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师傅你好,请把你的车移一下吧,这个路段不能停车,你停在这里会影响公交车进出,这样不利于大家的出行,麻烦你移一下吧,谢谢!”
吃完下午饭,我和媳妇儿心血来潮,想沿新修的柏油路绕二中走一圈,刚走到南宫市农贸市场门口,只见一位袖子上别着红套套的大姐站在一辆SUV越野车旁边,手持电话正在和车主通电话。
一眼望去,确实,新修的柏油路两边,长长地停着一排私家车,占去了差不多二分之一的路面,公交车偌大的体格,想要来去自如的话势必有些力不从心,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有个好的出行条件和机会,方便广大居民,南宫山居委会领导经过认真思量,毅然决定,组织人员出工出力对马路两边的车辆进行有效疏散,为大家期盼已久的22路公交车让行,以人民的名义欢迎亲人回家。
早在2016年12月,因为遵义市第二中学扩建,从元宝山至南宫山终点站路段(改道)被强行挖断,没有备用车道,22路公交车从此与大家咫尺天涯,元宝山长岗以下的人上不来,南宫山的人下不去,广大居民的出行成了一个十分伤脑筋的问题。工人要上班,学生要上学,大伙儿要吃饭,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迫不得已,南宫山居民自行在大坟坡到二中正大门之间开辟了一条羊肠小道,走捷径经二中到国际商贸城乘坐11路公交车。曾经一度,两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发挥余热,让这条小路充满爱心,每次走过这里,大伙儿心里都感觉暖暖的。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由于诸多原因导致,这里一路到头缺少灯光和监控等设施,成了治安管理的死角,于是,坏人有了可乘之机,先有五大三粗的建筑工人这里被拦路抢劫,后有美丽活泼的六中女学生廖江艳在这里香消玉殒……渐渐地,大家谈路色变,对这条路充满了恐惧感,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尽量绕行不经过这里……有车一族,呼啸而去,无车之人,心里喊苦,担惊受怕之余只得硬着头皮壮起胆子起早贪黑地把家人送到商贸城,然后又算好时间准时准点接回来,期间,身上都带了武器,以防不测。
说实话,不通车的日子是难过的,年轻人尚可以勉强克服,然而对于当地的老年人来讲,他们是多么的盼望和渴望。为国为家,一辈子辛辛苦苦,费尽了一生的心血。临了,老了,趁走得动,走出南宫山去看看,走亲访友是他们晚年生活最大的乐趣和奢求。自从路断后,很多老人的心情从此郁郁寡欢,瞬间觉得人生好像没有了意义;自从路断后,走读的学生,从此心里布上一层阴影,瞬间觉得没有了安全感,时时心里都崩着一个弦,总以为坏人随时会出现在自己的周围,惶恐,不安,久而久之,于是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读不下去了,只得选择离家较近的职业技校学习美发美容电工机修等,加快进入社会的步伐终结自己的读书求学之路;自从路断后,开店住户的老板和小贩们欲眼望穿,因为断了这条路等于断了大家的财路,心里有苦说不出,全都汇作肮脏的话语在发泄,“日他先人”;自从路断后,小朋友们脖子伸得老长,期盼着进城去玩耍,逛逛公园、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以及看看美丽的湘江河等等,奈何走路到商贸城坐车要走近半小时的路,爷爷奶奶的身体受不了,所有计划只得不了了之,剩下的希望唯有渴求路早点修好,22路公交车早点开进南宫山……
暮去朝来,半年的期盼,路,终于修好了。
公元2017年5月15日,一个吉祥而刻骨铭心的日子,通过南宫山居委会领导与遵义市公交公司和交管部门的紧急沟通协调,下午3点左右,“叭叭……”随着一声汽笛声响,久别的22路公交车终于开进了南宫山终点站,开进了大家的视线。当车子刚刚停稳,车站旁和刚巧路过这里的居民朋友们无不拍手叫好,纷纷从心底里乐开了花。大家奔走相告,电话传播,有的甚至喜极而泣,比过年还高兴。
文明停车,礼让出行,活在当下,珍惜未来,在南宫山居委会的号召下,几位年迈的老人自觉当起了义务协管员,或坐在路边或来回走动,招呼乱停乱放的车辆终点站和沿途不得停车,一切车辆为22路公交车让行,以人民的名义,欢迎亲人回家。
(编辑:黔州)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