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大风暴合作社始末与胡宗文实事求是的一生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钟金万    阅读次数:42477    发布时间:2020-09-23

习近平总书记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又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辉煌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正是基于对这两段话的一些理解,我才打开了上世纪50年代马家湾轰轰烈烈的建设史。当大风暴这个词语跃入眼帘时,我的脑际再次浮现出幸福是奋斗出来火热场面。我怎能忘记新中国的建设者们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啊!

上世纪五十年代,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为了粉碎帝国主义的核讹诈,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他们同心同德、苦干实干,为着一个目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在这一背景下,遵义县(今播州区)大风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诞生了。

据《遵义县龙坑镇志》载:“1956128日,龙坑乡在集庄、王家林召开千人大会,由26个初级社、17个互助组和42户单干农民组建起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李兴齐根据党报宣传合作化来势迅猛之意,取名大风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9月大风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建成遵义县第一个人民公社——大风暴人民公社。1958113目,大风暴人民公社改名为大风暴大队。19597月,大风暴大队改名为大风暴管理区。19619月,大风暴管理区改名为龙坑人民公社。

那么,从大风暴合作社到龙坑人民公社这段冠着大风暴头衔的时间里,这个几易其名的基层党组织做了哪些重要事情呢?19574月,有2名苏联土壤学专家到大风暴合作社黄泥田勘察增产粮食的土壤结构,又到共青坝了解耕地泥色情况,与高级合作社党支部书记胡宗文合影留念。1112日,省委农村工作部、省农业厅、省水电厅、省气象局等单位抽调的65名专家、学者,来到大风暴合作社当新社员,并承担起农业社(次年为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领导工作。他们当社员的时间有1年多。从19582月起,为响应南白区技术革命指挥部向运输车子化、田间公路化、滚珠轴承化进军号召,大风暴合作社组织木匠、铁匠和300多名社员,建立3个滚珠轴承厂、7个木工厂,大搞技术革新。合作社以闪电战术七天完成滚珠轴承2000套、安装1783套,完成手推车1081部、牛马板车309部、打谷机96部、播种机94部、切片机112部、玉米脱粒机40部、深耕犁及其它工具1200多件,因不适用而长期闲置,最后成为废品。这段时间农村副业遭到严重破坏,直到1961年贯彻中央《六十条》后,农村副业才得以恢复。1958513日大风暴合作社党支部书记胡宗文当选为第二届贵州省人大代表。19587—10月 大风暴合作社成立钢铁指挥部,在社区办钢铁厂、建土高炉、罐罐窑等,掀起大炼钢铁高潮。但是大炼钢铁需要烧炭,于是砍去了所有山上的树木,其中一两抱粗的两三千棵枫香树被全部砍去。最后的恶果是这样的:炼出的钢铁全是废渣,森林却被破坏殆尽。1958730中共龙坑乡支部主办的《大风暴》创刊发行,这个刊物共出版30期,1959年停刊。1958920日由大风暴合作社主持,龙坑、八里两个乡和县农场合并组建全县第一个人民公社——大风暴人民公社成立(群众大会在龙坑松脂厂召开)。195810月,大风暴公社集中男女劳动力3000余人,按部队建制编成团、营、连、班、组,实行军事化大兵团作战,在共青丰产坝大搞深耕生产,要求深耕1米以上。遵义县委、南白公社党委还从苟江、民主、农兴、县野战营等地调集工人、社员、民兵、学生等8800余人前往深耕现场进行无偿支援。同月,县委组织县、区级干部验收大风暴公社的卫星田,号称亩产5万斤水稻(实际上是将快成熟的20亩水稻移植到1亩稻田里堆成的),结果因密不透风、不透光,导致茎叶霉烂,20亩水稻基本无收。还是这个金秋十月,遵义县委再次组织全县观潮派代表,到大风暴公社桂花大队验收密植试验田,结果号称亩产1万斤的水稻,验收产量亩产却只有800斤。195810月大风暴公社开始大办农村公共食堂,共办万人食堂1个、集体食堂31个(后以队为单位办食堂,共有食堂34个),全社99.5%的农户家庭停炊,全部到公共食堂吃饭。113日大风暴公社正式划归南白公社管辖。原大风暴公社辖地按行政区划分为大风暴大队(乡级)和八里大队。114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在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李井泉陪同下,到南白公社大风暴管理区视察。1112日撤销遵义县建置,大风暴公社随县划入遵义市。1113日农业部土地利用总局王局长率领参加遵义南方八省市人民公社规划会议的全体代表到大风暴管理区参观,受到6000多人欢迎。1117日传达上级紧急会议精神,抽调劳动力,以大兵团作战方式,继续到共青坝大搞深耕,要求深挖1米以上,有的生产大队的深耕深度竟达到2米。195911月至12月秋播,在越密越高产的指导下,共青坝播种小麦的用播种量每亩达到50斤,导致次年小麦基本无收。19591月共青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到共青湖视察,在共青湖留影纪念,赠送给大风暴大队一面锦旗。19599月龙坑公社3个管理区先后开展反右倾,拔白旗,插红旗运动。凡三亩一坑、五亩一凼完不成任务的、大炼钢铁制作风箱完不成任务的、积肥堆肥完不成任务的以及各级干部承担各项工作完不成任务的,都被插上白旗。这段时间,大风暴管理区先后被插了170多面白旗,被插白旗的干部社员很多都挨了批判,有的还重新被划为地主、富农等成分。1960年大风暴管理区仅出生2个小孩,仅杀5头生猪,34个生产队都有人被饿死。1961年大风暴管理区管委会驻地马家湾开始赶场。同年9月恢复南白区建置,将大风暴管理区改建为龙坑公社,隶属南白区管辖。

不仅如此,1956年大风暴合作社还建起了水力发电站,开始兴办五小工业(五小工业,这是全国地方小型厂矿的统称,如小钢铁厂、小煤矿、小机械厂、小化肥厂、小水泥厂等)。至1958年共建有打米厂、磨面厂、榨油厂、石灰厂、煤厂、木工厂、缝纫社、翻砂厂、砖厂、硝厂等20多家小厂矿,年产值8700元。1959年又增设铧厂、酒厂、炭窑厂(烧制木炭的窑厂)等。19597月大风暴管理区有34个生产队,1958年交售肥猪后自食360头,1959年全社仅交售5头猪、自食5头猪。八里、谢家两个管理区比大风暴(龙坑)管理区更少,仅分别交售、自食12头。1960年,因粮食供应紧张,这些小型手工业企业大都下马,全部参加农业生产。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7168777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