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实现共同富裕 党员干部责无旁贷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龙继辉    阅读次数:5465    发布时间:2025-10-30

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起草的有关情况向全会作说明……第五,关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不忘初心,站在人民立场上考虑问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1028日新华网)

《建议》起草明确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是要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这是我国坚持人民至上原则的必然结果和历史选择,是符合14亿多国人的共同愿望的,表达了14亿多国人的共同心声。蓝图已绘就,党员干部必须不遗余力地抓好贯彻落实。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在经济制度方面,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是共同富裕的坚实经济基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的大锅饭,也不是社会主义。但,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更不是劫富济贫的平均主义。共同富裕是允许、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帮助其他人逐步富裕起来,最终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党员干部责无旁贷。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经济是基础。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必须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当然就必须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带领14亿多国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共同致富,创造美好的明天和未来。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因此,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各级党组织必须充分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让共同富裕成效更显著。

发展才是硬道理,高质量发展才是硬道理。实现共同富裕,要通过高质量发展来实现。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利用。绿水青山就是青山隐山。高质量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要生态发展、绿色发展,决不能搞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高质量发展必须遵循环保三同时制度,即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通过中国式现代化来成全。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运用好科学技术,尤其是高科技。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而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好载体。中国式现代化兼顾公平和效率,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改革获得感、幸福感,最终实现高质量的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尽管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世界上都是举世瞩目的,多年来,我国的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如今,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实现共同富裕,短板在农村居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同样,实现共同富裕,关键还是要看老乡。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木桶效应理论。乡村振兴,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久久为功,方能善作善成。乡村振兴,要用好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好举国体制的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持久用功,久久发力。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乡村振兴,必须在产业振兴上花大力气。各地要因地制宜,努力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支柱产业,为共同富裕注入源源不断的永动力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95065143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