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打散在老屋顶淡灰色的瓦片上,反射出柔和而清冷的光。香樟树下,十几只鸡在两只大竹笼子里咕咕地欢叫着,不时在竹笼前的木槽中啄些玉米粒吞进肚里。
我站在院中再没说话,不紧不慢地从衣袋里拿出手机,按了一下显示键,在他眼前一晃,指着手机中的照片对他说:“老刘,这就是我家那个远房亲戚,您看中意不嘛?”
老刘先是愣了一下,随后,笼罩在脸上的怒色也随之淡开、散去。他朝我走了过来,步子迈得比平常快得多,更有力一些,我感觉他的心也跳动得有些剧烈,在我耳鼓上像雨点敲打着。
他走了过来,站在我身边,揉了揉浑浊的老眼,朝我手机中的照片看了过来。我歪斜着身子靠近他,故意将手机放在强烈的日光中,显示屏上反射出的光恰好照进他的眼里。他难受得闭了好一会儿眼睛,睁开后又揉了很多下。我又朝他身子靠了靠,将手机背着日光让他看。
他伸了伸脖子,眼珠子骨碌碌的盯着照片。又过了两三分钟,他突然激动得拍了一下大腿,说话有些结巴,连声道:“中……意得……很!中……意得……很!”
“老刘,您要考虑清楚了,如果中意,我好和她讲。”
老刘连连点头,眯缝着眼睛笑着对我说:“好,好,好,我考虑清楚了的!”
我们坐在香樟树下,吹着从山野中柔软的风。我们聊得很开心,老刘那难得的笑一直挂在脸上、嘴角边,还有和说话时的唾沫星子里。
看到他开心的样子,我打开手机相机在院坝中东拍拍西拍拍的,拍完后又走进屋子拍了一会。
老刘跟在我身后急切问我:“您拍这些有乃样(什么)用嘛?”
我回答他:“这您就不懂了,我要把您家的情况拍下来告诉她呀。”
“原来是这样的哟,我懂了,您拍吧。”老刘又是一阵春雨般的点头。
阳光穿过香樟树缝,几丝金色的光照在老刘的身上。
我摸了摸头皮,皱着眉头对老刘说:“其他地方都拍了,就是没有拍到您。”
老刘闻了闻他身上带有不同季节的鸡粪味的衣服,又摸了一把乱得像秋风扫过后枯草般的头发,看着我干笑几声说:“马上换!马上换!”
我站在院坝中想了很多,想得最多的还是老刘对我工作的“满意度”。又过了好一会儿,老刘从屋子里走了出来,一脸虔诚,满面春风,笑着对我说:“老王,您看看,我穿这身衣服可以不?”
我上下打量了他好一会,又围着他转了好多圈,心里憋着笑,他花白的头发梳得人模狗样的,脸也被毛巾来回擦了好多次,皱巴巴的黑西装套着一件洗得不太白的白衬衫,脚上穿着两只还没来得及换下的解放鞋,鞋子很脏,也很破。我连连点头称赞:“不错!不错!很帅气!”可是,我心里想的却不是这样,暗自在心底骂了几句:“妈的,狗X的老东西,看上去就像个二鬼子、老汉奸,老淫棍!”
我叫他站在院子中间,他十分配合,背景是老屋和那一排玉米棒子,还有屋檐下笼子里大大小小各色的鸡。我连按了几下快门停了下来,叹了好几口气。
“哪里都好,就是鞋子配不上您这身行头,如果换上黑皮鞋,再打上领带就更完美了。”
“黑皮鞋,有!有!领带,也有两条!”
老刘迅速走进屋子,又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换上一双刚上油的黑皮鞋走了出来,脖子上系了一条狗血色的领带,连声对我说:“老王,您看可以不?”“您看可以不?”边说边走到我刚才给他拍照的泥地上。我仔细端详着他,花白干瘦的脸变得更红润了,头发也光亮了不少。
“老刘,您不会在头发上抹了猪油吧?”
“哪里是猪油嘛,是发油。”
看着他这身装扮,我忍不住内心发笑,更多的是诅咒:“前面还是假汉奸、二鬼子、老淫棍、老光棍,这次和真的没什么两样,甚至还有些超越。狗X的老色鬼,真是色到头了!”
我笑得十分难看,拍完照,又给他看照片,他很满意,我也很开心。
那天出村,他跟着我走出村口,又送了好一段路。路上,还一个劲地说下次来一定要送我鸡蛋,我拒绝了他。临别时,他还再三叮嘱我:“您一定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我回答他:“肯定的,只要我们工作队一放假,我就立马赶回去,将您的情况转告她,让她考虑。还有,只要上级来督查我,您都要说对我的工作‘满意’,最好是‘十分满意’”。他连连点头,笑着对我说:“我懂的!”“我懂的!”
回来的路上,不知什么原因,我总感觉我和他,就像两只可怜的老蚂蚁,被一阵怪风螺旋卷在一起,从地面到高空,从高空落到地面,又从地面到高空,再从高空落到地面……想喊,喊不出声,想逃,又逃不出这怪风的伏击圈。
后来,听村里人说,在我离开后的好几天里,听村里的人说,老刘都特别高兴,好多年都没看到他那样高兴过了。整个刘姓的人都说,那些天,老祖公像个年轻小伙子,二十多年都没有看到他那样开心过、快乐过。
老刘家坐落在小山村的顶上,下面几户人家是他侄儿辈建的砖瓦房,再下面是孙子们修建的水泥钢筋房,最下面是重孙、重孙的儿子们建的小洋楼,还有几户异姓人家,分散住在整个刘氏侄子辈周围。一年四季,老刘的一举一动、喜怒哀乐,都像每天的太阳和晚上的月亮,大家都清清楚楚、明明白折的。
早上出门,老刘走在村里的小路上,哼着“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午觉醒后,开口就是“妹妹她不说话只看着我来笑啊,我知道她等我来抱一抱,抱一抱那个抱一抱,抱着那个月亮它笑弯了腰,抱一抱那个抱一抱,抱着我那妹妹呀上花轿……”晚上回家,唱着“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村口……”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