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黔北川南早期工人运动一面旗帜---赤水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贵州赤水市委党研室 王大勇    阅读次数:109408    发布时间:2022-12-03

 

赤水兵工厂三次工人大罢工(二)

赤水县自成立了党、团组织后,即领导赤水人民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其中主要的有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反帝斗争、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展壮大党、团组织等。

赤水兵工厂是赤水县最早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工厂,1924年建成投产,其   生产方式属半机械化,个别工序仍需用虎钳手工操作,而生产工序又是分开的,属社会大生产形式,工人劳动大部分维系在机器上。赤水兵工厂工人是赤水县最早的现代意义的产业工人。赤水兵工厂对外公开属商办性质,但其实际领导权属于国民革命军25军(简称“25军”)所控制。成品全由25军处理,不外售,工人仅得到连糊口都不够的一点工资。

中共“六大”明确指出:“党应当利用每一次工人与资产阶级在工厂中的冲突”,“去激动并且深入这些阶级冲突,调动极广大的工农群众到自己方面来”。在“六大”精神指引下,中共赤合特支及赤水特支领导赤水兵工厂党支部充分发挥兵工厂党团员作用,团结200余名进步工人,分别在71科内秘密建立20余个外围小组。依靠党团员和外围组织中的骨干,在兵工厂内展开一系列与地方军阀的罢工斗争。

 

第一次工人大罢工

193212月,中共赤合特支领导兵工厂工人举行了一次增加工人工资的罢工斗争。

20世纪2030年代,由于周西成与李燊、李燊与毛光翔、毛光翔与王家烈等军阀之间的争斗,战祸连绵。军阀只顾争权夺地,不管百姓死活,将战争经费转嫁给人民。1932年,通货膨胀,铜币贬值,原来市面上通用为10吊铜钱换1个银元,后来变为要20吊铜钱才能换1个银元。赤水兵工厂厂方在军方支持下,仍以10吊铜钱折抵工人的1个银元。在物价飞涨的情况下,厂方不但不给工人增加工资,反而以低于市值的铜、银折算变相降低工人工资,致使工人无法维持基本生活。中共赤合特支经过认真研究,决定组织兵工厂党团员串联发动厂内的工人积极分子,同厂方进行合理兑换货币、增加工人工资的斗争。

这次斗争从193212月初开始,分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谈判。中共赤合特支从71科中选出裴银州等8名代表,同厂方进行交涉、谈判,要求厂方提高工人工资,按市面通用标准进行铜、银货币兑换。而厂方在侯之担的支持下,拒绝接受代表们提出的合理要求。第二阶段是罢工。谈判失败后,中共赤合特支随即将情况告知兵工厂工人,从而激起兵工厂工人的愤怒,党组织因势利导,组织领导兵工厂工人举行大罢工。罢工开始,厂方倚仗军方势力,对工人的合理要求置之不理,并扬言要开除“带头闹事”的裴银州等8名工人代表。第三阶段是游行示威。要开除“带头闹事”工人代表消息传出后,全厂工人更加气愤,中共赤合特支立即组织1000多名工人结队上街,举行游行示威。工人们在街上高呼“要求增加工资合理”、“反对开除工人代表”、“要开除一齐开除”等口号。第四阶段是罢工胜利。游行队伍声势浩大,侯之担觉得势态扩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均会受到巨大损失,特别是会严重损害征收税费及正在进行的军事准备。于是,侯之担授命兵工厂老板出面,再次同工人代表谈判。谈判中,厂方本无诚意,但慑于工人罢工之压力,不得不接受工人代表所提出增加工资和铜、银币按市面通用标准兑换的要求,将工人工资从每月1锭银子增加为每月1.5锭。罢工斗争取得胜利!

这次罢工斗争,持续1个星期,中共赤合特支在斗争中得到锻炼,同时也增强了兵工厂工人团结起来反压迫、反剥削的信心。

 

第二次工人大罢工

1933年春末夏初,中共赤合特支再次领导兵工厂工人,开展反对城防司令谢伦书欺压打骂兵工厂工人的革命斗争。

赤水兵工厂的后台老板是侯之担,城防司令谢伦书的士兵主要负责兵工厂的门卫工作。1933年春夏之交,子弹科1名工人携带自己衣物离厂时,门卫仗势欺人,以这名工人携带兵器出厂为借口,不让这名工人出厂。工人将所带东西全部出示后,门卫不但不准出厂,反而对该工人进行辱骂和殴打。工人们见状向子弹科科长李泽逵报告。李泽逵斥责门卫后,让工人出厂。事后,门卫报告城防司令谢伦书,李泽逵因此被谢伦书责问打骂。中共赤合特支了解这一情况后,指示赤水兵工厂党支部发动子弹科工人提出抗议,并首先罢工。接着,兵工厂各棚(车间)工人也宣布罢工。罢工斗争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罢工持续了3天,侯之担怕事态进一步扩大,影响其政治前途。于是,将谢伦书叫到司令部,狠狠训斥一顿,并斥令谢伦书向工人设宴赔礼。谢伦书面对侯之担和罢工民众的双重压力,不得不向工人们赔礼道歉。罢工取得胜利。

这次罢工斗争的胜利,再次显示了中共赤水县地下组织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同时,也教育了民众,提高了认识,为党组织继续开展革命斗争奠定了基础。

 

第三次工人大罢工

193310月,中共泸县中心县委决定撤销赤合特支,在赤水县和合江县分别建立特支。中共赤水特支建立后,由梁业广任书记,杨大庸任委员。此后,中共赤水特支领导赤水兵工厂工人举行了第三次大罢工。

193312月,赤水城防司令谢伦书部下的士兵在赤水县城肆无忌惮地抓捕工人、市民,并在大街上侮辱妇女、打骂无辜群众,激起兵工厂工人和广大市民的极大愤怒和部分上层人士的不满。中共赤水特支因势利导,发动和领导兵工厂工人举行了1000多人参加的大罢工,并向当局提出抗议,举行游行示威,在街头贴出标语、散发传单,反对当局任意侮辱、打骂和抓捕工人、市民,同时要求改善工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罢工深得学生、市民及各方人士的同情和支持,响应和声援的群众猛增,纷纷加入游行行列,愤怒揭露当局的罪行。谢伦书出动军警镇压也无济于事,反而激起众怒。侯之担见众怒难犯,叫谢伦书出面调停,被迫答应工人、市民提出的答应工人和市民们的正义要求,斗争又取得了胜利。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0858196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