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烈日下膨大
用粗糙的外壳
守护柔软内心的菠萝蜜
正被蛮力从枝干拽离
撕裂声混着汁液迸溅的闷响
断裂处渗出乳白的血
滴落凝滞成痂
我听见枝桠的呜咽
满地破碎的枝叶
在无声诉说着别离
横七竖八躺在地上的它们
像失去依靠的孩子
被收割的何止是果实
分明是母亲怀胎十月
却被迫骨肉分离的阵痛
赏析:
这首诗以“菠萝蜜”为意象载体,用细腻的笔触构建了双重隐喻:既是果实被采收的物理过程,也是对生命剥离与情感阵痛的诗意投射。
1.意象的生命化:“粗糙外壳”与“柔软内心” 的对比,赋予菠萝蜜以人的质感,而“蛮力拽离”“撕裂声”“乳白的血”等表述,将采收行为转化为近乎暴力的生命伤害场景。“枝栖的呜咽”“破碎的枝叶诉说别离”更以拟人化手法, 让植物拥有了情感痛感,使自然物象与生命体验产生强烈共振。
2.痛感的隐喻与升华:诗的前半部分聚焦采收的暴力细节(汁液如血、凝滞成痴),后半段突然转向“母亲怀胎十月"的隐喻:菠萝蜜从枝干坠落的瞬间,被转化为“骨肉分离的阵痛”。这种从具象到抽象的跳跃,果实采收升华为生命伦理的叩问,土地与植物的孕育关系,恰似母亲与孩子的联结,暴力采收便成了对生命传承的残酷打断。
3.情感的克制与爆发:诗人以“我听见”“我看见” 的视角介入,却在关键处用“无声诉说”横七竖八躺地”等冷静描写积蓄情绪,直至结尾“被迫骨肉分离”的吶喊,让隐忍的痛感骤然爆发。这种“克制一爆发”的节奏,使诗意在留白与直抒间形成张力,让读者在“果实一母亲” 的意象重叠中,感受到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切共情。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