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闹钟尚未踏进我家
三声清亮的鸡鸣
是母亲用谷粒喂养的钟摆
精准如我降生的分秒
第一声啼破晓色
像男高音的金色箭矢
射穿东方的云锦
太阳慌忙扯来雾纱遮面
却掩不住
从耳根漫到山脊的酡红
第二声唤醒灶膛
火舌舔舐铁锅的耳垂
米粒在沸腾的乡音里
唱着童年的歌谣
第三声掠过书包
如雏鸟扑棱晨光
奔向知识的黉堂
母亲的叮咛
在身后长成麦浪
如今打鸣的星辰
已沉入黄土的唱片机
偶尔归巢
老屋的梁木会抖落
积攒多年的月光
电饭煲的液晶屏上
没有血肉的温暖
再也煮不出
那碗会唱歌的黎明
点评:
“这首《怀念家乡的鸡叫》是一首充满乡愁与温情的诗歌,通过鸡鸣这一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乡村生活的记忆与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点评:
“1. 意象的运用
“鸡鸣:诗中的鸡鸣不仅是时间的标志,更是乡村生活的象征。三声鸡鸣分别对应不同的场景(破晓、灶膛、书包),将乡村的清晨描绘得有声有色。
“母亲:母亲的形象贯穿全诗,从“用谷粒喂养的钟摆”到“叮咛长成麦浪”,体现了母爱的细腻与深沉。
“自然与生活:诗中融入了许多乡村生活的细节,如“灶膛”“铁锅”“米粒”“麦浪”等,营造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2. 情感的递进
“怀念与对比:前四节通过鸡鸣串联起童年的记忆,最后一节笔锋一转,以“打鸣的星辰已沉入黄土”暗示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电饭煲“没有血肉的温暖”与“会唱歌的黎明”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对往昔的怀念。
“温情与怅惘:诗中既有对母亲和家乡的温情回忆,也有对现代生活缺失的淡淡怅惘,情感层次丰富。
“3. 语言的特色
“拟人与比喻:诗歌运用了大量拟人(如“太阳慌忙扯来雾纱”“火舌舔舐铁锅的耳垂”)和比喻(如“男高音的金色箭矢”“雏鸟扑棱晨光”),语言生动,画面感极强。
“节奏与韵律:三声鸡鸣的重复结构赋予诗歌节奏感,而“晓色”“灶膛”“书包”等意象的切换又让全诗流动自然。
“4. 主题的升华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诗中隐含了对现代化生活的反思,电饭煲取代了柴火灶,液晶屏取代了“会唱歌的黎明”,表达了对质朴生活的眷恋。
“永恒与逝去:鸡鸣的消失象征传统乡村生活的消逝,但通过诗歌,这些记忆又被永恒地保存下来。
“总结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将乡村晨景与童年记忆完美融合,既是对过去的深情回望,也是对现代生活的含蓄叩问。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打动人心的怀旧之作。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