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县的共产党员代表是:周平(中共川南古蔺中心县委书记兼赤水县临委书记)、周潮声(1911年生、贵州赤水县人,1931年就读北京中国大学,1933年入党,因斗争复杂与党失去联系,1947年重新入党,县人委治安总队指导员,1950年赤水县第一区区长,之后曾任湄潭中学校长,风冈中学名誉校长,政协副主席)郗仁永(县临委副书记,1950年税务局局长,之后曾任赤水县政协副主席),明朗北(县临委宣传委员,1950年税务局副局长)、王旻皋(女1909年生,湖北光化县人,1926年入党,参加武汉保卫战,追随贺龙部队到广东,后因株连出党,1948年重新入党,1950年任生教院院长,赤水县妇联主任,县文教科副科长),刘晏平(1950年法院副院长)、黎光煊(中共丙安区临委书记)聂亚权(中共丙安区临委组织委员,1951年大同区区长)、许撝先(1911年生,赤水丙安人,1938年入党,任县人委治安总队队长,县武装大队队长,赤水县警卫营营长)、张正魁(复兴区临委宣传委员,1950年复兴区副区长)、黄跃奎(旺隆区临委书记,1950年银行副行长)、周克强(旺隆区临委副书记,1950年旺隆区区长)、丁伯文(旺隆区临委组织委员,1950年旺隆区区长)、王干群(旺隆区属支部书记,1950年城关区副区长)、袁廷华(旺隆区属支部宣传委员,县文化馆馆长)、袁惠畴(元厚区临委书记、1950年元厚区委书记,区长)、王永修(元厚区临委副书记)、黄竹书(元厚区临委宣传委员,1950年复兴区副区长)、周德逸(元厚区临委委宣传委员,大群乡支部书记),张绍辉(大群乡党支部副书记),袁健如(1884年生,贵州赤水人,留学日本,曾任仁怀,修文,龙里县县长,县临委委员)、袁沉颖(县临委宣传委员,1950年教育科科长,曾任赤水中学校长,政协副主席)、袁诺亚(土城镇人委会副主任,1950年土城区副区长)、王克明(民化乡人委会主任,土城征粮队队长,1950年3月被土匪杀害)、王国风(1916年生,赤水醒民乡人,1934年入党,曾任赤水县第三区(土城)、第七区(淋滩)区委副书记,县政协副主席。
会师大会是以座谈会形式举行的。会议室中间是一张长方形的会议桌,37名来自各地的共产党共聚一堂,深深感到革命大家庭的温暖,眼里闪着泪花,围坐在会议桌周围,畅谈会师的喜悦。大家互相慰问,互相祝贺,谈笑风生,非常亲切。火盆里的熊熊火焰,为会议增添了热烈的气氛。
会议由肖光主持,首先由魏捷生、肖光、郭华德和周平、周潮声分别讲话。魏捷生除了讲明会议的意义和目的以外,还讲了当前全国和解放大西南的大好形式。魏捷生说:“1949年1月30日,北平和平解放,4月20日,百万雄师强渡长江,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3日解放南京,10月1日,首都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集会,隆重举行开国大典,11月14日,解放贵阳,11月30日解放重庆,12月7日蒋介石政府宣布,国民党政府迁都台北,12月9日,解放昆明,12月27日解放成都。在1949年内已经解放了除西藏以外的全部中国大陆,歼灭敌军260万人,国民党在中国的统治将被永远推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起来了。”
肖光着重讲了当前的任务,他说:“同志们,我们当前任务,一是要做好支援前线解放军,解放整个西南解放全中国的工作。二是要搞好社会治安,巩固社会秩序,三是要积极筹备建立县和区乡人民政权组织。同志们,我们要继续发扬地下斗争中那种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团结起来搞好人民解放事业。”
周平在会上介绍了赤水解放一个半月来的工作情况,他说:“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发动广大群众,团结各界人士,建立了县的临时行政机构和各级支前委员会,保证了过境解放军的物资供应,维护了社会治安,安定了民心,使广大群众能够安居乐业”。周平最后说:“会师后的工作很多,任务很艰巨,全县党员要同军管组的同志一道,不辞劳苦地肩负起建设新赤水的重担,积极地搞好工作。”
接着,军管组的一些同志和各区原地下党的负责同志,也作了简短的发言,土城六十多岁的袁健如同志,发言形象风趣,他说:“在党的怀抱里,我就像一个新生的婴儿,什么都不懂。我要像小学生一样虚心地学习马列主义,当好人民的勤务员。”
袁健如同志的想法,代表了许多新党员的思想。
会议期中,特地请来了照相馆的摄影师,全体会师党员在会议室门外的墙边上合影留念。
会后,周平将赤水解放前中共在赤水县境内的各级组织和党员的组织关系,用毛笔造册移交给中共赤水县委组织部,郭华德任组织部长。
2月11日,根据贵州省委《关于建立一元化领导班子的指示》,正式下文建立以魏捷生任书记,肖光任副书记,郭华德,郗仁永、张耀龙为委员的中共赤水县委员会。
赤水尚未解放时,遵义地委明确肖光任工委书记兼县长。后来,西南局指示部队要把剿匪当作解放大西南的第二战役来打,为了剿匪便于统一指挥问题,上级指示县委书记改由部队同志负责,许多县都是这样。
这个时候,张跃龙在毕节接到贵州省委通知,已任命他为赤水县第一任副县长,正在赴任途中。1948年8月,在四川叙永县三门桥成立中共川南工委武工队,张跃龙任队长,石健维任政委,为保存革命力量,同年11月撤销。张跃龙随即隐蔽到贵州毕节城摆布摊做土布生意。
此时,王如柏带着新婚妻子张四姐,从鸡鸣三省探望母亲回到毕节,无事可做当甩手掌柜,为了打发时间,就常和他家门外摆布摊的张先生摆龙门阵或下象棋。时间一长便成好朋友。
王如柏心里好奇,这位张先生才三十多岁,可头上没几根头发,人很清瘦,两眼有神,一个做小生意的人,竟有丰富的知识和阅历。每天晚上总有几个青年人聚集在他家里,向他请教学问。其中有四个人是孙余生,伍知良,许云飞,王如柏。可是,到了10月下旬张先生突然不知去向,到11月25日才重新见面。见面就说:“明天下午我带你们去参加一个重要会议。”
第二天下午张先生把王如柏四人带到南门外一个大院子天井里,一人站起来向大家介绍一位银须白发的老人说:“朋友们,今天我们请辛亥革命老人,曾参加过红军长征的周素园先生给我们讲话,请大家欢迎!”
在一片掌声中周素园频频点头,然后作简短讲话:“朋友们,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天大的喜讯,明天解放军就要进入毕节县境,后天进入县城。今天请大家来是有三件事要请大家齐心协力办好。”周素园喝了一点水继续说:“第一件事,要组织民众夹道欢迎,第二件事,要帮助解放军维持好社会秩序,第三件事,要协助保护公共财产,如学校、工厂等。”
毕节县人民政府成立后,王如柏四人相约到张先生家,商量报考干校一事。令王如柏他们惊异的是张先生已经换上了解放军的军装。张先生说:“县人民政府刚成立,急需用人,这样吧,明天我给你们写个纸条,你们去找新上任的县长牛林枫,看他有何安排”。
第二天,王如柏四人拿着张先生写的一个折成“又”字形的小纸条,到县人民政府,请通迅员把纸条交进去,不一会牛县长出来把四人让进办公室,连说欢迎欢迎。在一一问明情况后,就叫通讯员把秘书请来当面交代说:“这四位新同志是张耀龙同志介绍来的进步青年,从明天开始就参加你们学习班,待科室组建后,再分配工作。”并转身对王如柏四人说:“你们四位同志就不必报考干校了,就先行工作吧。”
半个月后,张秘书通知王、孙、伍、许四人到牛县长办公室,牛县长说:“你们学习很努力嘛,望以后坚持下去。今天我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专员公署要县里推荐几名进步青年到专署工作,我决定推荐你们四位去。这是人生中的一个大好时机啊,一参加工作,就进领导机关,你们算是很幸运的一代人了。”
牛县长说:“我提醒同志们,革命工作是很艰苦的,你们千万不要把以后的路看成是一马平川。我参加工作后,先是出生入死打日寇,后是南征北战推翻国民党,迎来共和国诞生,但给我留下来的却是一身伤疤啊。唉,我说这些,离你们太远了,就说你们最熟悉的人吧!”
“谁?”四个小青年一齐问。
“就是介绍你们来工作的张跃龙同志,他1914年出生在赤水县,是现任毕节地委书记赵欲樵同志的同乡,他1935年离家参加地下党工作,他前后蹲了国民党的监狱长达5年之久,折磨得他满头黑发落得一根不剩,身体瘦得皮包骨头。然而磨不掉他的革命意志,1948年又担任川南武工队司令员,在国民党三个县的军警联合国攻下又第三次逃生,他的夫人申庆书陪他一起跑到毕节来做布生意作掩护,组织群众迎接解放军。昨天接到省委通知,已任命张跃龙同志为赤水县第一任副县长,已经赴赤水上任去了。”
王如柏等人听说张跃龙是毕节地委书记赵欲樵的同乡,觉得太离奇了,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赵欲樵原名余德章,是四川合江县五通乡出生人氏,他家于1945年迁居贵州赤水大同场。余德章早年在四川泸州刘伯承举办的川南军政干部学校学习,后任合江县政府驻五通乡精选队中队长,率领三个分队100多人的地方武装。
红军长征进入贵州后,中共四川泸县中心县委为了牵制川军,支援红军北上抗日,特派县委委员李清泉(李亚群)到赤水,通过地下党联络员邹华轩相商,组织共产党员袁从杰,赵世咸,并策动五通乡精选中队长余德章和精选分队长冯吉(冯剑魂)配合起义(并培养吸收他俩为共产党员)。泸县中心县委批准起义后,在桂花园开会,决定兵分两路,一路举行五通乡武装起义,一路夜袭赤水大同区公所。次日在石顶山胜利会师,召开群众公审大会处死大地主刘丕平,成立川滇黔边区红军游击队,队长杨其生、政委李亚群、政治部主任余德章。接着乘胜挺进,夜袭五通场,沉重打击敌人。于是国民党调动合江、赤水、叙永三县二十四个团练中队共计几千人从四面八方包抄游击队。游击队为保存力量,只好分散,各自隐蔽。石顶山起义失败后,余德章辗转经泸州,重庆、上海、经过许多磨练才到延安。1949年冬解放贵州才回黔省,首任毕节地委书记。
再说张跃龙在毕节接到任命通知,就开始赶路,但因为一是交通不便,二是匪风四起,终于没有如期赶到,离颁发任命书还是迟了好些天。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章。
第十章 建立政权
话说1950年2月11日,赤水县人民政府成立大会在中城镇镇公所大院举行。参加会议的有:中共赤水县委、军代组、县人委和各乡镇人委主任、副主任,县委、县人委机关工作人员,驻军、治安总队代表,文工团等。
明朗北担任大会主席,他说:“赤水解放了,今天开会成立人民政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现在请中共赤水县委书记魏捷生同志颁发赤水县人民政府县长、副县长的任命书。”
县委书记魏捷生说:“同志们,在颁发任命书前,我要简单说明一下,颁发任命书是一种监督形式,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国的监督制度的形成,经历了艰难的过程,首先是湖南的“一切权力归农会”,广东的海陆丰工农兵代表大会,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政权形式参议制度,再到1949年的《共同纲领》,也就是说,现在政协是最高的权力机关和监督机关,颁发任命书应该由这个机关的人 来 执行。至于将来有了宪法,又该怎样演变,我就无法预测了。现在刚解放,赤水还没有政协这样的机关,所以由我来颁发任命书。现在,我先宣读一下任命书:任命肖光为赤水县人民政府县长,任命张跃龙为赤水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会场爆发一阵热烈的掌声。
魏捷生在台上大声喊道:“肖光!”
“有”!
魏捷生又喊道:“张跃龙!”
一阵沉默。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