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长期扎根山村的小学教师,出生于农民知识分子家庭,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对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了解甚多,也深知他们一辈子的辛勤劳作,为社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给人类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养活了数以万计的生物。记得李绅写的《悯农》其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种地非常不容易,也很辛苦,必须得熟悉二十四节气,哪个节气该种什么庄稼?一定要按时播种,随时进行田间管理,农作物要轮流耕种,并不是一层不变的。人勤地不懒,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今年这片土地栽油菜、种花生,那片土地种玉米套红薯;东边土地栽辣椒、西红柿、茄子,西边土地栽葱姜蒜、豇豆、南瓜;湾里田种稻谷,黄泥巴土栽高粱。大块的土地可以用牛或机器耕种,小块的土地需要一锄一锄地开挖,禾苗、秧苗、瓜苗要一株一株地移栽,种子要一颗一颗地播下去,嫩芽出土后,要精心培植、除草、施肥、浇水、捉虫等等。除此之外,还要老天爷保佑,年年风调雨顺,庄稼长势喜人,到了秋天有个好收成,谷满粮仓,秋收冬藏。还希望下几场大雪,“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样农民才能衣食无忧,日子就过得红红火火,粮食、蔬菜、水果有个稳定的价格,大伙儿的日子也才过得红红火火。如果遇到今年天灾人祸,不干就淹,庄稼长势不好,收成则会大打折扣,农民的生活就无法保障,菜市场的蔬菜价钱贵一半。又如,李绅在《悯农》其二中写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农民们长年累月,挥舞着手中那把锄头,守住那片黑土地,人勤地不懒,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就不得,按需分配,按劳分配,知晓春华秋实,秋收冬藏,方能硕果累累。
油科所坚强村菜农李大妈是个种植能手,她挑一篮子绿色蔬菜到菜市场,不愁没人买,每每都能卖个高价钱,虽然平时辛苦点,但腰包胀得鼓鼓的。知道什么季节种什么菜,也知道怎么套种利益最大化,她还知道明年什么菜不能种,种家太多,卖不上价钱。她知道怎么摆摊设点,图个青菜展现量,卖得快,卖得好。
她知道什么菜喜阳,什么菜喜阴,不可疏忽大意。什么药可以用,什么时间用,怎样用。最好施农家肥、油粑、鸡鸭鹅粪、猪牛粪,少施化肥,少打农药。什么菜可以留种子,什么菜可以不留?她社会心理学学得好,懂得营销。一眼就知道,谁是真卖家,怎样促销最盈利。
李大妈虽然没学过三十六计,但在销售过程中处处露出三十六计的智慧。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行皆学问,处处皆留心。开厂的、做工的、卖房的、收破烂的、卖小吃的、盖房的、装修的、种地的……都有自己的心理学、经验及大学问。
教师教学生,启蒙老师很重要,特别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他们如同一张白纸或一片荒凉贫瘠的土地。得靠教师挥舞着手中那根指挥棒,在三尺见方的黑土地上一点点地、不紧不慢、不慌不忙地耕耘。从基本的笔画着手,横、撇、竖、捺、点、横折、横折弯钩、竖折、竖弯钩、斜钩、卧钩开始,学习简单常用的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大小、多少、上下、山石、田土、水火,木头……等等,能够背诵几首短小精悍的古诗《咏鹅》、《静夜思》、《画》、《春晓》、《草》。汉语拼音从a、o、e、i、u六个单韵母教起,老师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教,学生跟着咿咿呀呀学语,一横一竖、一撇一捺,要一个一个手把手地教读写,23个声母、9个复韵母、5个前鼻韵母、4个后鼻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26个大小写字母,都要在上学期学会。然后学习课文要一篇一篇地逐字逐句地读通顺,从字词句入手,从句子到段落,然后过渡到篇,口语交际,说话写话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由浅入深,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地学好每一个知识点.数学也不例外,从1、2、3、4、5、6、7、8、9、10教起,10以内的加减法要熟练掌握,钟表的认识,人民币的认识和计算,生活中的数学要学会,为他们顺利升入中高年级打好扎实的基础。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辛勤耕耘,不辞劳苦,无私奉献,诲人不倦。教师要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备课要切合学生实际,不能够走马观花,草草行事,逐字逐句地备,一页一页地写。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庄稼不好是一季,年岁不好是一年。而成千上万学生的成长,则需要一代或几代人的辛苦努力,才能共同完成这一伟大的育人工程,我们这个民族的复兴才有希望。有人说老师、教授的知识最渊博,其实不然,他们讲授的知识也很枯燥无味,总是循规蹈矩、周而复始的巡回展演,遇到不努力、不刻苦、不认真、不中用的学子,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恍恍惚惚之中,让你的无私奉献会付诸东流、白费狗气力,先前的期盼大失所望。各行各业的人的知识都很渊博,甚至都比老师、教授的认知更广阔、更靠谱,社会阅历和交往都比老师强。各各行各业都有智慧,都有能力,都有办法,都是知识库,都应受到尊重,不能用斜视的眼光,看待任何一方!
教师与农民的区别在于,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学生和家长,是具有独立思维的人,工作多而杂乱无章,任务艰巨,时间观念比较强。而农民工每天主要面对的是机械工具、庄稼土地、灰浆混泥土,在工作交流的本质上要单纯得多。教师从事的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是指劳动者在生产中对智力、科学文化知识和生产能力的行使,具有无限的可塑性和创造性,没有边界,有重要的传承和积累。它是与体力劳动相对应的概念,对促进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或麻烦事情,都得开动脑筋想法解决,时时刻刻都得动脑筋想想,如何对付几十双充满无穷无尽的智慧和炯炯有神的眼睛,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也是各各不同。你的讲解能让他们心服口服,听懂明白道理。所以脑力劳动主要是用脑,消耗的主要能量是糖原。如果糖原缺乏,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为了保证我们更好的脑力活动,平时要多做运动,促进血液循坏,输送营养到大脑。农民从事的是体力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体力劳动消耗的热量比脑力劳动多,在消耗热量时需要应对心血管活动和肌肉收缩,自然消耗更高,也很累很费力。教师与农民所从事的职业,只是分工不同,没有地位高低、贵贱之分。有时候,教师创造的价值还真的不如农民,他们的衣食住行和大部分的生活资料,都得依赖农民的辛勤劳动和生产出来。
教师与农民的梗来源于一种比喻,将教育比作农业,教师比作农民,强调教育的长期性和需要耐心。这种比喻强调教师需要像农民一样,相信岁月和种子,以农民的姿态进行教育,即耐心地播种、培育、耕耘,相信终究会有收获。在中国的历史中,教师一直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乡村教育中,教师们常常需要在艰苦的条件下,以各种方式传授知识,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人才。这种环境下,教师的角色更像是农民,需要在土地上耕耘,期待收获。此外,随着中国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的角色也在不断演变,从最初的单纯传授知识,到后来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教师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总的来说,教师与农民的梗不仅是对教师角色的比喻,也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理解。它强调了教育的长期性和需要耐心,以及教师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不可估量。
不管你是从事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都必须要劳逸结合,适当放松一下,加强体育锻炼,进行户外活动,不能过度劳累,这样反而会把身体搞垮。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体魄和高尚的灵魂,又谈何奉献社会呢?其实,每一份工作都有它的难处,每一种职业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崇拜。同样,每一个行业的从业者都有权追求更高的工资收入和待遇,以彰显出劳动者的价值取向。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