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短篇 >> 正文

八爷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贵阳 张德杰    阅读次数:38438    发布时间:2024-02-08

据省气象台最新气象预报显示,515日下午到夜间,省的西南部地区多云间阴天,其余地区多云转阵雨或雷雨,雷雨中局地伴有冰雹、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气象部门提醒,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御暴雨应急工作;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公众要关注气象部门实时发布的预警预报信息,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外出如遇到强对流,务必待在房屋内。”

我正准备拿起手机,突然一条短信内容弹了出来,里面还列举了可能出现冰雹及雷雨大风天气的地方,如本省的北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

看到这条消息,我立即拨通了父亲的手机。

喂,是爸爸啊?在家还是外面?这是我一贯的电话用语,就好像中国人见面都喜欢问,你吃了吗?这么多年,我一直也没有找到和父亲更好的沟通方式,平时打个电话回去,顶多三五句话,在哪里?在干嘛?吃了没?妈呢,身体都好吧?没什么事情的话就先挂了,这些年来,基本形成了固定的模式,这也许是一个农村娃和农村父亲之间最标准的电话用语了吧,就像很多年前那些上大学的学生对家里发电报一般不过三句话一样,爸,钱,儿,一个多余的字都没有。也不是不想讲更多,只是不知道该如何讲。

但这次却不一样,电话里很吵,那边好像没有听见我说话,一直在喂,你大声点。

你在哪点哦?这么吵!我立马提高了分贝。

我在寨上,你八爷家!你八大娘刚刚死了,正在给她穿衣服,明天一早送殡仪馆火化,你抓紧回来一趟,换些活路放到,事情多得很,我先挂了。父亲没有给我继续说话的机会,啪的摁断了电话,听得出来,那边的人正在手忙脚乱的准备着。我明白父亲讲的换些活路的意思,这些年村里的年轻人全都外出务工了,寨上尽都是些老弱病残,遇到红白喜事就很麻烦,连个出力的人都没有,因此便约定俗成了一些不成文的规定,婚嫁一类的喜事倒无所谓,一般都把酒期安排在春节前后,人都在家,像搬家酒满月酒这些呢,大多改到镇上去办了,找个小餐馆,包上个十来桌,吃饭送礼,屁股一拍结束了,倒也落得个轻松,唯一的就是老人过世,殡葬制度改革后,虽然不需要人抬棺送上山了,但要开车送到县城火化,还要办得热闹,没有点人头,根本就奈何不了,于是,谁家的老人过世,只要不是很特殊,叔伯子侄辈的年轻人一般都会赶回来帮忙,也就是所谓的换活路,你帮我家换,过几年你家有事我又还给你家,换工抠背,这是规矩,慢慢的便形成了习惯,哪怕什么事都没有,坐着吹牛打打麻将凑人气也行。正好也有些日子没回去了,听说明天就要火化,我马上跟单位提了个请假申请,家伯(娘)去世,回家奔丧,望批准为谢,时间从516523。不一会,申请就同意了,八爷虽然是隔房,管他呢,同意就行。先前就打了电话给媳妇,让她安排好家里的事情,然后收好衣服开车到公司来接我。

贵州这几年的基础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发展迅速,基本实现了县县通,甚至很多镇上也有了高速路口,以前从省城到家至少三个半小时,如今高速通车后,一个多小时车便进入了乡镇的地界。冰雹先我们一步路过,抬头望去,只见满目疮痍,地里的庄稼几乎被全部荡平,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大片的荒地,路两旁大量的树木残枝断臂,树皮裸露在外面,像拔了毛折了翅膀的鸡,死眉烂眼,了无生气,洋房还好,瓦房几乎无一幸免,屋顶到处都是洞,一片狼藉,地上还有些没来得及融化的冰雹,如鸡蛋般大小,散落在路边,田坎上,院坝里。看得出来,天气预报讲的强对流天气刚刚袭击了我的家乡,仅从表面看就已知道是损失惨重,特别是庄稼、蔬菜和水果类,不出意外的话,今年算得上是已经绝收了。

下了收费站,拐了几个弯,便听到村里传来哀乐的声音。

速度还很快嘛,我对坐在副驾驶的媳妇说。

现在的农村办红白喜事都是一条龙,只要一个电话,乐队,电子花圈,掌厨的,分分钟到位,你还以为是从前,什么都要自家人去干,一场酒席办下来,差不多累个半死,现在简单多了,就是钱的事情,有钱能使鬼推磨,有的甚至还能专业代哭,哭得跟真的一样。媳妇似乎司空见惯,对整个流程已是十分熟悉。

麻烦你到了之后主动找点事情做,不要光看热闹,毕竟是一个老祖祖传下来的。媳妇特别交待,这意思和我父亲的“换活路”有异曲同工之妙。

遵命,一定照办。我一脚油门,把一排洋房甩在身后。

 

真是奇怪,那冰雹像长了眼睛一样,刚下到八爷家院坝外面就停住了脚步,寨上靠村口方向的瓦房,庄稼,刘老二家的苹果园全都被打得稀巴烂,可从八爷家再往上走,竟一点事没有。真是邪了门了,我刚到八爷家,八爷的儿媳妇也就是我的大嫂(堂的)就扑通一下跪在我面前,双手递上一张白色的孝帕,兄弟哎,你来看你大娘了?我赶紧一把将她拉起,大嫂快起来。我接过孝帕,让媳妇帮忙盘在头上。我们那的农村都这风俗,长辈去世了,村里不管老的小的,全都要下跪,意思是感谢前来送老人一程。这孝帕也是有讲究,如果不是至亲,可以发,也可以不发,但现在好像都实行普孝了,即见者有份,只不过至亲需要在脑后留个“辫子”,而普通的村里的人只需要盘在头上成个帽子状即可。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489839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