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一番辛劳,终于做好了葛粉,迎来了检验成果的时候了,葛味清欢,开启了我与葛的美食之旅。
诗经《采葛》记载:"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一句诗,便把对心上人的相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采葛成了男女两情相悦的载体。由此可见,采葛为古人常见劳作之一。在当时,应该还没有制粉工艺,葛根可能是生吃或蒸煮当粮。在食物匮乏的年代,一个大的葛根足够一家人吃数天了。
在川黔一带,流传着一个民间故事。清代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为实现他“扬天朝之旗旌,而宣太平之威德”的目标,曾率军十万转战川黔滇三省。他们沿长江南岸西进,寻找合适渡口,计划入川后强渡长江北上,欲先攻占重庆,再攻占成都,据蜀建立政权。
《赤水县志》有记载:“同治元年(1862年)四月初八至七月二十二日,太平军石达开部,先后两次过入厅境,经过旺隆场、复兴场、大洞场……与各地方团练发生激烈战斗,后多路进合江境,占领白鹿、甘雨、王场(今榕山镇)。”《合江县志》里也有石达开在合江境内五渡赤水河的记载,当时大军集中在合江先市、九支和五通一带。现在九支锁口乡,还留有“太平军过县始未崖刻”。
民间多有传说,石达开被困在川黔山上,被各地团练围追堵截,十万兵力只余三四万,处于弹尽粮绝之时,靠挖山上的野葛充饥,得以渡过难关。赤水、合江为川黔接壤之界,土质生态相近,林茂山高,野葛遍野,在饥荒年代,葛根里富含淀粉,营养丰厚,是难得的美食。
野葛根,是食药同源食品,民间素有“北人参,南葛根”之说,葛根在懂得养生之人的眼里,可比“千年人参”。生葛根可煲各种汤,可是主食,也可配用。葛除了清甜之味,无任何让人不适之感,可以和各类肉食搭配煲汤。不同食物搭配,其食疗作用及口味也有所不同。
有时回娘家,挖得一二个葛根,便喜不自禁,洗净去皮,切成片,与母亲所喂老鸭同煲,在煲罐里慢火炖上二三个小时,出锅时汤汁鲜亮,略带粉白,喝之鲜香入脾,微甜清香,葛片嚼之粉质生津,鸭肉无腥膻骚气,为乡野难得之美味。野葛根还可切成片晒干,可煎水当茶饮,也可煲汤,甘凉可口。
明朝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这样记载:“葛,性甘、辛、平、无毒,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弊,起阴气,解诸毒”。
相传嘉靖年间李时珍在楚王府任“奉祠正”,府内镇国将军酗酒无度,身染重疴,时珍为其开方“解酒汤”诊治,旬余即愈,此汤主要成分就是葛根。因此葛也被誉为“千杯不醉”之解酒圣药。
有很多人,不会正确的调葛羹。我也是在数次葛粉的冲泡里才有了经验。在碗中倒入浸过葛粉的凉开水,先把粉搅散搅匀,以顺滑不成团为宜。倒入刚烧沸的开水,一边倒一边不停均匀搅动,直至变色,葛粉才算冲泡成功。冲泡后颜色随葛粉羹的浓度有所不同,稀薄的有淡粉透明之感,越浓则成褐色半透明胶状。
调出来白色没完全变,是温度和水不够,这样的葛粉没熟。可倒入铁锅内或放置在微波炉中加热成透明糊状,才可食用。现在早上葛羹配鸡蛋,成了我的标配早餐。
听木头说葛粉可做成条粉,葛粉与葛粉条的区别在于形态上的变化,一个是粉质状,一个是经过熟加工成条形保存。我曾想过做成葛条粉,听说耗料多且工序不易掌控,怕浪费了千辛万苦得来的葛粉而罢休。
葛粉在烹饪里,所有淀粉能用到的地方,它都一样出色甚至更胜一筹。我喜欢吃肉丸子,以前一般用红薯粉做,有了葛粉后,尝试着做了下。
将五花肉去皮切碎,用刀剁成米粒大小的馅。泡发的茶树菇(或香菇)攥干水分、豆干、腊肉切成细碎丁备用。将葛粉用冷水搅拌成糊状待用。把五花肉丁、豆干丁、树菇丁、腊肉丁,加盐、姜末等拌匀,加点高汤,中火不停翻炒,翻炒的同时淋入适量的食用油。将葛粉糊徐徐倒入馅料中。翻炒至葛粉变色熟透,起锅。趁热搓成圆子,再滚上一层细葛粉,也可多次滚粉,入笼上蒸锅蒸熟即可。
葛丸子的调料随季节可随加随减的,美食从来都是不拘一格,应时令制作食用,才有最美好的体验感。热气腾腾的葛粉丸子,半透明晶莹里包住的馅颜色鲜亮,入口里松软绵香,调和了各种食材的美味,品起来余味悠长,比红薯粉做的肉丸子口感更好。
而最清爽的还数用葛粉做成的凉粉,我从川黔小吃凉糕制作过程里得到启发,把葛粉泡熟,不能太稀,浓度要足,成糊状,自然冷却后放冰箱里冷冻一小时左右,让葛粉糊更硬一些,将其切成块和条,放入盘中,可盐可甜。
喜甜时一般加入红糖水或酸奶等随口味调配,凉爽怡口。喜辣时加入盐、味精、醋、红辣油、葱花,香油,再加适量的凉开水,调匀浇在葛粉凉皮上,凉辣相交,真是夏日里的过瘾美食。
关于葛的食用方法,多不胜数,这里就不一一说了。美食,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情感才有更深的意义。因为这些意义,再平常的食物,也会根植进特定相关人的记忆里,难以忘怀。
任何一种美食的出现与兴起,都和环境及当时需求有关,消失的值得记录,流行的值得传承,能经久不衰的,那一定是融进了乡土情怀的精髓。如同山野之间平常之葛,在不同的美食制作里,演绎出一方水土的多彩滋味。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