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守望北纬28度的生命呐喊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江亲莲    阅读次数:21629    发布时间:2024-03-15

我是一个有着十年茶龄的普通女性,与茶结缘其实是受爸爸的影响。我本生长于合江县,因为爱情嫁到了纳溪区,自那之后,这里就成了我的第二家乡。纳溪,是“中国酒城”泸州三大核心城区之一,地处北纬28度、长江之滨、永宁河畔、乌蒙大山的边缘,有着全球同纬度萌发最早的茶芽,它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纳溪特早茶”。每次回老家看望爸爸,我总会随身带几包特早茶,提醒他记得多泡点来喝,如今爸爸也成了特早茶的铁粉了。而我与茶,从来情未了。

 

一生茶缘

打我记事起,爸爸就特别喜欢喝茶,喝茶、买茶、爱茶成了他人生当中的重要一部分。每天清晨,他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拿着玻璃杯,用夹子夹上一点茶叶放进杯子,再倒点刚烧开的水,一杯简单的茶就泡上了,然后才慢悠悠地开始洗漱。等洗漱完后,喝上几口茶水,别提身体有多舒爽了,爸爸管这叫“清肠茶”。很多时候,他还叫上我一起泡点来喝。但,那时的我,并不喜欢喝茶,总觉得茶水很苦,难以下咽。时至今日,我仍然记得爸爸喝的最多的茶叫做“苦丁茶”,便宜又好喝,是周围邻居都喜欢喝的一款茶叶,村里红白喜事这款茶叶几乎是必备品。

工作以后,我一直身处基层一线,从社区到村社再到乡镇部门,接触过安全、环保、行政审批、乡村振兴等工作,日常繁忙的工作节奏、琐碎的家庭事务,总让我难得有时间坐下来好好喝口热水喝杯热茶。直到多年前,我在参加浙江大学举办的能力素质拓展提升专题班时,一名姓魏的老师讲授的中国茶文化,深深的吸引了我。那次授课,让我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震撼,渐渐明白,原来茶的故事很多很长、茶的历史由来已久。之后,我开始重新认识特早茶,原来我每天生活的纳溪区,竟然有着如此深厚的茶文化底蕴。

纳溪,因“纳贡出此溪”而得名,拥有上千年的产茶历史和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史。纳溪特早茶,早在汉代就随使者张骞、唐蒙沿古丝绸之路传到了海外,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中有“纳溪梅岭产茶”的记载,山谷道人黄庭坚的《煎茶赋》中“泸州纳溪梅岭茶”及他的手迹石刻“二月茶”保存至今。清代,纳溪梅岭茶被列为皇室贡品。当代茶学家王镇恒在《中国名茶志》中,清晰记载了纳溪贡茶悠久的历史传承。此前,“纳溪梅岭”还出现在热播剧《梦华录》第十二集里,将我们的思绪一下子带到了那个年代,原来“泸州茶”在唐宋时期就很出名了。

位于梅岭村的梅岭茶山公园,是纳溪特早茶之乡核心茶园,海拔400-650米,温光水源资源丰富,匹配较好,年均温度17.5度,远离主城,空气清新,特有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春季回暖早,春芽萌发快,特早茶在这里孕育而生。特早茶开采期比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区早3040天,比川内其他地区早710天,在当地有“大年三十喝新茶,红运往你头上挂”的说法。如今,梅岭村内有着万亿园青青的茶园示范基地,已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茶叶集散地,在这里可以听到茶叶随风舞动的声音,还可以看到在青山绿水之间,一垅垅茶树有序排列,形成一条条沟渠形状,空中俯瞰尤为壮观,还能实现休闲度假、观光游览、采摘以及购买茶叶等服务自由。

因此,我由衷地为我的家乡感到骄傲,它是全国重点产茶县,也是中国名茶之乡,更是中国特早茶之乡。如今,有着“除夕茶”美誉的特早茶,不光是纳溪区的特殊礼物,还是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是除夕就能喝到的来年新茶。于是我开始真正喝上了特早茶并深深地爱上了那口熟悉的家乡味道,那是热爱烙印在骨髓里的味道。

 

一盏茶香

2023年的采茶时节,我跟随摄影家协会会员一行来到了梅岭茶山公园开展采风活动,还在车上就被这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浓郁绿色所吸引了。特别是上午八九点钟的时候,当一个个水雾云团还未散去,连绵起伏的青色茶垅犹如一片世外桃源,迎接着一批批远道而来的客人步入仙境一探究竟。

当车停在了公园门口,我和几个同伴相约换上采茶工的装扮,在引导员的带领下,来到了采摘区域。看着我们无从下手的紧张,正在采茶的王阿姨告诉我们,为确保茶的品质、品相,每一个采茶的动作,都要慢而轻,要用大拇指和食指将茶心,轻轻摘取,一芽两叶嫩芽叶,不能掐断,还不能一把撸,一捏、一掐、一放……可谓精益求精。每当遇上暖阳天,茶叶长势好,一个晚上就能窜出一茬茬新芽。

在王阿姨的帮带下,我们几个也有模有样的学着采摘,身着茶服、头戴纱巾、腰绑竹篓,站在茶林小道中,弯着腰小心翼翼地按着步骤一芽一芽的采摘,生怕弄疼了这些可爱的茶宠儿。一芽、两芽、三芽……顺着额头留下的汗水早已打湿了衣裳,我和同伴们好不容易忙活了大半天,才有了竹篓里为数不多的一把茶叶,可能重量算起来只有几两,然而看着篓子里的那一抹嫩绿,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444667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