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里,太阳下山很快,一眨眼日光便爬上了叶家院子的石头院墙,院墙上有只大红公鸡轻踮着一只脚,鸡头机械地一转一转,好似警惕,却是在悠闲地追逐日光。
院子里的右边有一棵苍老的橙子树,树影被夕阳拉得老长。树影里有张圆形石桌,石桌上有两杯冒着热气的梵净山苦丁茶,一本备课本,一副老花镜和一支钢笔,石桌旁坐着两个人,一个西装革履、方方正正的中年人,一个头发花白、和蔼可亲的老年人。
“叶老师,这件事就麻烦您了,都是为学生好,您就给那些年轻老师讲讲经验,培训培训,教点儿为人处世的方法就行了。”中年人说。
“嗯,周校长不用客气,都是为了学生好,就按你安排的时间和教室,明天我给他们上一天课。”老人语速慢,但很有亲切感。
“哈哈,好的,嗯,叶老师,这盒是正宗的梵净山苦丁茶,知道您爱喝,您,喝喝看,那我就先走了?”中年人眼里闪过一丝笑意和敬意。
“嗯,你去忙你的”。叶老师起身送他出门口。
叶老师转身到石桌旁,拿起茶杯,吹了吹,喝了一口,定了半分钟,进屋,找出来一本有些陈旧的备课本,封面写着“椭圆的一些特殊求解方法”,戴上老花镜,坐在石桌旁翻看了起来。
太阳此时坐在五老峰的山顶,笑呵呵地看着这个小小的龙江村。龙江村位于乌江南岸,在县城下游两公里的小林堡上。叶老师今年已经七十一岁高龄了,在贵州的大山里,叶老师在这个小县城里的讲台上已耕耘了四十多年,绝对的德高望重,本早该安享天年的,从省立第七中学退休以后,由于对教育的热爱和民族中学校长的诚挚邀请,又站上了民族中学的讲台,而这一站,又是一个十年。
“叶老师……”声音有些急促而兴奋的传来。
是翼飞,叶老师听声音就知道。
“翼飞啊,有什么好事啊?”语速还是慢,听起来更亲切。
李翼飞跑进院子,胸口还在剧烈地上下起伏,咧开嘴:“叶…老师,我…我的通知书…拿到了,呵呵”!双手把北京师范大学的通知书递到叶老师面前。
叶老师接过翼飞双手递过来的通知书,右手伸直拿着通知书,左手扶了扶老花镜,眯着眼,待看仔细了些,渐渐地眼里藏着笑,脸上堆着笑,最后嘴角笑成了豌豆角——终于有结果了——龙江村出了第二个重点大学生。翼飞三年来的努力和辛苦都得到了回报。“呵呵,不错,翼飞啊……嗯,明天啊,去你父母的坟上,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嗯,那我去做饭了啊”翼飞自己喜滋滋地跑去厨房了。
院子里铺的是乌江特有的青石板,房子是木质的瓦房,有三间屋子,中间是堂屋,两根柱子贴着一副对联:“乌江如画生就五老中天两座大山,家贫似洗培养刻苦勤奋多种美德”,右边是“客厅”,左边是厨房,再左边是猪圈(用来养猪和堆积柴草兼厕所),但里面并没有养着猪,也没有羊。
太阳已落到山后,叶老师喝了一口苦丁茶,仰看西方的山顶一片亮堂,真是夕阳无限好。
叶老师坐了下来喝了口茶,不仅陷入了沉思。在李翼飞小时候,爷爷奶奶就过世了,五年前,翼飞父母去打工,乘坐的大客车跌下山涧,全车人都死了。从此翼飞成了孤儿,正上初二的翼飞靠学校补助过活,由于营养不良,考入民族中学后,显得矮小,蜡黄和消瘦,而看起来更多的是忧郁。
叶老师和翼飞的缘份是在苦难中被牵上的。他一生未婚,不是找不到对象,只是年轻时不想找,想要找的时候年纪大了,所以也没有子嗣。三年前不慎患直肠癌,鉴于他的情况特殊,学校出钱找一个学生照顾他的生活,既资助了学生,又能让叶老师得到较好的照顾,两全其美。学校选中了孤儿李翼飞。
为了照顾方便,翼飞住在了叶老师家,每天陪他晨跑,陪他去医院化疗,放学回家给他做饭,星期天给他洗衣服,有时还陪他去钓鱼,晚上在石桌上写作业,空闲时间去山上弄点儿柴火。在这相依为命的日子里,他既是翼飞的朋友,是老师,更是亲爷爷。小翼飞像蜜蜂一样忙碌,叶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晚上帮他补习功课,监督他学习,早上自己去菜园摘菜,减少他的一点工作。每天下午,当日光爬上院墙时,看到厨房里升起炊烟,叶老师觉得十分满足。
天佑好人。一年后,叶老师奇迹般地痊愈了,一只脚都踏入棺材的人硬是被拉了回来,大家都很喜悦,但让人不可理解和不可相信的是叶老师又回到了讲台,是他自己要求的。这样,叶老师的工资加上退休工资也达到了四千,资助了四个高中贫困生,其中包括翼飞的学费,笔墨费,生活费,还有其他3个贫困学生的每月生活费。自己只留下平时需要在食堂吃饭的钱。天资不是很好翼飞,很懂事儿地努力学习,发誓不让叶老师失望。
一缕晚风吹来,打断了李老师的思绪,叶老师拿着茶杯和通知书转身进屋:“翼飞啊,明天,你去江边钓几条鱼回来吧!弄个酸菜鱼,我们庆祝一下”。
叶老师并不知道,明天,将会有大事发生。
晨光暖洋洋地洒在叶老师身上,那洗得发白的灰衬衫,将洗衣粉的味道延漫到空气里,和松树与泥土的味道混合。和往常一样,叶老师早早地步行去学校,从来不坐公交。
到办公室里,叶老师默默地坐着,在手掌上写写画画,整理今天需要讲的内容,过了一刻钟左右,其他老师才陆续到来,都跟叶老师打招呼:“叶老师,您早啊!”“嗯,早”!叶老师微笑答道,很亲切。
快到八点了,叶老师向大教室走去,今天受邀给新来的年轻老师讲课。
刚出门,竟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对于“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的贵州,叶老师并不吃惊,加快了些脚步走到了教室。
今天的课内容是椭圆的一些特殊求解方法,这么多年叶老师对此颇有研究,也讲讲授课经验。教室里有些昏暗,黑板跟棺材一个颜色。李老师举起粉笔做了几个规则的椭圆,红色粉笔标记的坐标轴,像血条一样。“我们今天啊,先讲讲椭圆……”
“哐!”将台下的人一惊,猛然发现,叶老师栽倒在讲台上,不知道是没有站稳,还是其他原因。嘈杂声顿起,平时很稳重的张贤老师大吼:“快送医院!”背着叶老师急速往人民医院跑,人民医院并不远,几个老师轮换背着五分钟就到了。
这时,雨下得更大了些。
白色是圣洁,在医院里几个等待的老师,看着这白色,总觉得有些恐怖。
“虽然送来及时,但他以前的化疗让他身体免疫力下降了很多,他年纪也大了。加上过度劳累,营养不好。突发脑溢血,这,我们已经尽力了,请你们节哀”。中年主治医生很悲痛地说道。
消息传来时,翼飞炖好了叶老师爱吃的酸菜鱼汤,正在院子里准备碗筷。
翼飞恍恍惚惚地跑到医院,看到尸体才如晴天霹雳,鼻子一酸,跪在床前大哭“爷爷,爷爷,呜呜……我弄好了你爱吃的酸菜鱼……呜呜呜……”,没有人去阻止,大家都知道,叶老师比翼飞亲爷爷还要亲,还要好,是他在这世界上可以依靠的唯一的亲人。
翼飞不知道被别人怎么劝回来的,坐在院子里看着两双碗筷,看着酸菜鱼汤,直到下午,村里的另一个重点大学生张旭东叫他去村里祠堂开会。张旭东身高一米七五左右,是贵州大学大一的学生,虽然不高,但斯文清秀,梳的三八分发型,一表人才,一路上旭东慢慢吞吞说了许多安慰的话,翼飞什么也没有听进去,只是默默的走着,想着那盆酸菜鱼。
祠堂是村里最大气的木房,红色斑驳的油漆,长满荒草的院子,大柱子都开裂了。祠堂里面有山神的木质雕像,雕像前有一个高台,高台上有一个桌子,桌子上有供品和香火,灰尘很重。
台下一片寂寂,老村长张钟祥穿着一身长袍,拄着拐杖走到祭台前面,花白的胡子像清明节那坟上的白纸,左右摇摆。村长声如洪钟,语速不快,很有力:“乡亲们呐,叶老师过世了,我只想说,他是死在讲台上的,这是我们村的,我们村的高尚的人呐。活着的时候,他就一直辛苦,没能享福,现在,他去了,我们要让他走得风光,走得安稳!全村人都要给他送葬!”静一会儿了,张贵站了出来:“村长,叶老师教了我,也教了旭东,算我的第二个父亲,他的棺材就由我家我负责,我还希望把他的棺材漆成红色(在龙江村,最受尊敬的人,棺木才可以漆成红色)”。其他人也站了出来,“我负责请跳傩戏的”,“我负责负责找锣鼓手”,“我负责找大号手”……
村长见分好了任务,“就这么定了,三天后,祠堂门前送葬!”
翼飞站在后面,眼睛湿湿的。
此时,日光爬上了祠堂的院墙,墙角的大栢树,直直的,随风轻轻摇曳。
三天后的早晨,祠堂门前送葬队伍竟达四五百人,多数是其它村的。
队伍最前面是四个跳傩戏的(贵州特有的戏种,用于祭祀祈福,四个人一起跳是最高仪式),然后是两个大号手和两个分别帮助抗大号的大汉,而后两个锣鼓手。后面是八个人抬石碑,石碑上刻着苍劲的几字:恩师叶公献忠之墓,接着是红色的棺木,队伍全是白色头巾,红色在队伍里极为显眼,棺木旁站了十六个年轻小伙,左右各八个,棺木前后左右还各有一个小姑娘提一篮子纸钱,再后面是翼飞一身素衣和送葬的队伍,举着的花圈有挽联“只送一本书来,不带半根草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动了百年老礼!
准备妥当后,村长大声号令:“杀鸡”!
一个大汉提刀割断了大红公鸡的喉咙,七个小伙抬上十七个白色的碗,鸡血滴在十七个碗里。再倒满白酒,给村长一碗,十六个抬棺材的小伙每人一碗。
村长举碗,“喝!”然后奋力摔碗,“起哟——”
十六个小伙跟着举碗喝,摔碗,“起哟——”
顿时大号响起,锣和鼓响起,跳傩戏的人在前面引路。每一百米,停下一分钟左右。
纸钱飘飞,有脚步声,低泣声,轻轻的流水声,号声,锣声,鼓声,在乌江河畔,这奇异的景象和气氛,把知了都沉闷了。
送葬队伍经过乌江大桥时,已上千人。所有车辆都停下,不知谁组织,每次队伍停下,起走,所有车辆按响喇叭,与大号声锣鼓声相应……
大家都知道,这是动了百年老礼!
李老师的坟在五老峰上,正对着民族中学。
翼飞在坟前跪了一天,回来时已傍晚。
翼飞和老村长还有旭东一起走进叶家院子,旭东扶着老村长,老村长仍拄着拐杖,神色有些疲惫,颤巍巍地从衣服内口袋掏出一大叠零钱,递给翼飞:“这呐,是村儿里的人呐,唯一能为你做的了”。
翼飞双手有些抖,“扑通”一下跪下,眼泪掉下来,只知道磕头,哽咽说不出话。
村长扶他起来:“你呐,有什么打算?”
“我要去学校,一边学习,一边打工,毕业会回来,到民中教书”。翼飞坚毅地回答。
这时的日光又爬上了叶家院子的院墙,只是没有了那只大红公鸡而已。老村长转身望向了乌江的尽头,道:“很好呐,我就期望这乌江水,绿水长流呐”!
【编辑:向鹏程】
挺不错的。不过我觉得情感不是很强烈,但也有触动到的点。加油😊
致最敬爱的老师,最淳朴的民俗,最美丽的人心,希望美好与感动一直与大家同在。
写的很真切感人,在喧嚣的尘世更需要这种安静的文字来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品味渐行渐远的过去
这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