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越多,摔碗越多”,这种被称为“洗碗效应”的现象,反映了干事创业中的一种情况——干得多,出错的概率也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强化责任约束的同时鼓励创新、宽容失误。探索就有可能失误,做事就有可能出错,洗碗越多摔碗的几率就会越大。”破除“洗碗效应”,必须坚持“三个区分开来”,精准容错纠错,打消党员干部的后顾之忧,更好激励担当作为。(9月18日《人民日报》)
“洗碗越多,摔碗越多”,这种“洗碗效应”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此,我们必须正视“洗碗效应”之弊,而不是掩耳盗铃地否认。否认“洗碗效应”之弊,无异于掩耳盗铃。“洗碗效应”之弊曾让不少干部对干事创业望而却步,大大挫伤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导致部分干部“躺平”现象的出现。但,“洗碗效应”之弊必须破解,这是激励党员干部创新的必由之路。破解“洗碗效应”之弊需用好容错纠错机制。
破解“洗碗效应”之弊需对症下药。药不对症一箩筐,药若对症一碗汤。从表象来看,“洗碗效应”反映的是“洗碗越多,摔碗越多”的客观事实。因此,解决“洗碗效应”之弊的办法和措施,就要解决好“洗碗越多,摔碗越多,责任越多、越大”的问题。否则,党员干部就可能知难而退,可能会出现遇到问题绕道走,甚至碰到矛盾往外交的“踢皮球”的现象,不利于人民群众问题的解决。
而容错纠错正是解决了“洗碗越多,摔碗越多,责任越多、越大”的不合理现象,宽容党员干部的过失,从而解决了党员干部动辄得咎的后顾之忧,让党员干部可以大胆地先行先试,勇于创新,这对于党员干部打开工作局面是大有裨益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举措。因此,容错纠错机制是破解“洗碗效应”之弊的不可多得的一剂良药。
用好容错纠错机制需坚持“三个区分开来”。“三个区分开来”是指:要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经验不会无中生有,必须在实践中才能产生。因此,对于第一个“吃螃蟹者”先行先试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就必须宽容以待。否则,党员干部就不敢勇于创新。但,法纪是带电的“高压线”,党员干部必须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而不能逾越。否则,就必须受到严惩。上级明令禁止的,必须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探索就有可能失败,因此,为了鼓励探索,就必须对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容错纠错。发展才是硬道理,对于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也应容错纠错。但,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必须进行追究,这是违法必究的题中之义。
不过,容错纠错机制不是无原则地保护干部。毕竟,严管才是厚爱,松管是大害。人民至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严管党员干部不仅是厚爱党员干部本人,更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由之路。广大党员干部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精神,努力践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生动为民实践,尽全力扮演好人民公仆的神圣角色。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