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生日,我是静悄悄的过的,一点也没有惊动我的同学、战友,同事就连亲人、朋友我都通通不请。因为我吸取了六十岁生日的教训。那年刚退休,从来没办过生的我,听信了别人的话,事前就请了很多亲朋好友在馆子头来吃六十酒,办了几十桌,显得很热闹,谁知办生过后不久,我一下就口吐鲜血,昏迷不醒,刚到医院检查是肺癌晚期,后转到重庆新桥军医大治疗,用尽了各种土洋办法,历时一年多,我才把肺癌治好。
我反复推敲研究肺癌的病因,经很多战友同学同事指点迷津才知得,原来是我母亲健在,我却不顾一切办了六十酒,这是不应该的,是要受到病痛惩罚的,要不是说我曾在河里救上岸几个活人死人,功德相抵,早就死了,执意再犯必死无疑。这些说法有道理,我仍半信半疑,不知这些说法是否都站得住脚?
前不久母亲问我:“你满70岁兴不兴?”
我说:“不兴,等你老人家满一百岁才兴。”
母亲笑着点点头说:“好!要的。”
生日前几天,我也在扪心自问,不兴不办生对不对?最后确定不兴就不兴。
妻曾说:“十年来,平时礼尚往来人亲客往花费了不少,要兴的话,顺便还可以收回几万元,不兴办生就没得收入,那些钱就白白送人打了水漂漂。”
我理直气壮地说:“办生敛财风气不好,我是一个党员要带头,不兴办生是对的。没错,钱是小事,风气是大事。没给亲朋好友增加负担添麻烦是一件功德圆满的好事。”
有同学有战友来问我:“你满七十要兴一下不?”
我都一一回答:“母亲健在,兴不得!”
同学和战友都莫名其妙地说:“你咋个开始信迷信了?”
我微笑着说:“不是迷信,是事实。”
同学和战友都执拗地说:“你都儿孙满堂了,兴一下不关事。”
我诚恳地说:“兴不得,不能兴,母亲说的,不兴办生最好!”
70岁生日当天上午,我照例给年迈的母亲送去生活费,母亲嘱咐我天凉了注意多穿衣服,防止感冒,不兴办生就算了,以后满一百岁才兴。我很高兴,总觉得老母亲很会理解我。回到家,妻给我买来了美丽的鲜花和生日蛋糕。贵阳工作的女儿给我发来了祝福视频,撒娇似地给我唱了一首《祝你生日快乐》,为活跃气氛,我也唱了一首《一晃就老了》,《一壶老酒》,《人这一辈子》,妻帮我伴唱,唱得很开心,儿孙们赶来唱歌祝福凑热闹。妻还特意做了几个小炒,这些都让我感到很知足很兴奋很开心。于是,一家人在桌上摆好蛋糕,坐下高兴地吃起来,还破例地喝了点蓝莓酒。
饭后坐在沙发上思考:今朝已满整整70岁了,多年来一直自信地认为年过古稀是很遥远的事情,谁知一下子就轮到我走到了这个年龄,太快了!真是人生易老天难老,生活越过越美好,岁岁今日今又今日,不知不觉就满七十。真是诗不象诗,词不象词,自己一说出口,自己都差点忍不住要笑出声来。
此时此刻,不由得不让我想起一个老友来。这是一个和我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的最好战友,高矮胖瘦个子长相都和我差不多,同年和我参军入伍,在部队年年都和我同日过生,七九年元月同时入党,同时参加上前线对越自卫反击战。撤军回来后因其岳父是大领导他也顺理成章地当上了领导,长期在领导岗位上工作,日子过得很舒心。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后来的发展趋势致使他和我的兴趣爱好都一样,爱好文字组合,有几篇作品获得过全国一二等奖,还出了几本散文集,在贵阳算得上是一个有名气的达官文人。可惜的是,由于成天接待应酬太多,加班熬夜,吃得太好运动太少,还没到退休年龄就丢下爱妻娇儿撒手人间。据说组织提拔任命刚下还没来得及上任就一命归阴,实在很可惜。他生前给我说过,从出生到死亡也只不过是一个过程而已,从摇篮到火葬场也不过是一条道路而已。早走迟走,这个过程都要经历,这条道路人人都要走。有句话是这样说,钱再多也替代不到死亡,人再美也勾引不掉阎王。谁都免不了,既然看得这样透彻,何必要着急心慌呢?现实证明,迟走比早走好,从这人这事这点看来,还是没当官好。
细想起来,我的家族寿命遗传基因不很理想。我的曾祖父43岁,祖父48岁,父亲56岁就走了。我想,我也走不出这个死亡怪圈,我多次预测并且公开宣称,我最多活66岁就顶天了,因为是遗传基因确定了的。谁知在我身上出现了寿来袭,短命逆变成了长命的怪象。居然活过了70岁还很健康,头发还没白,还吃得、跑得、跳得、累得、玩得,感觉很好。如今母亲已经88岁了,除了有些耳背眼花外,身体不错,生活起居完全可以自理,这是做儿子的福气,也是我家幸福的源泉。我们夫妻和睦,儿孙满堂,日子确实过得有滋有味,吃穿住用行不愁。女儿已经工作多年,似乎转眼间从一个不懂事的小丫头一下子就变成了亭亭玉立,美丽漂亮,颜值极高,说话头头是道,做事利落靠谱的大姑娘。儿子懂事听话孝顺,孙孙外孙都不用我个人操心。我整天就看看书,写写字,散散步,下下棋,上上网,唱唱歌,跳跳舞,日子过得很是滋润舒心快乐。
现在的我确实成天开心惬意,算得上是神仙过的日子。其实工作生活中又何尝没有过挫折甚至痛苦呢?曾几何时,在洪水中勇救落水人几次都差点丢命,算得上是死里逃生;在大火中抢救病危老人身负重伤弄得自己哭笑不得;在舞台上表演锣鼓快板时忘了台词竟反复就是那句“馒头糯米饭,稀饭又放糖”让台下观众哄堂大笑出尽了洋相;在自卫反击战战场上执意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一切去冲锋陷阵抢救战友,反而回来受到了严厉批评说我意气用事。不顾自身安全抢救回来一个早就牺牲的战友值不值?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同情贫困引产结扎对象有人竟说我是不是得了别人好处而私下放跑;在半夜为领导赶写心得体会讲话稿多次加班加点不睡觉,冥思苦想写不下去望着稿纸发呆直到上班交稿时竟招来领导怒气冲冲臭骂说:“咋么搞的,一晚到亮才写这么点,奶奶个熊,干啥子去了?拿一晚上来不干要不得吗?再这样,不换思想,就换人……”等等。望着镜中一脸老相,满脸皱纹的自己又觉得当官好,当兵是当官的出气筒,偶尔也忍不起心也会产生人生如梦,世事苍凉之感。在写知青回忆文章中也发现,自己已开始喜欢回忆,回忆儿时生活,感恩父母,写出的诗歌散文随笔报告文学的第一句话往往是“我和共和国同年岁”,一唱到《我们这一辈》时心里总是酸溜溜的眼含泪水,忍不住想哭出声来。
放眼望了一下杯中的枸杞红枣西洋参苦丁茶,再加上核桃麦片南瓜籽等营养品天天没有断过吃。原来是自己有意无意地也开始注意养生了。想起了年轻时吃盐巴拌饭还能和几个朋友在马街横渡长江,同时下水,我争先恐后奋力击水第一个上了对岸。现在反而不敢下河游泳了,曾两次参加跑马拉松的我已经不敢再去长跑了;在部队操练擒拿摔打渴了能用嘴对着自来水龙头狂饮凉水喝个够并习惯以凉水洗头洗澡的往事记忆早已远去;在单杆上倒挂金钩吊两三个人的绝活往事都已成记忆。而今讲究营养品保健品身体好心态好等渐成常态。至于以前为赶写年终总结几天几夜熬通宵,过后仍然活力四射的事情已遥不可及,早睡早起,唱歌跳舞同时还无师自通地创造发明些长寿健身法,去正儿八经四处宣讲倒是成了习惯。
其实细想起来,70岁倒还是一个成熟的略可总结的年龄,经验和阅历渐趋丰富,想事能够周全;不再好高骛远,争名夺利,不再争强好胜盲目攀比,多了几分从容自若,镇定安闲,性格更加固执,我历来不信天不信地只信自己,我和2050相约,再过30年,那是我的百年好期待,到时候就能实现所有的心愿梦想。只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还可以继续尽情享受人生,这也算是七十年岁月的慷慨馈赠吧,我只是越来越觉得:活着真好!
如今,我没事就看书写作。既打发走了寂寞无聊还赚到了知识文化,一箭双雕。有趣的是网成“70后”,还有希望成“80后”“90后”乃至“00后”。永远保持十个开心秘方:看开、想开、舍得、放下、退让、宽容、理解、放弃、甘心、善良。健康长寿不成问题,怎么开心怎么活!怎么舒坦怎么过。每天都随心、顺心、舒心、宽心、开心。学习改变命运,态度决定一切。人活一辈子,乐观最重要。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个人得失。一切的一切,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心上的爱恨眼中的名利都跟烟云一样,瞬间飘散得无影无踪。唯一重要的是要珍惜自己,热情对待和亲朋好友的每一次相遇,才能创造出岁月如歌的生命传奇。如果天不假年,那就含笑回归大自然!此生无憾,每天开心快乐心满意足矣。
有道是:不兴办生,感情上升;有舍有得,否极泰来;低调为人,心想事成。
(编辑:黔州)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