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狗啊狗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药师    阅读次数:2768    发布时间:2025-09-14

关于狗的褒扬之词,爱狗之人,肯定能说出很多,如狗不嫌家贫、犬守夜、义犬、警犬、狗来富等,而关于狗的贬抑之词也不少,如疯狗、猪狗不如、狗改不了吃屎本性、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狗与一些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小时候喜欢狗。狗陪伴了我的童年。一起放牛、上山砍柴、一起嬉戏、一起在被窝里过夜……狗,是很讨人喜欢的动物。

有一年,自家的母狗产了4只小狗,长大后,3只送了人,留下一只小黑狗,很可爱的,尾巴偏左并卷成一圈,显得精神抖擞。尾偏左,当把锁。大人说,这样的狗,特别凶,无论是追捕野兽,还是看家护院,没有其它狗能比。但有一条,怕咬着无辜的人。果然,这只小狗,不久就差点闯了祸。父亲的一位朋友,大约离我们家有10多里的距离,很少来。照母亲的说法,是酒肉朋友,若来,肯定是想要东西。那人来了,在与父亲喝酒时,便提出要我父亲送他几根木材,拿去做家具。母亲一听,老大不高兴,因为我家也需要用。正在这时,那只小黑狗,毛发倒竖,大叫一声,一个箭步冲到桌下,便向那人的腿肚子咬去。幸亏父亲发现得早,一伸脚挡住了它。那人虚惊一场,可是,他也发现这是一只难得的好狗。酒酣耳热之际,便又提出让父亲把它送给他。在我们家,父亲的决定是任何人都不能改变的。我听说后,立即抱着小狗跑到山上,用谷草把它盖着藏了起来。但是,终于还是抵不住父亲的威严,小狗,被那人抱走了。至此,我再也没有见着那只可爱的小黑狗。

当时,我记得伤伤心心的哭了大半天,满脑里、满眼里、以至于梦里都是小黑狗的身影。

后来,被别人家的狗咬伤过几次,又被街上的势利狗追咬过几次,虽没咬着,但对狗,产生了一些厌恶、心生了芥蒂。

女儿5岁时,为了给它玩,曾养过一只小黄狗。她从幼儿园回来,逗着它玩,减少了不少寂寞。但有时,也会玩生气。女儿拿着小棍,小黄狗呲牙咧嘴,怪叫着,人与狗很长时间的对峙,很有趣。但不久,就失踪了。失踪就失踪吧,找理由做通了女儿的工作,比如住楼房、养狗不卫生、被咬了要得狂犬病很恐怖等,也就没有认真去找或另外养。估计出去被人捉了去。

十多年前,我岳母家住的家属楼遭遇拆迁,几栋楼都搬得空荡荡的。唯有一只卷毛小白狗,被主人丢弃在此,独守着主人家曾住过的那套房子。遇到拾荒的,便汪汪的叫,不准进屋。由于没有主人照料,它便越来越脏,也越来越瘦。但它仍然坚守在那里,有人企图把它唤走,它警惕着,坚决不理。

一次,岳母经过那里,见着那狗,很可怜的,由于对门对户住过,很熟悉,摇头摆尾的。岳母便把它弄到了自己住的新地方。它好像很不高兴,懒洋洋的,时不时望着那空房子的方向。没过几天,它又偷偷的跑了回去。

那几栋楼很快就被夷为平地,那只卷毛狗,下落不明。

每当想起那只狗,不禁唏嘘感叹一番。有人说,狗是通人性的。但它的主人已经不要它了,难道它竟然不知?竟然还要坚守着主人住过的房子?也许,在它的心里,认定主人终究某一天会回来的吧。

有次到湘江工业园区,不禁为那里的飞速发展所震撼。多年前,那里还是乡村,村民们悠闲地生活着,整个村庄显得很宁静。

此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山地,被一条宽阔的公路取代,不时奔驰着车辆。高山,已被削了一半下来,变成了建筑用的材料。村民的房子,已被拔掉,变成了一片废墟。国际商贸城、很多厂房正在兴建中。一幅大兴土木的繁忙景象。

村民们的土地、房子都被征用了,拿着过渡费,到别的地方住去了。祖祖辈辈居住的村落,赖以生存的土地,都将灰飞烟灭。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工业园区。时代的发展,已超出人的想象力,将人们的生活,一下子从地上升到了天上。这里的村民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他们将就此告别土地,成为居民或市民。各种心情在空中弥漫。

就在这时,我看见了一个小棚。废墟中,这个小棚,特别醒目。它是由拆下的废旧建材搭建的,很简易。但它决不是工地上用的工棚。记忆中,这个位置,是一赵姓村民的房子所在地。

我于是踏着瓦砾、碎砖,前去欲探过究竟。寒风呼呼的刮着,让人不觉有些冷。

汪汪汪!刚接近小棚,里面突然传来狗叫声。我不禁大惊。但狗并没有扑出来。

我定了定神,透过缝隙望进去,发现一只大花狗,正面路狰狞,朝我狂叫。它的旁边,放着堆放好的许多农具。

一位老人迟缓地从那边来了。他告诉我,自己有83岁了。他家的房子,就在离这里不远处。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的。现在拆了,心里很留恋,趁还没有完全消失,便每天来这里看看。以后就见不着了。

他还告诉我,这是赵田家的狗。赵田家的赔偿没有谈成好久,租的房子小,这些农具,放不下,于是,随便搭了一个棚,暂时存放。

这只大花狗,他是看着长大的,养了5年了。它好像懂赵田的心思似的,已经叫到租住的地方几次了,但它都悄悄的溜了回来,坚守着这些农具,决不准人靠近。赵田只好由它,并抽空给它送吃的东西来。

我不禁心里一动:多好的狗啊!

大花狗见我没有敌意,并且它与老人是老相识,便出了小棚,站在一堆废弃的水泥砖上,好奇地望着我们。

我心情复杂地走出废墟,回首望时,那只大花狗,还站在那堆水泥砖上,呜呜地叫了几声,转了一圈,又望着那个简易小棚。再后,懒洋洋的、汪汪地叫了几声,向着蓝天。

那位老人,又向他的祖居地慢慢走去。

工地上,隆隆的货车声,如波涛,一阵紧过一阵,将大花狗的声音淹没。

大花狗,你为什么要那样固执地坚守?还能坚守多久?

狗啊狗!

我大步离开了那里。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9246206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