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校外漫步。偶遇一背着篾制背篼的老头,看着看着,这使我想起已故多年的曾祖。
在我们老家于都,有三种匠人,木匠、泥匠和篾匠。而我曾祖就是其中之一的篾匠。
曾祖是个老红军。听曾祖说,当时部队很穷,挨饿是家常便饭,但是他例外。因为曾祖有个手艺,就是补补箩筐什么的,拿如今来说就是个技工,常给根据地附近老百姓补补箩筐,所以赠送干粮就少不了了。这要算是命好。曾祖经常这样说自己。他说,在部队跟了个班长,是山西人,是个全能王,缝缝补补都会干。特受到老百姓的爱戴。而曾祖一个年轻小伙,什么也不会,就只得天天看着班长兜里面的干粮,当然有时班长会给些。为能向班长一样不挨饿,曾祖就向他的班长学习了一门手艺,那就是编织篾制品,称作“篾匠”。学技术,肯定是会辛苦的,所以曾祖常教导我们,要不怕苦,若你怕苦,苦就会粘着你不放。通过长时间的学习以及班长的教诲,苦心有了回报。曾祖也学他班长,一安顿下来,处理完工作就去帮老乡忙,给他们修修箩筐什么的。所以才有了战友的“幸福小子”称号。
新中国解放,因曾祖在一次作战中不幸受伤,则专业回家休养。回家了,邻里都说,报纸上报道太假了,说什么战士很苦,这不,也不是很瘦啊。“因为有百姓啊”这话常挂在曾祖嘴边。
在家休养,曾祖有国家提供的转业军人补助金,过日子是没有问题的。曾祖,或许是军旅生涯给锻炼的,在家闲不住。每日,灰蒙蒙的天,就去山上砍竹子,还是一大捆,不愧是军人,受伤了也不差。下午就拿这些竹子编织箩筐等农家用具,等到赶集的时候,拿去街上买,一天下来也能挣几个钱,作为曾孙的我,享福是少不了的。
曾祖编织篾制品的技术炉火纯青,所以不少本寨子的以及附近寨子的人,来我们家订制篾制品,甚至还有不少拜师学艺的。家庭生活也相应提高。
人嘛,都有私心。曾祖也不例外。看到这么多学艺的人,曾祖觉得自己的技艺不能全部使外人全学走,得像古人一样留一手,那怎么留呢。于是,想到自己的两个儿子。把毕生技艺全部交给他们,要他们发肯学习,省的贻笑大方,篾匠的孩子竟然不会编织篾制品。
正桃李满天下之际,病魔来袭,曾祖苦苦的挣扎,终不敌病魔的妖术,亲吻大地,离开了。记得下葬那天,大冬天,雨夹雪,依然有很多人来缅怀曾祖,那是对篾匠的缅怀,一种崇高。
曾祖的篾匠手艺,传播很广,最起码辐射了整个县,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曾祖走了,两个祖父继承着。
事物都是变化的。随着塑料制品的出现,篾制品几乎被淘汰。或许是因为这些缘故,叔叔伯伯们就没有继承曾祖的篾匠技术,甚至同一辈人都没去学习。曾祖苦心经营的篾匠技术可能真要失传了。
曾祖,看到这些似乎会很伤心呢?我想应该会吧。当下,很多于都的工艺都快要失传了,比如唢呐,现在会的几乎就只是老人了。其实,不只是于都的这些,放眼全中国,很多传统的都正面临灭绝的危险。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篾制品又逐渐有了一定的市场。现在篾制工艺品也很受人们的欢迎。我想,现在我们年轻人,大学毕业何不去学习传统,以此以创业,还可以保护文化。
作者系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白云校区)2011级汉语言文学(1)班学生
【编辑:黄先兵】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