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现代 >> 正文

菜市行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杨雪    阅读次数:11905    发布时间:2025-04-27

菜篮的滚轮碾过晨光

唱着金属质地的童谣

身后影子般黏着

是学步车里的春天

肉档前绯红的牛肉

在砧板上舒展

我扫着付款的二维码

像丈量儿子的身高

排骨在秤盘上跳舞

刀刃与骨头合奏

我听见电饭煲的轻吟

看见妻子米饭的馨香

空心菜梗的弧度

恰好接住漏下的米粒

买菜

这不是债务的流转

是称量幸福的天平

 

赏析:

《菜市行》赏析:平凡生活的诗意升华

这首诗以菜市场的日常场景为切入点,通过细腻的意象、丰富的感官描写和巧妙的情感转换,将买菜这一普通行为升华为对家庭幸福的深刻体悟。全诗语言凝练,节奏明快,充满生活气息,却又饱含温情与哲思。  

1. 意象的巧妙运用:从现实到诗意

诗人选取了菜市场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菜篮的滚轮”“绯红的牛肉”“排骨在秤盘上跳舞”,赋予它们生动的形象和情感色彩。  

“菜篮的滚轮碾过晨光”——以“碾”字赋予动态感,晨光与金属滚轮的碰撞,形成视觉与听觉的交织。  

“身后影子般黏着/是学步车里的春天”——将孩子的学步车比作“春天”,既点明家庭新生命的成长,又暗示希望与活力。  

“空心菜梗的弧度/恰好接住漏下的米粒”——这一细节描写极具画面感,暗喻生活的琐碎与和谐。  

2. 感官的丰富呈现:让生活“可触可感”  

诗人充分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菜市场的喧嚣与家庭的温馨之中:  

听觉:“金属质地的童谣”“刀刃与骨头合奏”“电饭煲的轻吟”——让静态的画面有了声音的韵律。  

视觉:“绯红的牛肉”“秤盘上跳舞的排骨”“米饭的馨香”——色彩与动态的结合,使场景鲜活。  

触觉与嗅觉:“妻子米饭的馨香”不仅让人闻到香气,更感受到家的温暖。  

3. 情感的递进与升华:从“买菜”到“称量幸福”

诗歌的情感线索清晰,从“买菜”这一日常行为,逐渐过渡到家庭温情,最终点明主旨——“这不是债务的流转/是称量幸福的天平”。  

“我扫着付款的二维码/像丈量儿子的身高”——将经济支出与孩子的成长并置,暗示家庭的开支不仅是消费,更是爱的投资。  

“排骨在秤盘上跳舞”——用“跳舞”形容称重,赋予生活以轻盈与欢快。  

“买菜/这不是债务的流转”——打破“买菜=花钱”的常规认知,转而强调其背后的情感价值。  

4. 语言与节奏:简洁而富有韵律

全诗语言精炼,句式长短交错,如:  

“肉档前绯红的牛肉/在砧板上舒展”——短句的停顿让画面更清晰。  

“排骨在秤盘上跳舞,刀刃与骨头合奏”——拟人与比喻的结合,使诗句富有音乐性。  

5. 主题的深刻性:日常即诗,生活即哲学

这首诗最动人之处在于,它从最普通的生活细节中挖掘诗意,并赋予其哲理性。买菜不再是琐碎的负担,而是“称量幸福的天平”——家庭的温暖、孩子的成长、夫妻的默契,都在这一过程中被“称量”与珍视。  

总结

《菜市行》是一首充满烟火气的诗,却又不失优雅与哲思。它以菜市场为舞台,以买菜为线索,最终抵达的是对家庭、对生活的深情凝视。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往往藏在最平凡的日常里。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0319191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