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寻”话剧社在萧山十中是一个渺小的存在,小到连指导老师都撒手不管,社团面临解散,小到上届甚至上上届的社长都不知道原来这个话剧社的名字叫做“非寻”。
(一)社团面临解散危机
刚开始进“非寻”也只是图个好玩,殊不知两个学期之后,社团由于没有了指导老师,即将解散。
我和“非寻”的渊源就从这里开始。
本想放手不管,却也狠不下这个心,这两个学期和上届高三的学姐一起排练话剧,让我看到了热情、梦想和无限的创造力。虽然最后节目被刷了下来,他们也因为迫于学业压力,不得已退出。
但绝不能让话剧社就这样在他们离开后,毁在我们这一届人的手里,更不想让热情与梦想就此终结。我们应该提供这个平台,让更多的人实现他们心中的话剧梦!
于是就抱着“不言弃”的念头,我和另外几个社员为了找指导老师游走在各个办公室,磨破了嘴皮子,想破了脑袋。
那段时间刚好是期中考试,也是“非寻”最艰难的一段日子,学校把学习抓得很紧,不想我们因为另外的事情而分心。我们几个也分身乏术,我只能尽可能地把时间掰开来用,把课间的时间午休的时间统统利用起来,找愿意指导社团的老师。大多数老师听我们说完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非寻’话剧社?我们学校还有这么一个社团?”
很多老师都不愿意淌这趟浑水,就在我们快要放弃的时候,陆士杰老师很爽快地答应当我们的社团指导老师。可是问题紧接着又来了,陆老师是个教理科的老师,似乎和话剧社也搭不上边,怎么指导?
这时候不得不提一个人——团委的胡玉梅老师。她在刚开始找指导老师和后来社团恢复中都帮了我们很多。
胡老师让我们写一篇社团恢复申请书,写这篇东西的时候,我真的是死光了脑细胞。从来没有写过,虽然找了许多范文,但最后还是写得不规范,不过她都很耐心地教我们把这些不规范的地方改过来。
一个年过半百的理科老师做指导,五个气味相投的热血愤青,一个高三前任社长,这就是“非寻”话剧社刚恢复后的状态。确实少不了嘲笑和质疑,很多人问我:“就你们这么几个人能搞出什么名堂?”
我只能笑笑,因为我知道我们还保有对梦想的偏执和对自己的忠诚。
(二)社团的挑战与转机
社团匆忙恢复,接下来就是文艺汇演。这是话剧社恢复之后的第一个机会,也是学校不多的较大规模的汇演。所以这次汇演对于我们很重要,这是个很好的机会把“非寻”推出去,让别人记住“非寻”。
可是从选剧本到彩排筛选节目,只剩下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汇演之后不到一个礼拜又是会考,时间真的很紧张。
没有人员,我们自己上;没有场地,我们见缝插针,在楼梯间旁的小走廊,在一楼大厅……都能见到我们排练的身影;没有资金,我们几个人自己筹;没有道具,我们自己借自己买;没有经验,我们慢慢累积。这是对社团的挑战也是对我们自己的挑战。
就在这个紧张筹备中时,指导老师陆老师胃穿孔做了手术要住院,他没有告诉我们,还亲自为我们做了表演用的道具。他不懂太多的表演技巧,但他懂我们的梦想懂我们的坚持。这比再多的学术语言都要重要。
而大家也常有大大小小的摩擦,面对着学习的压力,时间的紧迫,人也不免毛躁起来,好多次因为一点小意见大家争得面红耳赤,因为对方台词背不顺而争执不下,一气之下说着不排了,但最后对梦想的偏执支持着大家一起走了过来。
最后元旦文艺汇演上同学们和老师们的热烈反响,证明了我们战胜了这次挑战,让我再一次感受到超越的意义。
这就是“非寻”,是坚持和不放弃,造就了它的非同寻常。
也正是这对话剧社的坚持,让我们共同走到了现在。如今身边的人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把灵魂和身体融合在一起。说的通俗点就是实现理想。希望大家都可以在“非寻”找到自己的舞台,在舞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青春何等快意,是该全副精神一搏!
(作者系萧山十中花雨文学社学生,推荐:张旺)
【编辑:杨汝洪】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