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各行各业都有很多劳动者坚守岗位、辛勤劳动,用实干践行责任与担当。(10月8日《人民日报》)
国庆、中秋接踵而至,国庆、家庆双喜临门。在这个举国同庆、举家欢庆的欢乐时刻,必须要有一个祥和安宁的社会环境作保障,才能让14亿多国人尽享欢乐时刻。为此,国庆、中秋假,为人民服务“不放假”。国庆、中秋期间,为人民服务必须“不打烊”,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切实履行好人民公仆的神圣职责,做好人民群众出行的“保护神”。
各行各业,特别是事关人民群众出行所需的吃、住、行、乐“一条龙”服务所涉及的重要环节和关键岗位,都必须要有相应的劳动者坚守在一线,服务在一线。党员干部更应该以牺牲小家、幸福大家的奉献精神,用实干践行好责任与担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必定能够变成美好的世界,国庆、中秋的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定能够变成欢乐的海洋。
服务“不打烊”,服务质量更要“不打烊”。服务“不打烊”,这只是最基础、最低级的要求而已。这种基础性、低级性的要求,远远不能满足国庆、中秋期间巨大的人员流动的客观需要。据不完全统计,国庆中秋假期(10月1日-8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24.33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因此,服务质量还必须更高。为此,一方面,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上率下,以点带面,让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另一方面,必须充分发挥好数字信息技术的优势,大大提升服务双节的快捷化、智能化、便民化水平,让14亿多国人外出旅游模式驶入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开阔地带,吃好、耍好、住好,一切都好。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国庆、中秋假,安全更不能“放假”。安全隐患的多少与人员出行的多少是成正比例的。出行的人员越多,安全隐患必定会越多,这是不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此,安全应急监管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等部门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抓好安全应急工作,为交通运输、安全运行保驾护航。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国庆、中秋之前,各部门就应制订好切实可行的安全预案,并加强演练。在国庆、中秋期间,应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戒备,出现安全隐患或安全事故时,应及时启动安全应急预案,力争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当然,抓安全应急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善于“治未病”,力争将安全应急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抓安全应急隐患,要抓早、抓小。另外,抓安全应急隐患,也要抓长、抓常。安全生产要常抓不懈,责任落实永不止步,着力构建长效机制。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