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下雨,但并没有影响我去渼陂古村的心情。我想,在这样的一个雨天去寻访古人的踪迹,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坐上汽车,雨也渐渐变小了。古村的天气比想像中的要好,只下了微微的细雨,而古村被烟气笼罩着,我的心境也随之而飘渺了起来。
映入眼帘的是“翰林第”,走进看时,后面又有一块匾,上书“梁氏宗祠”四个大字,我才得知,这“翰林第”便是现在的梁氏宗祠了,这或许就是梁氏最值得骄傲之所在。我不敢妄加猜测。走进“翰林第”,在古朴的建筑中,我已经无法猜测“永慕堂”这个堂名的来历,但从堂中的大鼓以及另一侧的铜钟,可以猜测出它的份量。
能言善道的导游娓娓道来关于梁氏的历史,我是无心去听的,两侧的石刻雕塑以及对联,会告诉我这里的荣辱,而“翰林第”两旁出口“入则孝””、“出则弟”的训示,也将讲述梁氏家族祖先的故事。步入后堂,则是数条训示,我无心去读,这应当是梁氏的精神财产了。“永慕堂”规模宏大的建筑和自成格调的雕花,也展示了梁氏的荣耀。
从“翰林第”出来,则走上了青石板与排列不一的鹅卵石砌成的小巷,青石板旁的缝隙中长了不少的青苔,看来,这里行走的人并不多。小巷两边是民居,都是土木结构的,比起“永慕堂”来,简陋得多,在风雨漂泊中有些墙上显露了最原始的色彩。古朴的大门以及斑驳的油漆,已经无法辨认它存在的年代,门框边上的对联,则与“永慕堂”上的对联同出一辙的。
小巷很曲,岔道很多,我无法一一走完,也担心迷路。偶尔看到当地的村民,很想去打个招呼,却怕打扰了他们的怡然自得。
沿着小巷,走到了“求志堂”,可能由于这时的游客不多,“求志堂”的大门锁上了,对于我来说,不能进去瞻仰一番,无疑是一件憾事。“求志堂”对面,是一排壁画,经历了久远的年代,已经难以辨认了。“求志堂”出去又一块石刻大匾,上书“古槐第”,而不远处是“多留余地”匾,这块清晰的“多留余地”匾无疑又是梁氏祖先的训示了。可想而知,近一千年前,这里古朴的人们就是以“多留余地”作为自己的人生哲学来实践的。
沿着富水河的是古街道,青石板和鹅卵石铺成的小路,显然比小巷大多了,两旁的旧建筑至今还有人居住。在一家门口,我看到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在劳作,她面前的是一家陈旧的机子,发出嗡嗡的响声,机子上面挂着很多不同色彩的粗线,大约这个老人是在织布。
古街的建筑已经很斑驳了,从两旁墙上可以辨认出“林记油行”“羅源茂號”“茶”等的字迹来,更多的是斑驳了,看不清它的原貌。这些斑驳的字迹告诉人们这里原先都是作坊,这里无疑是繁华的商业中心了。可惜现在是无法窥视到它的原貌,当然也许有很多当地人熟知的故事流传下来。
古街很静,静得出奇,青石板上也没有马蹄的痕迹。
“文昌阁”就在古街道的一头,现在是渼陂中学的校址,去的时候是周末,我只能在外面窥看。透过门缝,看到的“文昌阁”已经十分衰败了。倘若是在其他时候,这里定会传来啷啷的读书声。
古街道的尽头是义仓,现在也已经用作教学了,大概这里就是小学了。设备比较简陋,而我所看到了几条凳子罢。
离开古村时,时候尚早,为没有看到古村的黄昏而惋惜。在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想,黄昏的古村,是否还会点燃煤油灯呢?
【编辑:黄先兵】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