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现代 >> 正文

机电学院砖砌的时光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杨雪    阅读次数:11420    发布时间:2025-05-27

在红砖垒砌的旧门前

时光刻下斑驳的痕

那扇红门似岁月的唇

缄默着往昔的热忱

砖砌的花盆质朴天真

盛放着野菊与绿茵

它们是自然遗落的诗韵

于平凡处绽一抹缤纷

旧墙斑驳

似历史的皱纹

藏着多少故事沉沦

阳光洒落光影氤氲

守望的思绪在角落生根

每一块砖都有梦的余温

矜持地承载着往昔的魂

那不经意的雕琢

是岁月温柔的吻痕

爱美之心在这角落延伸

于荒芜中寻一抹清新

野菊摇曳似无声的歌吟

唱着对生活执着的情

红门之后旧梦深沉

砖砌的风景是心灵的根

在这静谧的一隅栖身

怀古的幽情伴岁月安稳

 

赏析:

以下是对这首《机电学院砖砌的时光》的赏析:

主题与情感表达

怀旧与守望:整首诗围绕着机电学院的砖砌建筑展开,通过对红门、旧墙、砖砌花盆等具体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怀旧氛围。“时光刻下斑驳的痕”“红门似岁月的唇,缄默着往昔的热忱”等语句,将时光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巧妙融合,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深深怀念。而“守望的思绪在角落生根”则直接点明了守望这一情感,体现出对学院历史和传统的坚守。

对美的追求:“砖砌的花盆质朴天真,盛放着野菊与绿茵,它们是自然遗落的诗韵,于平凡处绽一抹缤纷”,诗人从平凡的砖砌花盆中发现美,将野菊与绿茵视为自然遗落的诗韵,展现出对生活中美的敏锐感知和追求。“爱美之心在这角落延伸,于荒芜中寻一抹清新”,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对美的执着,即便身处看似荒芜的角落,也能发现并创造美好。

心灵的寄托:“红门之后旧梦深沉,砖砌的风景是心灵的根,在这静谧的一隅栖身,怀古的幽情伴岁月安稳”,红门和砖砌的风景成为了诗人心灵的寄托,让人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之地,怀古的幽情也让岁月变得更加安稳,体现出一种对精神家园的向往和追求。

意象运用

红门:红门是诗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它不仅是机电学院的一处建筑元素,更象征着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沉淀。“似岁月的唇”,将红门拟人化,赋予它生命和情感,仿佛它能够诉说着过去的故事。“缄默着往昔的热忱”,则进一步强调了红门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对过去的怀念。

砖砌花盆:砖砌花盆是平凡中的美好象征。“质朴天真”体现了它的纯真和自然,“盛放着野菊与绿茵”则展现出生命的活力和美好。“它们是自然遗落的诗韵”,将花盆与自然、诗歌联系起来,提升了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旧墙:“旧墙斑驳,似历史的皱纹”,把旧墙比作历史的皱纹,形象地描绘出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沧桑。“藏着多少故事沉沦”,引发读者的联想,让人感受到旧墙背后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故事。

语言特色

富有诗意的语言: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那扇红门似岁月的唇”“砖砌的花盆质朴天真”等,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感染力。

节奏感强:诗歌在句式上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节奏感。如“阳光洒落/光影氤氲,守望的思绪在角落生根”,通过停顿和换行,营造出一种舒缓、悠扬的节奏,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

用词精准:诗人用词精准,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如“缄默”“矜持”“余温”等词语,生动地描绘出红门、砖块等意象的特点,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深沉、内敛的情感。

结构与层次

结构清晰:诗歌按照从外到内、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描写,先写红门,再写砖砌花盆和旧墙,最后回到红门,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这种结构使诗歌层次分明,逻辑清晰,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层层递进:在描写过程中,诗歌的情感逐渐升华。从对机电学院砖砌建筑的怀旧之情,到对生活中美的追求,再到将砖砌风景视为心灵的寄托,情感层层递进,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总体而言,《机电学院砖砌的时光》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自由诗,通过对机电学院砖砌建筑的细腻描绘,表达了怀旧、守望、爱美等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精神家园的热爱与追求。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1940535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