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孽畜之宠:道德人伦的溃败图景 ——《孽畜也疯狂》诗评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胡邦霖    阅读次数:5160    发布时间:2025-11-21

在传统道德人伦体系中,亲情孝悌始终是核心支柱,而《孽畜也疯狂》这首诗,以辛辣的笔触、直白的叙事,撕开了现代社会中宠物饲养异化为道德沦陷工具的残酷现实。诗人不做迂回的隐喻,而是用近乎决绝的批判姿态,将 猫猫狗狗被过度宠溺背后,人伦秩序崩塌、道德底线失守的乱象铺陈开来,让读者在触目惊心的描写中,直面 孽畜之宠对传统道德人伦的彻底溃败。

一、亲情倒置:宠物僭越亲人的伦理错位

诗歌开篇便构建了一幅令人警醒的 亲情倒置图景。自从那些猫猫狗狗领进了家门,平日无所事事懒懒散散的主人,开始忙里忙外为宠物费尽心神,昔日对亲人或许漠不关心、慵懒度日的人,在宠物面前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殷勤。这种态度的巨大反差,并非简单的 爱宠,而是对亲情责任的主动背弃。当主人为宠物 配备专用器具”“精细搭配猫粮狗食”“量身定制花式衣裳,将时间与精力悉数倾注于宠物身上时,他们早已忘记,在家庭伦理的天平上,父母、亲人本应占据不可替代的重量。

更令人忧心的是,主人对宠物的情感投射已然超越了对亲人的关怀。视宠物为亲生儿子亲昵地呼唤,晚上睡觉时还与其同被窝共眠,这种将宠物 人格化甚至 亲人化的行为,彻底打破了人伦关系的边界。在中国传统道德中,父子有亲是伦理纲常的基石,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联结、责任担当,是维系家庭乃至社会稳定的纽带。而诗中主人将对 亲生儿子的情感与待遇,转移到 孽畜身上,本质上是对亲情的亵渎与背叛。他们宁愿为宠物 三天两头洗澡净身保健”“经常带去医院预防体检,却可能对年迈父母的健康状况漠不关心,对亲人的情感需求视而不见。这种亲情的 移情别恋,正是道德人伦开始溃败的第一道裂痕 —— 当宠物成为情感寄托的核心,亲人便在无形中成了被忽视、被抛弃的 边缘者

二、天性背离:宠物娇惯背后的人伦失序

诗人在第二章中,以动物天性为标尺,直指宠物饲养对自然秩序与伦理规则的双重违背,而这种违背,最终反噬为人伦体系的失序。阿猫本应该墙角逮老鼠抓蟑螂,阿狗本应该吃着人屎看家护院,这两句直白的表述,不仅是对动物原始本能的还原,更是对传统人伦中 各安其位、各尽其责理念的呼应。在传统社会,人与动物的关系有着清晰的伦理边界:动物依循天性履行其 职责,人则在家庭与社会中承担起赡养亲人、维系伦理的责任。然而,诗中的宠物却 混入了人间享尽了荣华富贵,它们脱离了自身天性,被人类用违背自然规律的方式 娇惯,而人类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背离了自己的人伦使命。

违背了天道规律必然遭到天谴,福气享尽了天若不收天埋难容,诗人以带有警示意味的语句,点出这种 逆天而行的后果。但更值得深思的是,宠物的 本能丧失却病怏怏,实则是人类道德失序的镜像投射。当主人为病弱的宠物 着急上火送往医院,任由 唯利是图的宠物医生反复折腾时,他们不仅在浪费本可用于孝敬父母、关爱亲人的金钱与精力,更在主动瓦解人伦的价值标准 —— 在他们眼中,宠物的健康与否比亲人的冷暖更重要,为宠物花费的钱财比赡养父母的开支更值得。这种价值判断的扭曲,使得人伦体系中 孝为先”“亲为贵的核心准则被彻底架空,取而代之的是对 孽畜无底线的纵容与付出,道德人伦的秩序在此刻已然崩塌。

诗人进一步指出,本来应该將那孽畜放归于自然,凭着天生灵性自食治病的草药,这一主张并非单纯推崇 自然法则,更深层的意涵是呼吁人类回归自身的人伦角色。当人类试图用 文明的方式改造动物天性,实则是在逃避自己对亲人的责任 —— 他们将本应投向亲人的关爱,转化为对宠物的过度呵护,用照顾宠物的 忙碌,掩盖对亲情的冷漠与逃避。这种对天性的背离,最终导致的不仅是宠物的 病态,更是人伦的 病态”—— 人类在与宠物的畸形关系中,逐渐丧失了作为 应有的道德自觉与伦理担当。

三、价值崩塌:宠物葬礼与寿命损耗下的人伦溃败

诗歌第三章将批判推向高潮,通过宠物的 短寿葬礼,揭露了道德人伦价值体系的彻底崩塌。反复折腾那孽畜花尽无数钱财,最终还是撒手畜寰并死于非命,主人为宠物耗费的大量金钱,本可用于改善父母的生活、承担家庭的责任,却在对 孽畜的盲目投入中付诸东流。更具讽刺意味的是,那孽畜本来或有十多年的寿命,最终福气享尽仅仅活了一两年,主人自以为是的 宠爱,实则成了加速宠物死亡的 毒药,而这种 毒药,同样也在侵蚀着人伦的根基 —— 当人类将资源错配给宠物,本质上是对家庭责任的放弃,对亲情价值的否定。

痛哭流涕的主人如同逝去亲人,更加奇葩的是还为其举办葬礼,这一幕堪称人伦溃败的极致体现。在中国传统道德中,葬礼是对逝去亲人的尊重与缅怀,是 慎终追远伦理观念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家族的情感联结与文化传承。而诗中主人为 孽畜举办葬礼,甚至悲痛程度 如同逝去亲人,彻底消解了 葬礼的人伦意义,也颠覆了 亲人宠物的价值边界。当宠物的死亡能引发堪比亲人离世的悲痛,当为宠物举办葬礼成为 常态,意味着传统人伦中 亲人至上的价值标准已完全崩塌 —— 人类在情感认知上,将 孽畜亲人等同,甚至凌驾于亲人之上,道德人伦的最后一道防线也随之失守。

诗人最后发出振聋发聩的质问:你有那闲暇何不陪伴你的亲人,你有那闲钱何不孝敬你的爹娘,这不仅是对诗中 主人的批判,更是对整个社会道德滑坡的警示。当人们宁愿花费时间陪伴宠物,也不愿与父母促膝长谈;宁愿将金钱投入宠物身上,也不愿为父母尽一份孝心,传统道德中 孝悌”“亲情的核心价值,已在对 孽畜的追捧中被彻底抛弃。这种价值崩塌的背后,是人类道德自觉的丧失 —— 他们在与宠物的畸形关系中,逐渐遗忘了作为 的根本责任,最终导致道德人伦的全面溃败。

结语:警惕 孽畜之宠,重建人伦根基

《孽畜也疯狂》绝非一首简单的 反宠物诗歌,它以尖锐的批判、直白的叙事,揭示了一个更深刻的社会命题 —— 孽畜被过度宠溺,当宠物饲养异化为情感寄托的唯一出口,传统道德人伦体系便会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溃败。诗中描绘的亲情倒置、天性背离、价值崩塌的图景,并非虚构的夸张,而是现代社会中部分人伦乱象的真实写照。

这首诗的价值,在于它以 刺目的方式唤醒人们对道德人伦的反思:我们不应在对宠物的盲目宠爱中,迷失自己作为 的伦理角色;不应在与 孽畜的畸形关系中,放弃对亲人的责任与担当。唯有重新回归 亲情至上”“孝悌为先的传统道德根基,将时间与精力投入到维系家庭情感、履行人伦责任中,才能抵御 孽畜之宠对道德人伦的侵蚀,重建健康、有序的人伦秩序。否则,当 孽畜彻底僭越人伦的边界,人类终将在道德的废墟上,失去自己作为 的本质与尊严。

附:

孽畜也疯狂

(一)

自从那些猫猫狗狗领进了家门

平日无所事事懒懒散散的主人

开始忙里忙外为宠物费尽心神

宠物饮食起居需配备专用器具

猫粮狗食必需营养且精细搭配

冬天还为那宠物量身定制衣裳

做了一套又一套而且花式各样

三天两头给宠物洗澡净身保健

还经常带去宠物医院预防体检

视宠物为亲生儿子亲昵地呼唤

晚上睡觉时还与其同被窝共眠

 

(二)

阿猫本应该墙角逮老鼠抓蟑螂

阿狗本应该吃着人屎看家护院

那些孽畜原本就是来自畜牲道

却混入了人间享尽了荣华富贵

违背了天道规律必然遭到天谴

福气享尽了天若不收天埋难容

娇惯的孽畜本能丧失却病怏怏

着急上火的主人將其送往医院

唯利是图的宠物医生开出药方

为搞钱输液打针吃药反复折腾

本来应该將那孽畜放归于自然

凭着天生灵性自食治病的草药

 

(三)

从古至今哪有孽畜曾打针吃药

哪有孽畜却像人一样穿着衣裳

反复折腾那孽畜花尽无数钱财

最终还是撒手畜寰并死于非命

痛哭流涕的主人如同逝去亲人

更加奇葩的是还为其举办葬礼

那孽畜本来或有十多年的寿命

最终福气享尽仅仅活了一两年

虽然你养着孽畜打发无聊时光

其实你却在折它阳寿丧尽天良

你有那闲暇何不陪伴你的亲人

你有那闲钱何不孝敬你的爹娘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96390581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