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着力提升“三力” 打赢反腐败斗争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贵州省桐梓县工业能源和科学技术局 黄炜    阅读次数:16459    发布时间:2024-06-0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把“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贯通起来,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精准发力、持续发力、同向发力,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笔者认为,反腐败斗争必须发挥好三种定力。只要这三种力量相互配合好,并连绵不绝,持续发力,就一定能够取得反腐败斗争的决定性胜利。

发挥好惩治腐败斗争“震慑力”,形成众志成城反腐败的良好氛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腐败问题的产生具有复杂性、反复性和持久性。只要有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存在,腐败现象就会持续发生,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腐败问题也不会自然而然地消亡。只有对腐败问题作坚决的斗争,腐败问题才能逐渐减少甚至消亡。因此,反腐败斗争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大事,而绝非易事。反腐败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久久为功,方能善作善成。反腐败要坚持逆向思维,深化源头治理,发挥好群众凝聚力,才能全方位扎牢防治腐败的“笼子”。只有凝心聚力,发挥好人多力量大的优势,在不敢腐上持续加压,始终保持零容忍震慑不变,高压惩治力常在,就能全力打好反腐败斗争的攻坚战持久战。反腐败斗争不能一个人在战斗,反腐败斗争必须发挥好人民群众的力量,发挥好“朝阳群众”的巨大监督举报威力,只有同仇敌忾,才能形成共同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的良好氛围。同时,反腐败也需要畅通举报监督渠道,发挥好凝聚力量的题中之义,以零容忍的态度,让监督“无死角”,才能敲响不敢腐的警钟。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腐败分子就无藏身之地,也就能形成惩治腐败的强大震慑力。

发挥好惩治腐败斗争“攻坚力”,形成气势磅礴反腐败的大好局面。“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腐败问题的产生具有持久性,更具顽固性。当权者常常在位置上搞“两面派”,当“两面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变换“花样”,穿上“新衣”,让人捉摸不定,难以识别。而在一些地方,政治生态更是不佳,仍有领导干部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搞“小圈子”“拜码头”“搭天线”,对政治安全构成隐患,有的“一把手”不知收敛,还在带头搞腐败,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花钱“一支笔”,将手中权力当成任性资本。让老百姓摸不着,看不见,更谈不上同腐败问题作坚决的斗争。因此,反腐败绝非易事,反腐败必须有攻坚精神。要坚定不移地“打虎”“拍蝇”,也要“猎狐”“去疴”,才能形成攻坚力量。要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常敲“廉政鼓”,算清“廉政账”,坚持不懈惩治腐败,社会才会风清气正。同时,反腐败斗争也要不断创新,对贪腐数额较大的为官者不能只判死缓监禁,必须杀头判处死刑,才能以儆效尤,打赢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创新无止境,创新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既要有攻坚精神,也要有创新精神。只有通过创新反腐败的方式方法,反腐败斗争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社会效果,营造出廉洁崇尚的良好风尚,构建起清廉的社会生态。                            

发挥好惩治腐败斗争“韧劲力”,形成源源不断反腐败的不竭动力。 “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具有很强的顽固性、传染性和危害性,必须利剑高悬,震慑常在,也不能回头、更不能松懈、绝不能慈悲,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反腐败制度,建立健全权力制约监督体系,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抓住管党治党的“牛鼻子”,反腐败斗争才能取得彻底胜利。当前,反腐败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一松劲,反腐败斗争就会功亏一篑,前功尽弃。反腐败斗争也成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主战场,一大批高级干部中的腐败分子被查处,彰显全党反对腐败、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立场,全党全国人民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决心不变、力度不减,保持战略定力,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反腐败斗争。反腐败斗争,必须久久为功。反腐败斗争,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执着追求。只有发挥好坚强的韧劲力,一代接着一代反腐败,永不止步,永无止境,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反腐败斗争一定能取得压倒性胜利。同时,作为反腐败专责机关的纪检监察机关,更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腐败分子斗争到底,永不轻言放弃。要坚决防止“灯下黑”,必须坚持“打虎拍蝇”一起打,在使腐败存量得到有力削减的同时,也要使腐败增量得到有效遏制,才能让人民拥有踏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真正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367082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