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短篇 >> 正文

戴绍康的故事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冯修礼    阅读次数:9127    发布时间:2017-01-11

戴绍康不是我的老师,但我一直称呼他为老师。我一直仰慕戴老师,不仅仅因为他是著名的作家,而且还因为他的谦逊和蔼,他的平易近人,他对文学新人的扶持与厚爱。

戴老师在他教书生涯期间的1975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粱子上人家》是他的处女作,发表在《青春》文学期刊上。后来升任为务川县文化局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后,除了搞好行政事务工作外,仍孜孜不倦地从事着小说写作。《在故乡的密林中》、《鼓手》、《啊,白果树》、《帽筒》、《头鸭》、《宝珠》、《地热》、《泡儿的丛林》《滚厂》、《塬上风》等多篇小说相继发表在《山花》、《青春》、《民族文学》《人民文学》等有影响力的文学刊物上。尤其是中篇小说《塬上风》的发表,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坛的地位。

我第一次看到戴老师的中篇小说《塬上风》,是在1990年我订阅的《小说月报》文学月刊上。我和戴老师曾经是同行,从事教育工作,务川县教育局召开的一次全县教导主任会议上,我认识了戴绍康老师。当我吃过下午饭后,习惯性地拿起邮递员送来的《小说月报》翻阅,署名戴绍康的中篇小说《塬上风》跃入眼帘,戴绍康,多熟悉的名字,全国有影响力的月刊《小说月报》居然有我们务川人发表的小说,而且是我们的同行戴绍康老师发表的小说。我好奇地阅读着,我被那些遥远而又像是身边发生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更被戴老师在叙事方式和语言风格上,为地域文学带来的新异的现代气息而深深地打动着,同时也激起了我对写作的欲望与冲动。

戴老师生于1946年,祖籍贵阳市,小时候很聪明,喜欢琴棋书画。戴老师的父亲戴明修,贵州邮政学校毕业后,17岁就在黎平县当邮政局长了,他也曾在沿河、思南、务川等县任过邮政局长,戴明修老人尤以英语、绘画出众,因画虎出名,故有绰号“戴老虎”之美誉。解放后,先后在思南县、石矸县中学当过英语教师。戴绍康老师受其父亲的潜移默化之影响,从小对吹拉弹唱都喜爱,尤以绘画超群。1961年生活困难时期,戴老师放弃高中学业,从石矸县来到务川县投奔二哥戴延康,他二哥是务川县党校校长,二嫂邹习娥是县纺织品公司的营业员。一天晚上,务川电影公司经理冉啟华到戴延康家串门,邹习娥喊冉经理给弟戴绍康找个职业混口饭吃,还特意介绍弟会画画。冉经理很高兴,电影公司正缺一个画电影海报的人,喊戴老师当天晚上就画一幅画出来看看。邹习娥随即找来一张包装用的牛皮纸,不满十六岁的戴绍康胸有成竹地画了起来。第二天早上,他带着用牛皮纸画的画来到县城南门电影公司办公室,冉经理迫不急待地打开牛皮纸画,看了以后,高兴地说:“小伙子,从今天起,你就是我们公司的人了,专职从事画海报,每天按时在县城各主要街道的小黑板上,书写所放映的电影通知。”此活儿戴老师干起来得心应手,因为会画画,戴老师有了稳定的职业,生活上也有了保障,而且还有了美好的爱情故事的发生。

戴老师的二哥工作繁忙,二嫂更忙,她除了工作,还要拖儿带女,戴老师也要去公司上班,帮不上二哥二嫂的忙。于是,他二哥就把妻子邹习娥的亲妹妹、务川师范毕业待业的邹习霞请来帮忙收拾家务,一来二往,戴老师与邹习霞成了好兄妹。

1962年,戴绍康正式参加了教育工作,在县城关完校教书,是城关完校小学语文、数学、音乐、图画、体育都能教的全能教师。戴老师与邹习霞的感情从兄妹关系发展为恋人关系了。邹家父母亲不同意此桩婚事,认为太生亲了,亲姐妹俩嫁给亲兄弟俩有点不合常理,于是将邹习霞带回到大坪农村去了。虽然戴老师他们相隔两地,却隔不开两个年轻人的心,他们鸿雁传情,互吐爱慕之心。爱情的忠贞感动了双方的父母亲人,有情人终成了眷属。

戴老师一家曾住在县城北门水井边的城关完校教师招待所二楼。他们结婚后,戴老师仍在城关完校教书,他爱人邹习霞因是务川师范毕业生,被安排在县城郊的新路小学代课,后调入城关完校任教,1971年“三工转正”成为一名正式的小学教师了。他们养育有四个儿子,一大家人挤住在五十平米的住房里。尽管工作繁忙,育儿辛苦,但戴老师仍一边兢兢业业搞好本职工作,一边协助爱人带好四个儿子,一边抽空阅读大量的古今中外名著。功夫不负有心人,让戴老师和邹老师夫妻俩感到欣慰的是,四个儿子都很争气。老大戴永新,西北工业大学宇航工程系毕业,现在是某飞机研究所总工程师。老二戴永志,辞去公职下海经商,开起“戴二烧烤店”,“戴二烧烤”、“戴二羊肉串”也成为务川小吃的佼佼者,远近闻名。老三戴永勤,云南大学设计专业毕业,现在是贵阳市十大著名设计师之一。老四戴永进,贵州工业学院大学毕业,现在遵义市安监局工作。

戴绍康老师从小学教师,逐步升任为教导主任、校长、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县教育工会秘书长、县文化局局长、县文联主席、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但是,不管戴老师在职务上有什么变化,他谦逊为人没有变,他踏实做事干净做人没有变,他严谨治学的作风没有变。因为他的志趣高雅,兴趣广泛,他的朋友很多,而且涉及方方面面。也正因为如此,他所看到的乡村风土人情、山水画面很多,他听到的奇文佚事也很多。他的视野开阔,他洞察力深邃穿透力强,特别是他的两次挂职锻炼,深人体验生活,为他日后的写作积累了厚实的底蕴。八十年代末他在大坪区任过挂职副区长,他走遍了大坪区的山山水水,他走进农家同吃同住,他和农民兄弟上山种苞谷,下田栽秧,还钻进大森林调查了解山林被破坏毁损情况,还亲自观察农民兄弟用树疙瘩炼柏香油的全过程,积累创作素材。九十年代初,他还在凤冈县担任过两年的挂职副县长,走遍了凤冈县境内的大部分乡镇、村寨院落。他的写作热情如涌泉喷发,在《人民文学》、《山花》等有影响力刊物上,接二连三地发表多篇中、短篇小说。尤其是1983年11月在贵阳市花溪创作班上创作的中篇小说《在那故乡的密林中》在《山花》文学期刊上发表后,在全国引起轰动,反响强烈,《作品与争鸣》文艺评论杂志还专题展开了全国性大讨论。

30年前发表的小说《在故乡的密林中》,30年后的今天我又重温了一遍,主人翁杨大山与杨矛父子俩人,一个老人要保护上天赐予的、祖上保护下来的森林与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免遭大自然的惩罚,一个年轻人却为了发财致富而不顾破坏森林、破坏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后果,忘命挣钱,两种抗争形成鲜明对比,但最终还是因生态环境受破坏遭到大自然的报复,那遭大自然报复的惨烈画面跃然纸上,警醒着人们要热爱大自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戴老师洞察时空的笔触,预言式的揭示了人对环境、对资源、对生态的获取甚至非理性地无休止的掠夺,那么,生态环境对人类的报复是肯定的残酷的。我们从这篇小说中足以看出戴老师对生态和谐的理念所思考的深度。时至今日乃至以后,小说《在故乡的密林中》仍有着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教育意义。

戴老师的小说获奖了。《滚厂》获1987年《山花》优秀中篇小说奖,《塬上风》获贵州省政府首届文学奖银奖,当时文学奖的金奖空缺。

戴老师出书了。有两本集子出版发行,一本是华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短篇小说集《在故乡的密林中》,收录了11篇短篇小说,一本是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篇小说集《塬上风》,收录了8篇中篇小说。

戴老师出名了。戴老师在中国文艺圈中有影响力,在贵州省文艺圈中也很有份量。在遵义地区,他与石定、李宽定、石永言、赵剑平等新一代黔北作家,集体亮相全国,使人们感受到了黔北文学的独特魅力。戴老师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理事、遵义地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戴老师名符其实。

戴老师思想敏锐,知识渊博,工作能力强,干一行爱一行。他在任教期间,培育了许多栋梁之材,如今桃李遍天下。戴老师在担任文化局长期间,除了他自身的创作进入高峰时期,有多篇中短篇小说在省内外文学刋物上发表外,在务川文学事业的发展上也起到了引领作用。他与副局长罗来江精诚团结,带领文化局这个团队锐意改革,开拓进取,挖掘古老的仡佬文化、地方戏曲文艺,丰富和发展了务川独特的仡佬族文化建设,使务川的地域文化、仡佬族特色文化上了个台阶。戴老师在担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期间,也是务川文学事业的兴旺时期,那时正值建国50周年大庆,以戴老师为主编的,用报告文学形式反映建国五十周年以来,各条战线的巨大变化,各族人民锐意改革发展的先进人物报告文学专辑《搏击壮歌》面世了,这是一份最好的务川建国五十周年大庆的文学献礼!也是务川讫今为止,唯一一本反映务川建设与发展事业的报告文学专辑。

戴老师善于广交朋友,无论何时,只要他有空,他身边就有一大群朋友,或喝酒聊天谈创作的苦闷枯燥与文章发表后的快乐,或喝茶品茶聊怎样扶持新人写作,夜深人静后又伏案工作,或构思创作新的故事小说,或修改文学爱好者请他指教的作品。无论是谁请教于他,他都会从百忙中抽出时间一一回复,他是文学上的著名作家,生活中的平凡之人。我的写作之路,就是在戴老师的影响下入的门。85年我从乡下调务川县司法局工作,我对写作又产生了兴趣,我突发奇想,我在丰乐任乡长时,下乡检查森林防火工作,看到丰乐场背后塘村那片封山育林的松树郁郁葱葱,我就编了一个寡公子山鬼守护山林,和一个寡妇进山弄柴产生的爱情故事,赞扬护林员爱林护林的约3万字的中篇小说《山里人家》。脱稿后,我去城关完校校长办公室请教戴老师,戴老师将我的手稿接过去放在办公桌上,叫我3天后再来找他。3天后我如约去找他,他将《山里人家》手稿还给我,他说,修礼老弟,我把你的手稿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又仔细地修改了一遍,首先,你的创作热情很高,而且,你的小说保护森林的主题鲜明,构思的爱情故事也符合护林主题。但是,就是故事情节平淡了些,文章有点平铺直叙,没有达到故事情节要感染人,文章要吸引人的效果。其次,建议初学写作时,最好是写短篇,将你身边发生的印象最深的人和事,改头换面,加以提炼,从你心中流出来,就是一篇好的小说。戴老师的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心中豁然开朗,谢谢戴老师的指教和点化。我手捧着戴老师用红笔一篇一篇地勾划修改的手稿,回家后将《山里人家》手稿珍藏起来,一直保存到现在,完好无损。虽然我没有将手稿修改后投送文学刊物,但那本《山里人家》手稿有我初次创作和戴老师修改点评的心血,值得我珍藏。86年4月,我和当时主持司法局工作的副局长吴霞一起到镇南乡搞第一个五年普法试点,吴局长亲自下村寨召开会议,宣讲婚姻法,有一对准备结婚的近亲男女,听了吴局长宣讲的近亲不能结婚的法律后,俩人依依不舍地解除了婚约。我将这一真实的故事按照戴老师传授的创作经验,进行改头换面,加以艺术提炼,巧妙构思那依依相偎又必须分手的场景和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一个晚上的加班,写出了不知叫什么体裁的短篇文章《山乡的夜啊》。上班后拿给吴局长看,她说此篇文章很好,文章中的胡局长好像我的影子哦。我给戴老师看,他一口气看完后,高兴地给我讲,小冯,这就对了。这篇是宣传法律的小说,务川还没得文学刊物,你寄给《遵义文学》主编司马赤,他就是务川调上去的作家梁文珊,他一定有办法。我邮寄给《遵义文学》杂志社编辑部,司马赤用毛笔小楷字及时回信,建议投送法制方面的报纸,于是我投寄贵州省的《法制生活报》,不到半个月,我写的小说《山乡的夜啊》在《法制生活报》文艺副刊版发表了。这就是在戴老师的指导下,我发表的第一篇处女作,若没有戴老师的悉心指导,就没有我的文学之路。

戴老师不仅是著名的作家,而且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好男人好丈夫。他从事教育、党政工作几十年,低调做人,踏实做事,一生廉洁,两袖清风,没有任何差错。他和爱人相濡已沫几十年,情同手足,2001年,邹习霞老师病了,他天天陪伴着吃药打针,并操持好家务,邹老师病倒卧床不起了,他时时不离左右,亲自喂水喂饭,后来连饭都吞不下去了,戴老师就亲自将食管插入胃里,每天定时将亲手做的果汁等补品打进胃里去,亲自端屎接尿,亲自换洗衣服。邹老师病倒六年多的时间,戴老师倾其丈夫之爱,尽其丈夫所职,天天如此陪伴服侍。2007年,邹老师面带笑容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戴老师却累倒了,生病了,但是,戴老师有着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在他家人的悉心照料下,他坚强地站起来了。他坚持天天看电视,看书,筹划着他的长篇小说《白蟑螂》的结尾。七十多岁的人了,他仍天天走出家门锻炼身体,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惠,沐浴在美丽的自然风光里。

2016年8月26日上午,我去看望戴老师,他热情地与我打招呼,第一句话就是,冯修礼,我们有好久没见面了吧。你在《洪渡河》上发表的小说《盐巴客》我都看完了,写得好。戴老师头脑清醒,语言表达简明扼要,头戴蓝色休闲帽子,身穿黄色休闲衣服,红光满面,身体好好的,我为戴老师的身体健康而满心高兴。

我告诉戴老师,除了登门看望之外,还想采访一下,想把戴老师的故事记录下来,传承下去。戴老师是著名的作家,值得人们学习,戴老师光明磊落的人品值得人们敬重。戴老师得知我的来意后,打开了话匣子,从他的父辈谈到他的一生,比如他童年读书时,老师讲的他铭记于心,书本上的知识过目不忘,他从不做家庭作业,考试却总是红五分,特别是图画课,他很认真,老师画的画还没有他画得好呢。我与戴老师的交谈是在轻松愉快的的氛围中进行的,从中听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我选择性地在此文章中进行了部分介绍。我们不知不觉地聊了两个多小时,我们用手机照了相,合照留念。我与戴老师握手道别,走出了县城菠萝山下半山腰的“戴二”楼房,天空几朵白云在缓缓飘动,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

我所知道的关于戴绍康老师的故事到此为止了,我引用务川自治县政协副主席、仡佬族著名诗人司马玉琴对戴老师的评价来作结尾:

戴绍康是仡佬族最重要的作家,是贵州省最重要的作家,是这个时代一位名符其实的作家。


【编辑:文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373482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