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凿渠护渠与点渠成金的时代楷模——老农民黄大发脱贫攻坚的先进事迹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钟金万    阅读次数:29924    发布时间:2020-12-05

黄大发,男,汉族,193511月出生,小学文化,1959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至1963年任枫香区野彪公社草王坝大队大队长,1963年至1966年任枫香区野彪乡民主草王坝村村长,1966年至19928月任枫香区野彪乡民主草王坝村支书,19928月至20046月任平正仡佬族乡野彪办事处草王坝村支书;2004年离任后一直务农。

1983年,荣获中共贵州省遵义地区委员会、遵义地区行政公署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1997年获遵义县优秀党支部书记称号;2004年、2010年、2012年、2015年、2016年分别获平正位佬族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612月荣获贵州榜样最美人物称号;2017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他时代楷模荣誉称号,11月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同月荣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 20185月,中共贵州省委授予他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711月,中央文明委授予他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诚实守信类);2020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他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担任大队长以来,面对山高坡陡、缺水致贫的状况,他不屈不挠,以30多年不懈努力,修筑了一条跨3个村,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大土湾岩、擦耳岩、岩灰洞岩)、穿三道险崖的水渠,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大发渠。他用一颗勇敢的心,践行了不忘党恩、不忘初心的诺言。其事迹先后被中央、省、市媒体登载,引起了广泛反响,被省委书记陈敏尔赞为民间英雄

2017年以来,已成为全国时代楷模、脱贫攻坚尖兵和道德模范的黄大发同志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心愿。虽然他已经80多岁了,却仍然在不停地为家乡东奔西走。有同志问他:您老还不歇歇?他说:共产党员就是要干一辈子,不干半辈子。过去、现在、将来,都要做出个样子。在脱贫攻坚战中,2019年全省实施清零行动。他的精力虽然跟不上了,但却没有丝毫退缩,依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大发渠精神转化成为老百姓心坎上的三条渠。一是同心渠。面对贫困,他向新一代年轻的班子亮出思想齐不齐,想想大发渠的口号。团结村在他的感召下,带领党员队伍苦干实干加油干。建立了6个专业合作社,让66户贫困户脱贫,并培育起80余名新型农民。在中天企业支持下,团结村成立了大发农业公司和大发旅游公司,建起了大发渠景区,发展乡村旅游。二是幸福渠。海拔1300米以上的荒山坡,3000亩的方竹笋成为团结村第一个脱贫产业。为了这个产业,他参与到群众中,积极动员群众发展产业。不仅如此,他还领着大家,发展中药材、有机稻米、有机高粱、精品水果,养上了肉牛、生态猪和蜜蜂,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村发展,解决就业1100多人。今天的团结村,人均收入突破万元大关。三是追梦渠。为了实现共同的梦想,他与村民团结一致,既讲干劲、也讲智慧,既有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大志,也有因人而异、施之长远的方法。2019年底,团结村顺利脱贫出列,建档立卡人口全部清零。202011月,他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编辑:黔州)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6886084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