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短篇 >> 正文

家访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月燕双飞    阅读次数:51143    发布时间:2017-04-12


吴徽涛老师所在的这所学校坐落在半山腰的一块平地上,北面靠着一座山岭,叫做牛鼻岭,沿着牛鼻岭,登上吉木山,就能与高高的董家大山隔河相望。东南西三面频临同一条清凉幽深的山谷,在谷坡或谷底因山势地形,错落居住着几十户山里人家,他们或单家独户,或三五户聚在一起,鸡犬之声就常常充斥于校园,这自然给学校带来了浓浓的山村烟火气息。令人感到有点奇怪的是,这所学校周围居然都没有修围墙,可能是学校不愿意阻隔周围这几十户山里人家的生活气息的肆意涌入吧,也可能是学校周围地形比较复杂,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凭人力,那个围墙实在难得修起来,当然还可能是学校经费有限,根本就没那个修围墙的资金,也就没做那方面的预算,又或者学校本没什么财产,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不需要花那个精力修那个围墙也说不定。因为学校没有修围墙,四面八方就都有小路进入校园,学生上学放学一般都走这些小路,上学时,从四面八方向学校汇拢,放学时,又沿四面八方离开学校,倒也显得很快捷,方便。

学校主路倒是有一条简易公路,由一层小指头大小的碎岩石子粒粒和掺杂在其中的细沙土铺成。为了绿化美化,这条公路的两边还零星地栽了几十根风景树,大多是胳膊粗细的樟树。这条主路,主要是为了方便外来车辆的进出。学校间或需要运进运出什么笨重的大质量物体,或者上级领导偶尔来学校检查检查工作,慰问慰问教师,视察视察学情什么的,自然都是开着小车,自然也就是走这条主路。

沿着这条主路,从山脚先左转一个小圈,绕过一个几十平方的堰塘,再右转一个大圈,翻过一个光秃秃的山崖,然后又左转一个小圈,穿过一片浓密的针叶林,就到了学校教学楼的前面,这比走其他小路到学校,大致要多走四到五倍的路程。所以学生一般是不走这条主路的,当然部分骑单车的学生要另当别论,他们只能走这条简易公路。走小路时常需要下陡坡,上高崖,穿幽谷,过溪涧,翻山越岭,绕前转后,有时前面的人都快要踩着后面人的头,后面人也快要顶着前面人的脚后跟,这个样子自然是不可能骑单车的。

学校的教学楼是一栋两层楼的旧楼房,上下各八间,外加中间一个楼梯间,校长室,教导处,政教处,教师办公室及学生教室都拥挤在这栋狭小的教学楼里。

这栋教学楼大约已生存二三十多年了吧,又好像已经有很久都没有整修过了,好几副门框都已损坏,门板上大都用横七竖八的木条和木板打满了补丁。墙壁泥块脱落,屋顶及周围墙上处处是大大小小浅浅深深的不规则裂缝,长年累月,抛洒一个个历史难解的问号,经冬历夏,铺就一幅幅饱经风霜的图画。

教学楼的地面也凹凸不平,到处是因岁月长久风化而蹦出来的劣质水泥块粉末和混迹其中的小石子,扫了,又有,扫都扫不完,就象癞子头上的虱子,总也捉不尽。

在两边墙壁的窗户上,几乎找不到一块完整的玻璃,窗扇上大都蒙着一层又一层原本洁白透明因年代实在太久远而逐渐变成了淡黄暗黄乃至深黄的塑料薄膜,上面还覆盖着一层厚厚岁月遗留的尘土,在替人们艰难而勉强地做着遮挡风寒的努力。

教学楼坐北朝南,背靠一座近三丈高矮的山崖,山崖上面就是牛鼻岭,岭上不知是谁,也不知何年何月,栽种了成片成片的苍松翠柏,多年来,竟抛洒下了一地枯黄枯黄的厚厚针叶,人在上面走,感觉就像踏在地毯上,那么舒服软和。每逢阴雨季节,这里清香美味的黄雹菌也是出奇的多,而且大,随便一捡,就是大几斤。

教学楼前面是半亩大小的一块空地。这所学校居然也没有正儿八经的操场,当然也就没有田径跑道,没有沙坑,单杠,双杠之类的体育设备设施,学生的课余活动场所也就仅限于教学楼前的这块半亩地大小的空地上。学校要组织什么大型活动,譬如召开体育运动会之类,恐怕就只能借地方,到别人家的操场上去进行了,不过这样的机会可能少之又少,或者也许干脆就从来都没有做过这样的活动安排。毕竟学校属于山区薄弱学校嘛,本身条件有限,而且有关方面也一直私底下认为,山区孩子从小习惯走路,上坡下岭早就如履平地,即使不上体育课,身体素质也应该是不错的。

在这块空地的东边,栽了一根四五米高的楠竹,是作为旗杆,升国旗用的。为了对广大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县教育局要求属下的每所学校都要隆重举行升降国旗的活动,每个星期,除非节假日,除非遇到有极恶劣的天气原因,影响到师生的人身安全,一般情况下,都要升降一次国旗,分别在星期一上午第二节课下课后把国旗升上去,让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学校上空,迎风飘扬,一直到星期五上午第二节课下课后,再把国旗降下来。届时全校师生都要到场,要端庄严肃,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要行队礼,还要奏国歌,由学校领导及平时表现优秀的师生代表轮流进行国旗下讲话,学习别人先进的爱国经验,宣扬自己优秀的爱国行为,抒发自己强烈的爱国激情,当着庄严肃穆鲜艳醒目的五星红旗,在全校师生面前,喊口号,表决心,唱赞歌,激励后来者勇于奋斗,敢于争先。整个升降旗的过程忌交头接耳,忌大声喧哗。这是事关学校德育教育的大事,况且早已形成一种制度,学校自然也得严格遵照执行,没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上,哪怕因繁就简,是一点儿也马虎潦草含糊不得的。

在空地的中间,两边各栽了一根人把高的木头柱子,是用于挂排球网子的,但似乎很多时候都没挂过什么排球网子,地面上也没有任何可作为排球场地的标记。学生打排球一般都在上体育课时间,手里拿着老师发给的一个排球,在地面上拍呀拍个没完,这也就算作是打过排球了吧,他们自然根本不可能知道什么垫球,扣球,托球之类的技术要领的。西边是一字儿排列着的三四个水泥乒乓球台,但却没一个是完整的,都缺了一个或几个角,或者这里破几个洞,那里掉几块砖,有一个还缺了两条腿,瘫在那儿,成了一堆瓦砾废渣。

在校园里有可能成为操场的场所倒还是有两处,但都或用岩石砌了院墙,或用荆棘打了围栏,被圈起来了,分别改造成了学校的菜园和橘园,这自然就成了学生的禁区,除了需要学生做一些像拔草撒肥捉害虫之类力所能及的简单劳动之外,一般是严禁学生进到里面去溜达玩耍的。据说这里面的收入可作为学校经费的补充,尽管杯水车薪,也还是聊胜于无。但这究竟是自欺欺人的梦话,还是掩耳盗铃的说辞,无须细究,明眼人自然一看就会明白。

教学楼的前方和左侧还有两栋低矮的平房,分别是教师宿舍及学生宿舍。在这样的一所学校,像电脑室和理化生实验室这样的“奢侈” 配备自然是没有的。

学校图书室紧邻教师宿舍,只有一小半间,还不到五平米,藏书大概也有几十百把册吧,放在一个满是灰尘的破旧柜子里。那些书似乎大都不知是从什么地方收集来的,也许是别人捐赠的旧教材或旧参考书之类的书籍,早已没有什么实际和实用的价值,最多也就只能作为旧废品进回收站了。因为在那个图书室里基本上就没什么可供借阅的好书新书以及有点作用的书,所以也就没什么人肯光顾,长期一把锁锁着,那把锁都锈迹斑斑了,恐怕用钥匙是很难打开的吧,又或者有没有钥匙,还是两个话。

学校的食堂位于学生宿舍的前面,教师宿舍的东边,本来是教师专用的,一个三四十多岁热情随和的国家工友和他温柔贤惠的妻子,负责全校教师的一日三餐,以及种种菜养养猪之类的琐事。现在成师生共用的了,因为学校寄宿生比较少,而且学生一般都自己从家里带腌菜到学校来,一瓶或两瓶腌菜就能对付一个星期。主要是因为山区经济条件大都不怎么好,学生家里也就大都拿不出什么钱来,供学生到学校里购买菜票,他们只好不吃学校食堂师傅做的水菜,只从家里带米来,象征性地交一点少得可怜的搭餐费,在学校食堂搭白餐。

学校除了办校条件差,教学质量据说也很差,几万多人的乡镇,在校初中生才一百多号人,从未达到或超过一百五十人,流失相当严重。而且多年来,学校都考不上几个高中生,时常还一界又一界的“剃光头”,连续多年都没有一个考上高中的。

学校信誉差,当地政府也懒得投资,办校条件难以得到有效改善,学校在当地老百姓的心目中,地位低下就是自然而然可想而知的了。

“学校的现状如此严峻,难道就没有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吴徽涛老师刚来这所学校的时候,还这样问过校长。校长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矮个子男人,很是瘦弱,眼中满含忧郁,平时也好像没什么精神,老是一副病殃殃的样子,一看就给人一种长期营养不良,加上心情压抑,又因操劳过度而深感体力不支,心力交瘁的那种印象。

“没办法啊,”校长摊开双手,又摇了摇头,也是一脸无奈,“学校条件差,留不住人,上面安排来的老师呆不了几天,就都走了。”

吴徽涛老师走进教室,站在了讲台上,望着教室里那一双双清澈透明的渴望着用知识的甘泉滋润自己心田用思想的光辉照亮自己人生旅程的眼神,他的心里就只有一个信念,他要让他们走出去,帮助他们走出他们世世代代祖祖辈辈也没能走出的这一座座大山,去看看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去领略外界无限美好的风光。他要让他们到外面去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尽情展示自己的风华才貌,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去尽情享受原本就属于他们自己的精彩人生。

于是他成了这所学校至今为止文化层次最高的老师之一,受学校委托,担任毕业年级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402353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