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一直以来是备受人们景仰的一个词汇,其实它更应该是做人的底线。然而从什么时候开始,道德却被当作是一个尊贵的物件被捧上了祭坛——它需要也只是供人瞻仰。从传统的儒家文化到新时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一直在摇摆:远离——回归——远离……
这个社会的许多人们一次次的脱离道德,却又能一次次的站在道德的肩上以卫道者的姿态横加指责……
“君子之道费而隐”语出《中庸》:费,用之广也;隐,体之微也。是说君子的道广而微。道德无处不在而又隐而不露。
的确如此,道德就像一双神灵的眼睛,时刻追随着你,不论你是一个声名显赫的长者还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凡人,你的一言一行都在道德的范畴之中,有时候也许你还没有意识到你已经触犯了道德。1993年3月26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摄影家凯文·卡特一幅照片《饥饿的小女孩》:一个瘦得皮包骨头的苏丹小女孩在前往食物救济中心的路上再也走不动了,趴倒在地上;而就在不远处,蹲着一只硕大的秃鹰,正贪婪地盯着地上那个奄奄一息的瘦小生命,等待着即将到口的“美餐”。 照片发表后引起了轰动,苏丹当地人道主义的糟糕状况引起了人们的震惊和关注。此幅照片在1994年4月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然而自图片刊发后,人们更为关注那个小女孩的命运,成千上万的人打电话给《纽约时报》,询问小女孩最后是否得救。在普利策颁奖仪式结束3个月后,因为无法忍受外界公众与自己内心的道德困惑和越来越大的精神压力,凯文·卡特自杀身亡。结局是令人遗憾的,但是却又是发人深思的。
人之初,性本善。相信每一个孩童来到这个世界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然而是什么使我们的行为渐渐远离了善良也渐渐远离了道德:当我们看到马路上的一张张纸屑,我们反感那些乱扔垃圾的人们,可是当我们对此绕道而行的时候,我们可曾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有一丝的脸红?我们鄙视言不由衷的谎言,可是当我们也在为自己的利益而说谎的时候,我们是否总是用“善意的谎言“这样的借口来为自己推脱?
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人从来都是把“德”放在了第一位。“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放在了中国文化中最为著名的《四书五经》中的《四书》中的第一部《大学》开篇的第一句,是儒家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意思是说: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最大的学问(大学),是在于明白你自己内在的本性(德)之光(明德)!
那么究竟什么是“德”呢?有人说,这是人们都希望别人有很多而自己无所谓有没有的一样物件;有人说,这是中国学校教育最看重而又最无效的努力之一;还有人说,这是当今社会最为高贵却又最为无用的一个词汇……
我们的学校教育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从古时的仁、义、礼、智、信到现今的德、智、体、美、劳,很显然德是排在第一位的。但是事实上呢,在应试教育的传统下,在各种考试的指挥棒下,我们的社会、学校、家长早已把“智”(成绩)远远地排在了前面,成绩好了一切都好。很多学生都明白:学习成绩好可以得到上上下下各方面的奖励和特权;学习成绩好可以不用为爸爸妈妈做任何家务;学习成绩好可以……在这样的现状下无怪乎我们培养了很多高分学生却又心痛的看到道德的进一步沦丧——无论是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杀人事件还是清华大学的刘海洋伤熊事件。当我们在质疑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正是这个社会道德的集体流失导致了这样的悲剧。社会、家庭、学校、媒体、舆论都有责任也有义务唤醒沉睡的道德,否则即使培养再多的人才,缺少了道德这根准绳,都是徒劳的。所以我们呼唤: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小到人才培养,大到企业建设,道德永远是一个不衰的话题。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7月20日,在广东考察工作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企业家座谈时说:“企业要认真贯彻国家政策,关心社会,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会管理,企业家的身上还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总理的这段话“道德的血液”给了企业管理者的道德一个十分准确的定位:如何正确看待、对待义与利的关系。 古人云:“天下之事,惟义利而已”。重义轻利、贵义贱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正所谓“君子之为君子,善之为善,则在于为义”。既然“为义”是善或君子的价值标准,那么“德义”也就成了古往今来人世间最可宝贵、最受尊崇景仰的东西。这次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中的表现即为例证,2008年5月18日晚,央视一号演播大厅举办的 “爱的奉献——2008抗震救灾募捐晚会”上,中国饮料业巨子罐装王老吉以一亿元人民币的国内单笔最高捐款,诠释了这个时代最值得树立的民族企业精神,被人们盛赞为“中国饮料第一罐”。 这一善举,感染了民众,也刺激了消费者对王老吉的热情,市场一度卖断了货。这就是中国民众最朴素的心理:以德报德乃至“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相反,只捐出200万元的万科,不免让人们觉得吝啬,企业形象大大受损。尽管万科后来表示,将拨出1亿元人民币用于未来三到五年灾后重建,但市场已有“成见”,修补形象为时晚矣。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明德”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民族绝不仅仅是物质丰富的民族,否则他们必然导致精神空虚、信仰迷失、道德沦丧而最后灭亡。郭沫若先生说“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在中国话里,“缺德” 也最具损伤力、最令人害怕一个词语。这也正是我们在当前大力提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原因所在了,因为只有“明德”才能“守德”!
套用老子《道德经》里的话“道可道,非常道”,简单笼统地说就是:道是永远没办法通过语言文字来说明的。对于“道德”而言同样如此。道德是一种由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根据人们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往往流传较为广泛,形成共识。很多时候,直接劝说基本是无效的。它需要人的一种自觉的自我觉悟。
2008年是中国奥运年,在北京奥运会来临的时候,道德这个词汇再次被人们提起并不断地洗涤着国人们的心灵。北京奥运会不仅仅是一次盛大的体育赛事,一次中国形象在全世界面前的展示。对于全体国人来说,还是一次深刻的道德洗礼。这样的镜头(腾讯网报道)我们并不陌生:
面对落水的儿童,有人先开口讨价还价;当有轻生者欲跳楼时,人们拿着望远镜看热闹,并发出“快跳,我们等不急了”的催命的呼叫……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交给民警叔叔的手里面……”这首歌很多人都会唱。但调查中发现,所谓的“拾金不昧”已经被大多数的人所鄙视,而且他们还都有各自“圆满”的解答。
尊老爱幼也是传统美德,最明显的就是让座。然而,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调查者把“让座”改成了“有条件让座”。换言之,并非所有的情况下他们都会让座。
这些说明很多人知道什么是“道德”,知道怎样做是“有道德”,只是不愿意这样做。很多人还对汶川大地震时发生在教师范美忠身上的事件记忆犹新:都江堰光亚学校的教师范美忠在地震发生那一刻,弃学生不顾第一个跑出教室,而后又自称“只有为了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人,哪怕是我母亲,我也不会管的”,因此被网友称为大地震中“最无耻教师”,取名“范跑跑”。确实他的行为没有触犯法律,但是却违背了道德。互助友爱、舍己为人是我们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人们谴责“范跑跑”,是因为他的言行偏离了这种道德理想。
我们还会想到网络红人芙蓉姐姐。芙蓉姐姐迅速蹿红成为娱乐明星,并不是因为她有多么漂亮,曲线多么迷人,只是因为她那笨拙的S造型,以丑为美的炒作,一次又一次的挑战着人们的视觉底线。让人怀疑这个社会的审美趣味和素养。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近来,“高校教师学术腐败”“1.2万元天价头”“低胸、身体写作”等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怪现状”,让人们开始怀疑:难道,我们这个曾经以民族传统美德而自傲的文明古国,已然深陷于道德危机之中?更加可怕的是很多人并不是不知道什么是道德,已不愿意去履行道德!
同时我们也相信“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的中国人没有放弃过自我的救赎。“以德治国”、“八荣八耻”,到现在倡导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感动中国”活动,无不渗透着浓烈的中华道德观,中国社会的道德水准在稳步上升。所以我们有必要呼吁全社会重拾美好的道德品质,哪怕是在公交车辆上规定每月22日为“让座日”(北京试行),哪怕是多开展几次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至少这样能唤醒人们的沉睡的意识。既然不能向人们去灌输道德的理想,那就让整个社会行动起来,形成一种讲文明、讲道德的良好风气,让这股文明道德之风吹拂的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每一个沐浴在它温暖气息中的人们都积极地投身其中!
(作者系萧山十中花雨文学社指导老师,推荐:张旺)
【编辑:周驰】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