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中篇 >> 正文

中篇小说《 西门豹治邺 》 之 第十九章:丰收庆典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签约作家 佘思良    阅读次数:5454    发布时间:2025-11-08

在那场持续数月之久、令民生凋敝的严重旱灾过后,历经艰辛的邺城终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丰收盛景。原本干旱龟裂、寸草不生的贫瘠土地,在西门太守英明果断的决策指导和黎民百姓众志成城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奇迹般地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这都要归功于西门豹在旱灾最为严重的危急时刻,当机立断地组织全城壮丁挖掘引水渠、修建蓄水池的英明举措。百姓们不分昼夜地轮班劳作,竭尽全力地引水灌溉,这才使得原本枯萎的庄稼在生长后期获得了充足的水源滋养。

更令人欣喜万分的是,经过这场生死攸关的严峻考验,邺城的黎民百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大家的精心照料下,田间地头的农作物长势之好远超往年: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低垂着,仿佛在向辛勤的农人鞠躬致谢;颗粒饱满的麦穗在微风吹拂下摇曳生姿,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各种瓜果蔬菜也都硕果累累,散发着诱人的清香。

最终收获的粮食产量不仅完全弥补了旱灾初期造成的巨大损失,较之往年的平均产量还多出了三成有余,创造了邺城农耕史上的新纪录。

为了隆重纪念这场来之不易的大丰收,同时也是为了犒劳百姓们在旱灾期间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西门豹特意下令举办一场盛况空前的丰收庆典。

当这个振奋人心的喜讯通过传令官传遍邺城的大街小巷时,整座城池顿时沸腾了起来。家家户户都欢天喜地地忙碌着:心灵手巧的妇女们精心准备着各自拿手的糕点佳肴,将最好的食材都拿了出来;德高望重的老人们翻出了珍藏多年的陈年佳酿,准备与邻里共享;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则兴高采烈地帮着大人们打扫庭院、装饰房屋,

在门前挂上象征吉祥的红色灯笼。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稚气未脱的孩童,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笑容,整个邺城都沉浸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中,处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丰收景象。

金秋时节的邺城文化广场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数以千计的彩旗在微风中猎猎作响,宛如一片绚丽的海洋;数百盏精心制作的花灯高悬于朱漆廊柱之间,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

整个广场被红绸、灯笼和吉祥饰物装点得喜气逼人,就连路边的梧桐树都系上了祈福的红丝带。

在广场正中央,能工巧匠们搭建了一座高达三丈的鎏金祭台,台上整齐摆放着新收割的金黄麦穗、饱满的高粱、晶莹的葡萄等五谷杂粮,还有精心挑选的肥美牲畜和时令鲜果,这些祭品在阳光下闪烁着丰收的喜悦。

身着节日盛装的百姓们从城中各处涌向广场。

年轻的姑娘们穿着绣花罗裙,发间簪着新采的野菊;壮年男子们换上了压箱底的锦缎长衫;老人们拄着雕花拐杖,孩童们举着糖葫芦在人群中穿梭。

悠扬的编钟与笙箫合奏声中,身着彩衣的舞者翩翩起舞,杂技艺人表演着惊险的绝活,欢快的笑声和喝彩声在广场上空回荡,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盛世画卷。

身着官服的西门豹缓步登上高台,望着台下欢腾的景象,这位一向刚毅的官吏此刻也不禁眼眶泛红。他抬手示意乐声暂歇,用微微颤抖的声音说道:我亲爱的邺城父老乡亲们,今日我们齐聚于此,不仅是为了庆祝丰收,更是为了纪念我们共同创造的奇迹。还记得半年前那场持续百日的大旱吗?龟裂的土地、干涸的河床、蔫黄的禾苗...是你们不分昼夜地开凿沟渠,是你们舍小家为大家调配水源,是你们用布满老茧的双手保住了希望的种子。

西门豹说着指向祭台上金灿灿的粮食:看看这些沉甸甸的谷穗!它们不仅饱含着阳光雨露的恩赐,更凝结着每位邺城儿女的心血与智慧。今日邺城的繁荣昌盛,正是由在座诸位用汗水浇灌、用双手铸就的!

随着西门豹的致辞结束,庆典正式进入高潮。广场上热闹非凡: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在专门的场地上进行着激烈的摔跤比赛和精准的射箭较量,围观的人群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

德高望重的老人们围坐在古树下,一边品尝着新酿的美酒,一边追忆着邺城这些年的沧桑巨变,讲述着西门豹为民造福的桩桩事迹。

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则像快乐的小鸟一样在人群中穿梭嬉戏,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欢笑声回荡在整个广场上空。

这欢乐祥和的场景,正是对战胜灾难、喜迎丰收的最好诠释。

在盛大的丰收庆典上,人们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举行了庄重的感恩仪式。百姓们身着节日盛装,面向苍茫天地深深鞠躬,向奔流不息的漳河献上最诚挚的敬意。他们感恩上天的眷顾,感谢大地的滋养,更感激漳河之水带来的丰饶。

同时,人们也由衷地感谢西门豹大人的英明领导,正是他带领大家治理水患、开凿渠道,才让这片土地重获生机。这场意义非凡的丰收庆典,不仅是对过去一年辛勤耕耘的欢庆,更是凝聚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经历了重重考验的邺城,此刻正沐浴在丰收的喜悦之中,百姓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心中满怀着对未来的无限希望。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收获和坚定的信念,邺城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迎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95537843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