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梅子的学校生活时间并不算长。
在她读五年级的时候,读着读着,某天,就突然宣布不上学了。
无论四姨他们怎么劝说,甚至责骂,梅子就是铁定了心,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坚决终止了自己的学业。
那时,乡下还没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小孩子不读书也很常见。
松青就有好几个小时候一起玩大的玩伴早就没读书了,其中就包括他的那个叫“九哥”的铁哥们儿。
九哥小学二年级都没读完,就离开了学校,整天着一短裤衩,衬衣斜搭在肩上,手握一柄鱼叉,屁股后面得意洋洋的挂一个鱼篓,威风凛凛的水里来浪里去的捕鱼摸虾。
要不就是常常歪斜着个脑袋,砸吧砸吧着一双聚精会神的眼睛,堤上堤下园里园外到处逮鸟寻蝈蝈。真是有趣好玩极了。
让那时的松青心里好生羡慕,好生嫉妒,老想着找个时间出去跟着他好好玩玩。
那些很早就离开了学校的孩子,大都是成绩不怎么好,又经过他们的老师一而再,再而三的“强化”,他们心里就早早的感到了自己确实真的是读书无望,连他们的父母也觉得他们读书也许根本就没有什么出路。
“反正又读不出一个什么人才来,不如随他们去吧。何必让他们再遭读书的那个苦,受读书的那份罪呢?”他们的父母这样说。
后来,松青终于明白,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不是说他们有多么呆多么笨多么愚蠢,他们只是不适合那些外界强加给他们要他们读的那些书,或者不适合老师给予他们的那种教育教学方式而已。
九哥就很聪明,就是个聪明人,虽说没读什么书,但也能说会道,能写会算,早就在村里承包了一百多亩池塘,成了养鱼专业户,还兼做鱼饲料鱼药生意,日子倒也过得红红火火,很是滋润。
但梅子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很优秀的,每次考试都是班级的前几名,期期都能领到奖状。
听说梅子不读书了,外公外婆他们都很是为她感到惋惜,松青也有些吃惊,感到很着急,就找到梅子,想知道她之所以不读书的原因。
“我不喜欢读书。”梅子说。
松青也不喜欢读书。他那时就认为,读书一点都不好玩,不,是太不好玩了,简直就没有任何乐趣可言。
如果说,童年是天堂,那么,进入学校读书,他认为,就像进入人间地狱那样,简直就是活受罪,那滋味儿一点都不好受。
松青那时甚至都在心里时时埋怨,甚至诅咒古时那个发明读书的人,真是太缺德了,太不会做好事了。
他干嘛不发明一个有趣的游戏,或者一个趣味十足的活动,或者就干脆不用发明那个读书出来,什么都不用发明,就让他们在童年的玩中长大,在玩中学知识,长本领,那不是有趣味得多啊!
“虽然不喜欢,但是你的学习成绩那么好,不读书,太可惜啦,书还是要读的啊。”松青劝梅子说。
“我不喜欢我们老师。”梅子又说。
松青也不喜欢他们老师。
他那时就有一个姓龚的老师,四五十多岁的年纪,背有点驼。
他们背地里都不叫他“龚老师”,而是叫他“龚驼子”,因为他太会整他们了,把他们整的太苦了。
他整他们孩子们有一 “毒招”,就是“揪眼睛皮儿”。
只要他们稍微有那么一丁点儿疏忽,调皮,贪玩儿,作业没完成,或是作业有什么错误之类,他都会把他们叫进他的办公室。
他一般还是会先和你轻言细语和颜悦色的谈话,趁你不注意时,他就会慢慢抬起右手,悄悄伸出拇指和食指,看准时机,在你眨眼的一瞬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牢牢捏住你眼睛上的一层薄皮,顺势狠狠用力一揪。
你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情,当然也就根本来不及考虑该怎么躲避那个噩梦,那种剧烈的钻心的疼痛,瞬间就弥散开来,眼泪就怎么也忍不住,扑簌簌的掉下来了。
看到你那么痛苦,他似乎很有一种满足感,内心感到有一种昂扬的成就感,一种高昂的自豪感,像终于摆脱了冬眠的毒蛇一样,迅速攀升。
又像战场上一个刚刚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的踌躇满志的将军,心满意足的看着他的手下败将,一副丢盔弃甲,狼狈不堪,再也无力反抗的样子,望着你笑着说,“长记性了吧,再也不会犯错了吧。”
你就只能急急忙忙的拼命乱点头,一心只盼望着能尽快逃离他的那个魔爪。
“虽然不喜欢老师,但是书也不是为老师读的,是吧。”松青说。
于是,梅子就告诉松青说,她怕见他们老师。
她读五年级时候的老师是一个干瘦干瘦的老头。
因为梅子人长得漂亮,学习成绩又好,那个老头便在一次放学后,把她喊到他房里,说是要给她补课,其实一双手就在她身上乱摸。
梅子当时都吓坏了,吓傻了,一时都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情急中,就顺手拿起手里头的书本,狠狠地向那个老师的头砸去,然后就夺门而逃了,跑了好远,都还在怕,怕回头望一望,然后就再也不想回到学校,见到那个老师了。
松青听了梅子的叙述,心里感到非常气愤,当时就要去找那个老师理论。
但梅子坚决不让松青去,“我反正是不打算读书了,哥,你就不必要再去惹那个麻烦了。”
松青一想也是,但心里总是咽不下那口恶气。就背着梅子,暗暗向教委寄了一封检举信。
教委来人一调查,终于发现那个老头其实是一个大淫棍,大色鬼。
在他当教师期间,经常把学生喊道他房里,利用职务之便,前后猥亵,调戏他班上的女学生总共达23名之多。
这样的害群之马,自然被开除公职,劳教法办。
人们在惊奇之余,也无不拍手称快。
梅子也感到很高心,心里舒服了很多,找到松青问是不是他报的案。
松青说,“甭管谁报的案,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多行不义必自毙。他作恶多端,总会受到惩罚,得到报应的。”
松青又对梅子说,“你现在应该可以放心大胆地到学校里读书去了吧。”
梅子摇了摇头,说:“我是怎么也不会再去学校读那个书的了,哥,你就好好读,帮我把我的那一份子也读回来吧。”
离开了学校之后,梅子央求四姨,来到镇上,为自己找了一个裁缝师傅,跟着师傅学了三年裁缝。
梅子的师傅是她们镇上本领最高强手艺最精湛的裁缝师傅,一个三十来岁的泼辣女人,手脚很麻利,走路一阵风,就连说话也是快人快语,好像生怕耽误了一点儿做正事的时间。
由于梅子生来乖巧,手脚也异常灵活,又肯吃苦耐劳,因而有幸被师傅收为干女儿,深得师傅的喜爱与真传。
经过三年的勤学苦练,苦心钻研,加上师傅的尽心传授,悉心点拨,梅子终于把各类衣服的裁剪缝制技术学了个反反复复,明明白白,洞察了个透里透彻,并已能灵活运用于实际。
然后梅子就卷起铺盖,收拾行囊,到浙江福建广东沿海一带,出门去打工。
最初是由师傅带着去的。几次以后,路一熟胆子就大了,梅子就脱离了师傅,自己独当一面,带领一帮师姐师妹,出去打拼了。
由于梅子心灵手巧,技术又好,在工作上也舍得花力气,为人也是和和气气,热心助人,因而每到一处打工地,都能获得周围人们特别是老板的大力称赞和赏识,都能享受“大师傅”级别的工资待遇,所得收入都要比别人多好几倍以上。
不几年,梅子就给四姨他们盖了一栋两间两层的小洋楼。
楼外周围是用两米多高的不锈钢管焊接而成的围栏,屋内是光滑洁白可照人影的大理石地面砖,仿瓷墙壁。柔软的真皮沙发,宽大的席梦丝床,大功率空调,冰箱,洗衣机,大屏幕的液晶电视之类,都是当时最时尚的家具电器。
虽说不上非常的富丽堂皇,倒也还是一应俱全,这在当地,已经算得上是非常上等的装饰了。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