段的主要重点。

当历史的年轮划上第2009个圈,伟大祖国迎来了她的六十华诞。古老而又崭新的小城也将在她的光辉下不断前行,亦如那残旧河道沿岸古老班驳的石块,至今仍在向世人诉说着如何经久不衰的传奇。

滚滚东去的钱江潮前年未变,一甲子的年华却是今非昔比,沧海桑田。勇立潮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靖江人将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

时过境迁,主宰世界的终将是我们新的一代!

 

(作者系萧山十中花雨文学社成员)

 

【编辑:杨汝洪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87442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