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校园 >> 正文

行走在五月泽畔中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周敏哲    阅读次数:5992    发布时间:2014-02-27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总是在瞻望古事中发觉自身的微不足道,总是在阅览古迹中知晓自身的浅尝辄止,总是在领略古风中了解自身的遥不可及……当他落魄流放,当他独自悲歌,当他行吟译畔,历史为他注上了辉煌的一笔,从此他的名字家喻户晓,名垂青史,此人便是屈原。

恰似欢乐恰似悲,回顾历史,不禁令我们深感痛惜,曾今浪漫主义的第一人,曾经满怀理想抱负,曾经忧国忧民,曾经举世皆浊他独清,纵然跃入汨罗江,也许当时只有海水理解。展望现在,我们为他赛龙舟,吃棕子,喝雄黄酒……我们永记农历五月初五,这个永远的日子。

渐渐地仿佛自身行走在湘江边,体验江风的气息,品味走的足迹,飘然的感觉油然在心。想起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的包容性,端午节是其中的一个文化,中国文化是整体,它需要每一个部分。五月,感受文化的气息,享受文化的熏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一次读一句《离骚》中的诗句,总有一种敬畏感,一种微妙的感受,仿佛只身于茫茫宇宙中,来感受宇宙的无垠和广袤,引出用周晓枫的话就是“在宇宙眼里,我们只不过是一些斑点。”到处弥漫节日的快乐,虽然我们怀着纪念的心情,或许,此时此刻的我们才能算是宇宙的斑点吧。

余秋雨先生认为:“中华文明作为全人类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文明,蕴藏着一种神奇的力量,无法用理代科学完全解释。例如,为什么恰恰在山河飘摇、强敌围噬的关键时刻发现了甲骨文,让中国人猛然想起一个伟大的商代,又立即发现了敦煌藏经洞,让中国人猛然想起一个伟大的唐代呢?而且,又为什么偏偏让京城的城防大臣自己发现呢?又为什么让这个发现者在京城沦陷的当下壮烈自杀呢?这是一种强烈提醒,提醒者正是变成了神灵的中华文化本身。”据我所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长期积淀而文化之旅正是我们该扬帆的伟大旗帜。

看过这样在端午纪念屈原的诗歌:“端午的这一天/艾草,已挂在门前/佩带香包的孩子,满街奔跑/站在岁月的岸边/大人们将雄黄酒缓缓倒下/剥开棕子/剥开延绵千年的历史/剥开千年的情缘……是啊,我们在这五月的天空,风轻云淡时刻,纵身千年的叹息,在山谷琴瑟的悲音声声呼啸中,不禁深思千古的气节,托起沉甸甸的敬意,把酒洒向千里山川。我们应沉思生命的意义。

纪念之余,让我们吟起:“日月乎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众所周知,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居安思危,不仅仅要将屈原永记,也要将端午永记,更要将中华璀璨文化永记!

五月,细雨、闲花,我们总是在消逝中谈去,却又在回来时紧握,相信在皑皑白雪中终会找到归途的方向,在森林中终会看到明媚的阳光。而今,壮士虽不复还,我们虽在宇宙微小如细雨闲花,但我们能努力,像长征那样的不畏苦难,一事会让灵魂照亮未来,让中华文化永远兴盛,中华民族永盛不衰!

渐渐地离开湘湖,走向更远的五月的泽畔,心依旧不停跳动…… 

(作者系萧山十中花雨文学社学生,推荐:张旺)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50895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