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林黛玉是那个充满了封建思想,被束缚的时代里的牺牲品,因为林黛玉本身的品性和任性。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多愁善感、坦率纯真、清高,她认为那个时代俗不可耐,什么功名、地位,都不重要。一个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情留在了这个世上。但她有时,竟会看到了一朵花凋零了,去葬花。“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西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这是因为她自小受父母宠爱,可惜父母早亡,她上没有兄姐,下没有弟妹,只得千里投亲,寄人篱下,孤苦伶仃之感尤甚。贾母虽对其疼爱,但也不比孙儿,致使长期以往,黛玉心中的结越打越多,而得不到倾诉,使得一朵娇花过早的凋谢了。虽然她的品性清高,但是对人见之以诚,香萎要想学诗,向黛玉请教,黛玉热诚相接,丝毫没有厌恶之意;平时,对下人也如同姐妹般亲切,常给丫头们分钱。可见,黛玉也非“清高”之人,只是对自己的要求略严些罢了。
与黛玉相比之下,自然是宝钗较得人心了。皇妃从宫中送出礼物来,只有宝钗和宝玉的份数是一样的,两者之中,谁要讨人爱就不明而知了。但宝钗,她,城府深,八面玲珑,取悦于人,与黛玉的才华相比是“以峰对峙,二水分流”,但她极重视士宦的地位,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统治束缚下的中国妇女的形象。她会督促宝玉读书,让他考取官名。对人对事,都会面面俱到,在长辈心中是一个十足懂事、乖巧的女子。有时也会显露出她自己的目中无人:香萎学诗时,她意识其“得陇望蜀”,极为厌烦。这就不比黛玉的平易近人了。
爱情,黛玉对之可谓是欲望却得不到。她与宝玉两人品性相合,都不愿意为官仕途,只求与世无争地平静的拥有着矢志不渝的爱情度过一生。但是,那个时代的社会却扼杀了他们这一段永恒不变的爱情。当宝玉在贾母等人的安排下,与宝钗成亲的那一刻,黛玉会发出如此感叹“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她只恨苍天无情,世间无道,让有情人分隔两地。最终,她在怨恨和痛苦中含泪而去。爱情,宝钗对它丝毫没有感觉,因为她与宝玉之间根本没有男女之爱,只有姐弟之情,宝玉一直视宝钗为姐姐。但尽管如此,宝钗仍接受了贾母等人的安排,终得独守空房。黛玉想要争取爱,只适得其反,让自己命丧黄泉;宝钗无动于爱,不抗争于封建统治,而顺其意,害自己孤老而终。
淡淡哀愁,幽幽红楼,由来一梦,随风逝矣!
(作者系萧山十中花雨文学社学生,推荐:张旺)
【编辑:周驰】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