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叩拜只图钱,财柄在身甚为难”,开篇两句便以财神爷的第一视角撕开了世俗求财的真相。当众生怀揣着千篇一律的功利心跪倒在神像前,那尊被香火熏染的泥塑木雕突然有了鲜活的情绪 —— 不是俯视众生的傲慢,而是执掌财权的沉重与无奈。这种视角的倒置,让传统神话中高高在上的神祇走下神坛,化作一位看透世情的旁观者,为整首诗奠定了清醒而略带戏谑的基调。
“愚顽痴心求暴富,因果循环福报还”,诗人以 “愚顽” 二字点破世人求财的迷障。世人总在幻想一夜暴富的神话,却看不见财富背后的因果链条。这里的 “福报” 并非简单的宗教说教,而是对世间规律的朴素认知:财富的积累从来与汗水、智慧、德行相伴,妄图跳过过程直奔结果的 “痴心”,终究会在因果的天平上失衡。财神爷的这句慨叹,像一记轻响的警钟,在喧腾的求财声浪中透出几分冷峻的理性。
“纵使千金犹望万,红尘滚滚利欲缠”,寥寥十四字勾勒出人性的深渊。当 “千金” 不再是满足而是新的起点,欲望便成了缠绕身心的藤蔓,越挣扎越紧固。诗人用 “滚滚红尘” 的意象包裹 “利欲”,既写出了世俗生活的繁华表象,也暗示了欲望洪流的汹涌难挡。在这样的描绘中,财神爷的 “为难” 有了更具体的注脚 —— 不是不愿赐福,而是深知无度的给予只会让贪婪的火焰越烧越旺。
结尾 “求神终究须靠己,莫跪跟前把我烦”,以近乎直白的抱怨收束全诗,却藏着最深刻的箴言。当世人将所有希望寄托于叩拜与祈祷,反而忘记了自身的力量。财神爷的 “烦”,既是对重复仪式的厌倦,更是对众生舍本逐末的痛心。这句诗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传统财神文化的另一面:真正的财富密码,从不刻在神像的衣纹里,而写在每个人的手掌中。
整首诗以口语化的表达消解了宗教的神圣性,却在通俗中见深刻。诗人让财神爷褪去神秘色彩,成为说真话的 “逆耳忠言者”,用七句短诗完成了一场对世俗欲望的解构。它告诉我们:财富从来不是神坛上的施舍,而是自我耕耘的果实;与其在神像前消磨膝盖,不如在生活里锻造能力。当我们读懂财神爷的 “烦”,或许才能真正明白:所谓 “求神”,终究是求一份清醒自知的勇气。
附:
财神爷
众生叩拜只图钱,财柄在身甚为难。
愚顽痴心求暴富,因果循环福报还。
纵使千金犹望万,红尘滚滚利欲缠。
求神终究须靠已,莫跪跟前把我烦。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