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黔边1949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贵州赤水 王应昌    阅读次数:61329    发布时间:2024-08-01

 

大凡一种天翻地覆的社会大变革,决不是简单的两军对垒的大决战,而是在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种社会团体、以及不同职业的各类人群在政治、经济、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身份地位的大转换。虽然这种社会大转换要依靠你死我活的军事大对决才能确定转变的基本方向,正是这种转变的复杂性、深刻性和多样性,因而每个生活在这种大转变中的个人,一定会显现出不同色彩的命运。《黔边1949》的艺术价值就在于它不是简单的从表面书写发生在1949 这一伟大转变的社会生活画面,而是多层次、多角度、立体交叉式的从各类人物的内在本质方面揭示了这一年的社会大转变。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的不同,而且又处于颠覆性的矛盾冲突中,这些人物所扮演的角色,就不会是喜剧性的,而一定是悲剧性的。小说中最大的艺术贡献就是为我们展现了一系列各类人物的悲剧命运。我们不妨将反映同一时代背景的一些文艺作品进行对比。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了许多揭示1949前后社会大转变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对人物的塑造采取了英雄主义的处理。这实际上是将这些人物背后所具有的形形色色的复杂社会关系斩断之后所作的线索单一的简单化处理。这种创作模式固然突出了人物英勇豪情的一面但把人物固定在这一关系范畴会给读者种不完全真实感,因为这种英雄主义的艺术形象实际上是脱离了真实社会本质的理想主义。《黔边 1949》将各类人物的悲剧命运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对这历史的大转变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们不禁要问一个问题,如此众多的个人悲剧,谁是这些悲剧的制造者?是黎明、王如杰吗?当然不是。客观地说,他们也是众多悲剧中的一个,只不过他们悲剧的色彩和类型与其他悲剧是不同的。他们属于既制造别人的悲剧也同时在制造自己的悲剧的那种类型的悲剧人物。在黎明和王如杰身上,虽然他们充满革命理想的豪情,体现了英雄主义,但这与他们同时将新民主主义片面简单地理解为阶级与阶级相互斗争的关系这一点是分不开的。过去在党的历史上,由左倾思想一再抬头,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对革命事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毛泽东到延安后,认真总结了这段历史,并把它提升为一种新的理论。这个理论就叫新民主主义论。所谓新民主主义,有两个明显的内容,一个是民主革命’,另一个是新’。民主革命的基本思想就是反帝和反封建,争取国家的独立、完整、民主、自由。凡是一切主张并参与反帝反封建这一斗争事业的阶级、阶层,社会团体等力量,都应当是革命的动力。这种民主革命之所以被冠以新’字,是因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太小,无法象西欧民主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那样承担领导的责任。相对而言,中国无产阶级即产业工人队伍经过帝国买办资本主义,洋务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三个阶段的发展,人数超过 250万人,形成一个庞大的阶级。中国无产阶级在政治、思想上、组织上都远比民族资产阶级成熟和强大,这就决定了中国无产阶级必然要承担起民主革命的领导责任。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基本含义。毛泽东在1939年分别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论》两篇文章详细阐述了这一理论。按照这一理论,无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同样是革命的基本力量。然而,在革命的实践中,新民主主义革命常常被理解为穷人对富人的革命。这就是为什么新政府要把包括陈世杰这样的旧职官员一律抓起来进行审查的真实原因。陈世杰因为1935年救受伤的红军有功,尤其是一位当年被救解放后做了新社会大官的来信求情,功过相抵才得以释放,而没有这种功劳的三旧职员,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地下党成员之所以得不到信任,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既然是穷人对富人的革命,富人怎么能投身革命呢?他们参加地下党一定有不纯的动机。刘千山就是被王如杰用这个逻辑来看待他的,尽管他救助过红军伤员,为当地的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在剿匪斗争中作出过贡献,等等,这些都不足以消除王如杰对他入党动机的怀疑。单纯、片面阶级斗争论的实践化必然的结果。是把原本属于革命力量的开明人士,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列入了被打击的对象,或被列入内控的对象。悲剧就是这样产生的。作者成功塑造王如杰这个形象对揭示各类人物的悲剧命运产生内在的思想根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中国人起码的道德方面来看,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王如杰抛妻别家,喜新厌旧的种种行为,都应当受到谴责。然而,他不但没有受到组织上的任何处分,相反,作为他的直接上司的黎明,还想方设法帮助他度过婚姻危机难关。也就在这一风波平息后不久王如杰还由二号荣升为一号首长。道德如此败坏的王如杰为什么能在官位上不降反升呢?最根本的一条是他分得清大节和小节的关系。在狭隘的阶级斗争论思想的支配下的时代风云变化中,站稳阶级立场,高度保持对敌斗争的敏感性和处处表现出坚定顽强的对敌斗争精神,这才是大节。只要保住大节,其余的如个人品质问题,就根本算不得什么了。这就可以理解王如杰为什么既要同陈幼梅结婚又不愿同陈幼梅的父母见面,同时还将陈雪梅列入内控’对象的主要原因了。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237150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