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采风 >> 正文

治理硫氟解民忧 ——记优秀扶贫队员刘龙材先生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路广照    阅读次数:72235    发布时间:2020-09-29

脱贫攻坚纪实文学:

 

丁卯正月,春节已过。地处贵州省西部的六盘水特区的盘县,仍然笼罩在一片皑茫之中。

天刚麻麻亮,一行人走出铺满冰雪的红果火车站出口,为首的是一位中等身材、年龄在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这是贵州省地矿局资料处的高级工程师刘龙材先生。他们是接受贵州省地矿局与盘县政府签署的《1987年扶贫项目协议书》,作为省直机关第二批扶贫工作队的省地矿局9名扶贫队员受命连夜赶至盘县开展工作的。

从省城贵阳来到这块地界,便有些不适的感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硫磺气味,坐了六个多小时的火车、一夜未曾休息的队员们,不禁地打了几下喷嚏。

正是晨雾弥漫之际,车站周围的一切被晨雾中夹杂着的大小锅炉以及民舍中排出的黑、黄、白相间的煤烟气雾所笼罩,如同回到上个世纪中叶的英国雾都伦敦。

六盘水特区作为全国重点煤炭基地,富有的煤炭资源像是不要钱似的,被厂矿企业、行政单位、居民百姓们拿来燃烧着、挥霍者。

他们走近一处居民小屋外,去打听县政府招待所的所在地。一位近四十岁的少妇回答着,并热情地为他们指路。

那少妇容貌着实让人羡慕,白里透红的脸蛋、有着彝族女人的身材面貌特征和衣着伴饰,让人感觉到一种特有的风情,也印证了人们传说中的“六盘水姑娘一朵花、毕节的小伙顶呱呱”的俗谚。

待细看她的牙瓣,却是那样的斑黄黢黑,如同生了锈迹的龋齿。

刘龙材轻声地对队员们说:“这就是硫氟公害给人们造成的影响,当大气与水被污染时,极可能引起人的牙齿和骨骼的变酥、变色,其罪魁祸首就是硫和氟。”

走在尚未建满房舍的县城小路上,路边和山涧间偶有溪水、泉水在流淌,未被冰雪覆盖的垂直岩壁的岩体表面已被浸染成深浅不一的铁锈色或黑褐色。

走村串户踏勘忙

来到县政府招待所,刘龙材一行9人简单地安顿了下来。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期,县政府招待所的条件尚属简陋,不那么显得洁白的墙壁、躺下去吱呀有声的木板床,贵州西部潮湿的环境使得被褥更觉有如水浸一般的感觉。虽然已是冬季,没有了蚊蝇的飞舞;被褥里多少有些臭虫、跳蚤轮番地吸吮着来自省城的新鲜血肉。时不时的停电,也给需要夜间加班的科技工作者们带来许多不便,只有借助蜡烛的光亮继续工作。

随行的111队的曹卫锋兼任后勤保障工作,在那个尚需使用饭菜票的年代,他从招待所食堂司务长处兑换了足够的饭菜票分发给大家,至此食宿才算安排妥当。

刘龙材立即进行工作部署,将9人分为两组,开始了一组现场实地踏勘、另一组则开展走村串户调查的工作。

刘龙材所带现场组五人,根据区域地质图幅,跋山涉水、攀壁登岩,按照溪水、泉眼的走向,寻找着有硫、氟存在的踪迹。凿取岩石样品、灌取水样,用海鸥120相机拍照存档。踏勘途中,常常遭遇岩土崩塌、落石击身和绝壁悬崖无路可走的情况。在那个食物不算丰富的年代,仅靠从招待所食堂预备的干粮充饥、汲取山泉水解渴,已经是一种独有的享受了。

走入一处凹氹的峡谷处,从崖壁上一孔岩洞中传来滔滔水声。欲走进踏勘、采取样品,洞中飞瀑激起的水雾里,一股酸涩的气味从洞口扑鼻而来。

溶洞的额头处书写有古人所题摩崖“水洞”二字,洞外岩壁上高低错落地以正草隶篆字体所书的“通天一門”“獨立撐天”“碧鎖雲封”“廊廟江湖人間仙境”等难易所辨的摩崖字迹比比皆是。

“这就是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考察过的‘碧云洞’和摩崖,在《徐霞客游记》的‘西南游日记之八篇’里曾有这样的记载:洞門北向迎溪,前有巨石坊,題‘碧雲洞天’,始知是洞之名碧雲也。”刘龙材如诵真经般地向队员介绍着。

“然而,这被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所赞誉的仙境,为什么变得如此糟糕?!我们一定要查出其原因所在!这也是我们此行的目的,马上取样!”他的一番话语坚定了队友踏勘的决心。

由洞中取水而来,只见样桶中的水质在洞外天光的照射下,显得浑浊带黄。浸入PH值测纸,立呈向黄趋红的区间范围。

“这样的水质!已经达到极酸的浓度,说明洞内已有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矿体岩层水的侵入,污染程度极其严重。必须要作为重点写出专题报告,向六盘水特区、市县及省里、局里提交。如不及时治理,老百姓的生命、牲畜农作物的安全、森林的保覆以及水土流失等环节的灾害将严重加剧。”他郑重其事地说着。

刘龙材,就是这样一个人。工作期间,由于水土不服,加之于早年跑野外落下的腿疾,他忍着上吐下泻和关节疼痛,每天带领队员爬行三十多公里的山路,攀悬崖、摸夜路,有时还私人花钱请当地农民带路。沿着地质区域图所勾画的路线,行进在探索治理硫氟的踏勘之路上。

工程师曹卫锋所带一组四人,肩负起走村入户调查的重任。虽然饥渴暂不成问题、行路也不至于如刘龙材他们那样的艰难,但由于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村寨里的老百姓惧怕当时的计划生育政策和尚未开放的意识观念,见到陌生人的到来,便慌忙闭门锁户,或避而不见或逃之夭夭,为调查工作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338242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