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惊心动魄,万人紧急大转移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何正国  曾强    阅读次数:8794    发布时间:2025-04-30

 

在观光车停靠站,一辆辆观光车穿织如梭的行驶在景区公路上,强劲的狂风暴雨拍打着车窗, 观光车党员示范车平稳、快速的行驶在景区公路上,为游客的安全“吃下定心丸”。惊魂未定的游客心有余悸的说:“赤水旅发人了不起,面对自然灾害,沉着应对,处处化险为夷,不得不让人敬佩、信任和感动,今天真是有惊无险,我们没有受到一丝伤害,他们在风雨中演绎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画面……”。

暴雨还在疯狂的下个不停,救援工作还在继续,此刻时间已过下班时间,而旅发人依然精神振奋,不要让一个游客身处险地,不要让一个游客与自己的同伴和亲人失联,景区提供了充电服务的地方,志愿者们上前安抚不断,让游客们感到了“家”的温馨,“家”的团结和友爱。

一时间,尽管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平安到达佛光岩游客接待中心,有的已经登上了大巴车返程,而救援工作容不得丝毫的懈怠,“快,往这边走,我们马上接您们出去,等一下,您们不要心慌,有我们在,您们不会有问题”。此刻的佛光岩救援现场人来人往,消防官兵来啦,公安民警来啦,全体参与救援人员风雨同舟,救援、救援、救援,转移、转移、转移,成了救灾现场敏感而又沉重的话题,在这条通往景区、景点、景段的游步道上,不知洒下了他们多少辛苦的汗水,留下了他们一串串坚实的脚印,这里洪峰呼啸、巨石碰撞,这条一公里多的游步道,依然满目疮痍,旅游服务人此刻面临着、经历着严峻的考验。

“8.11”抗洪抢险救援的现场,万分急急的紧要关头,这支抗洪抢险队伍他们与时间赛跑,与洪峰抢夺生命冲在一线,抢在一线,一群普通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与一场不期而遇的大雨争锋,绽放的是党心、民心的灿灿水花,传递着和写下了责任担当的正能量,写下了旅发公司机关支部、景区支部党建最优美的雄文。

黄红黄红的泥石流从莲花台、紫霞宫飞流直下,风声、雨声、山洪的咆哮声、游客呼喊的求救声混杂在一起震耳欲聋,此起彼伏。

 

七、四小时惊心动魄救援撼天动地

这场抗洪抢险的救援持久战,时时刻刻危险不断,雨点密,垮塌不断。

此时,佛光岩景区的旅发人又紧急成功救出一批游客,他们反复思考、再思考、再反复,大家在大脑里急速的思考着最佳的救援方案,灾害面前,最能检测就是人心、党心,而佛光岩的旅游服务人经受住了“大考”,服从指挥、毫不含糊、不畏难、不推责任、冲锋在前,在洪水中,山中泥石流垮塌、挡道,他们在洪水中每一步都是生命写照,每一句掷地有声的承诺都现实着他们的赤胆忠心,灾害来了,他们舍生忘死、取义成仁、敬业奉献、无怨无悔,更多想到的是责任和义务,而不是索取。

这条曾是天天行走的游步道,此刻显得似乎“漫长”而“遥远”,每一寸、每一步都留下了他们最深、最高、最广的足迹。展现给人的是高大的形象,高尚的灵与肉。

然而,天上雨雾弥漫,洪水声如雷虎吼,洪水声像天崩地塌一般汹涌打来,让人感到脚下颤动,洪峰强大的冲击力过后,大波大浪跳跃翻滚,不到3个小时,游步道山中边缘的树林被山洪冲倒,他们遵照政府和公司的指令:“绝对要保护游客的安全为己任”,在滔滔的洪水中他们身背老弱病残,手抱小孩冲向高地,转移游客的行李、财物。

“我是当地的村民,黄经理,我道路熟,我带路,保证将游客转移出去,请您们放心”。

我是安全组的穆文良,我去负责排障疏通道路的生命通道工作……

“我是观光车驾驶员,涉水过去有把握,请你们相信我,保证把这项工作做好……”

又是一句句铿锵有力的承诺和保证,更坚定了旅发人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和决心。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死神已望而却步,生命之花处处开遍。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各条战线的全体救援队伍的艰苦努力,在中共赤水市委、政府、在公司和元厚镇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终于取得和完成了这场抗洪,抢险、救灾的任务,1000多位滞留在景区的游客无一人伤亡、无一人失踪、无一次事故,实现了“零伤亡、零事故、零失踪”的传奇。直到晚上7点多钟,风停了、雨住了,洪水慢慢消退了,公司工程部、安环部立即进入现场,进行了夜间12小时的连夜工作,第二天清晨将观光车终点站至莲花台路段上的安全隐患彻底清理、排除,第二天8月12日接待游客的工作依然如期开展,丝豪没有影响任何工作。蓦然回首,当游客们站在人流如织,欢声笑语的佛光岩游客中心广场上,我们情感无限、万千思绪。此时此刻面对游客的张张笑脸,游客们有谁曾想到?就在20小时前,这里曾发生过惊心动魄的赤水党政、军民和赤水旅发人英勇抗击洪魔的感人事迹和战胜危难的传奇故事。他们用自己的赤胆忠心、青春热血、激情和汗水保证了游客的生命财产和安全不受伤害和损失,保证了今天的游客能畅游佛光岩景区。

在巍巍的天台山下英雄的赤水河畔,传颂着这样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而游客全部返程和第二天如期接待游客的事实告诉人们,旅发人这支坚不可摧,敢于打硬仗的队伍经历了狂风暴雨的洗礼更加坚强、更加成熟。

人世间有一种精神叫博大,有一种情怀叫无私,敬业和奉献,有一种情怀叫担当,有一种情怀叫善举、义举和壮举,在赤水丹霞旅游区这场人与自然抗争的救援中一一得到检验,赤水旅发人这支老、中、青组成的队伍经受了生与死的“大考”,他们在中共赤水市委、政府、省旅游局、遵义旅发委、遵义文旅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风雨同舟、砥砺前行、苦干实干,发扬团结奋斗、拼博创新,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众志成城,取得了这场人定胜天的巨大胜利,他们用满腔的激情,高昂的斗志,锐意进取,不折不挠的企业精神,抒写了理想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力度的公司愿景。做成功的事,创造成功的人,赤水人民不会忘记!南来北往的游客更不会忘记!

敬礼!坚强正确的各级党政领导班子!

敬礼!敢于担当,敢于争先创优、临危不惧的赤水旅发人!

敬礼!舍身忘我参与救援的消防官兵、公安民警、元厚党政干部、无名英雄们!

 

 

作者简介:

何正国,男,1964年出生,赤水市作家协会会员、书协会员、原《西部开发报》、《贵州建设报》、《遵义日报》通讯员,中国《交通纵横》杂志社特约记者。年青时受聘任秘书、采编工作。现任《赤水风光》杂志社采访部主任、记者,编委(民办刊物),红军四渡赤水纪念馆常务馆长。业余时从事新闻写作和文学创作30多年,已在全国、省、地、市发表各类作品3000多件,获全国、省、地、市大奖30余次,近年在《我与茅台30年》、《习酒这十年》中又荣获二等奖、三等奖。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0475536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