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短篇 >> 正文

讲台记事(一)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贵州德江 熊太贤    阅读次数:11367    发布时间:2024-12-26

几经挫折  终登讲台

 

三尺讲台是每一位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的主战场,也是成千上万青年才俊梦寐以求的神圣之地,其中也包括我。

我是197810月初次登上三尺讲台的。虽然我能站在三尺讲台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地教书育人,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立下过“汗马功劳”,取得过一定的可喜成绩。但是,我初登讲台的路甚是艰辛,可谓是尝尽了酸甜苦辣、人生百味。每当回顾往事,使我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我原是一名两年制的高中毕业生,19747月毕业于德江县煎茶中学。由于当时的政策规定:凡是初、高中毕业生都必须遵照毛主席“知识分子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指示,到基层劳动锻炼两年及以上,并经所在单位考核合格后才能推荐继续学习或工作。农村户口的叫回乡知识青年,直接回到原户籍所在地的生产队劳动锻炼;城镇(非农业)户口的叫城镇知识青年——简称知青,由县知青办统一组织到农村、国营农场或厂矿企业等单位进行劳动锻炼。我是农业户口,毕业后就回到了德江县龙溪公社龙溪大队锦屏生产队劳动锻炼。

为了能够争取在生产队劳动锻炼中的突出表现,我刚回到生产队就积极地投入到了收庄稼、铧田、栽秧、打谷等各项生产劳动中。

在两年的劳动锻炼中,尽管我一切服从生产队的各项工作安排,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从不偷精耍滑,并且也得到了生产队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但是劳动锻炼两年之后,不但没有任何机会被推荐去读书或工作,就连有人推荐我到村点校当民办教师都被大队的某些干部把我整掉了。

更让我寒心的是:就连公社书记亲自安排我为锦屏寨代销点代销员,才时隔一天又被大队的某些干部把我的代销员整丢了。

由于我的父亲在解放前当过甲长,说我父亲的历史不清,我连当兵报名的资格都没有,更不用说被推荐读大学或工作了。

因为那时的我也不懂得人世间的人情事故,更不知道去贿赂干部。有一部分基层干部的眼光短浅,只要平时不去给他“烧香”,关键时刻就会想方设法地去阻碍年轻人的前程,这样的事在农村很常见。如我的表弟高中毕业后在农村劳动锻炼满两年后,经相关部门推荐去读大学,当时他没有第一时间去给大队支书送礼,所以就不给他签意见盖章。后来我表弟的家人又请与支书关系最好的亲戚去做工作都没有用,就这样我表弟读大学的机会就被毁了。1978年秋他又参加高考,最终凭自己的真本事考到了铜仁财校会计专业,从而体现了自身的人生价值。

眼看被推荐读书或工作的希望之梦彻底破灭之后,我并于1976年的冬月份结了婚。

1976冬,龙溪公社决定大搞植树造林,并规划从公社后面龙溪大队的大丫口,到朝阳大队的黄泥坪直至丰林大队的香炉山脚下共一千三百多亩荒山与部分连片土地作为造林用地。

1977年初春,又从各生产队抽派一至二名劳动力,组成林场的造林与管护工作人员,我便自愿报名参加了。到林场的工人没有工资,都是在原生产队分基本口粮和评劳动工分。

公社委派原鸟坪大队支书徐洪章为场长,先后有田维洲、刘佐明、杨再荣、杨胜金到场任副场长。

场长见我是高中毕业生,就安排我当会计。随后林业局配送林场一台水冷式手扶拖拉机后,徐场长又叫我跟史明基师傅学习开拖拉机。

后来我在林场既是会计,又兼拖拉机驾驶员。只要不出差或不作账就跟大家一起上山劳动,从不偷懒。周末大家放假回家,场长都安排我看场,待大家归场后我再回家补假,一直深得场长的信任与器重。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时,我是已婚,若要参加高考就只能报考大专及以上学校。由于长期繁重的劳动就很少去复习以前所学知识,加之已经有了家庭,就打消了报考大学的念头。

1978年春季学期,为了提高基层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由区教育办公室组织各公社进行民办教师的整改考试。政策规定:社会青年也可参加在职的民办教师考试,能者上,即就是:如果社会青年的分数高于在职的民办教师,社会青年就上,分数低的民办教师就下。当时我们公社有龙溪、朝阳、丰林三个初中部,考试分初中部与小学部报名与考试。我根据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初、高中时我的理科成绩都在班上前列)衡量了一下,我便报考了初中部。

结果考试成绩一公布,我的分数在许多在职初中民办教师的前面,自认为便可有希望当上初中民办教师了。结果公社决定初中部教师不变动,原因是:他们认为在任的民办教师有教学经验,新上任的社会青年还要慢慢地熟习教学过程。最终在朝阳大队支书的强列要求下辞退了丰林初中部的一名教师。其原因有二:一是那些年丰林大队(只有四个生产小队,并且是从朝阳大队分离出去的)是全县乃至全地区农业学大寨的标兵大队,一直是朝阳大队评先选优的竞争对手,二是当时大队支书也参加了考试巡视工作,朝阳大队支书指控丰林学校的某公办教师帮该校在考的某民办教师传递参考答案,如果不辞退该教师他就辞去支书职务,所以最终只能如他所愿。

1978年秋,丰林学校与龙溪学校的初中部各有一名民办教师考上了中专学校,就需要从社会青年中招考两名来补充,我又壮着胆子报了名。当时就有40多人报名参考,有的还是应、往届高中毕业生。因为我已毕业4年,每天繁重的劳动,平时就很少有精力去看书,我是一点把握都没有。结果考试成绩公布:朱文强第一名,我名列第二。

文化成绩虽然上了,但还要通过公社、大队与生产队的政审。

政审由公社学校校长喻昌祥、教导主任周国华领着龙溪大队杜启光支书,生产队长熊太明、副队长熊太修在我家中进行。

吃完晚饭后,政审组人员说明政审程序与要求后,就分别让大队、生产队领导发表意见。杜支书明确表态:熊太贤同志去教书,我代表龙溪大队完全同意。熊太明(还是我的干亲家)队长说:首先熊太贤同志既然考上了要去教书我完全同意,但是我有三点要求:一是他以后不再在生产队分基本口粮;二是不再在生产队评工分;三是我们队是派他到林场去的劳动力,把他调去教书后林场就不要再向我生产队要人了。熊太修副队长表示完全同意熊太贤同志去教书。

当政审组将政审情况反馈到公社后,公社书记张金禄怕林场减少人后影响林场的正常工作,就打算不让我去教书,另让第三名替补。

当我路过公社,亲自听到张书记作出这一决定时,犹如晴天霹雳。

我回到林场后,徐场长看到我十分沮丧时,便问我原因。他知道张书记的决定后,当面告诉说:那不行,教书你一定得去,你吃过午饭后马上就去丰林学校报到,林场的账你星期天来结,张书记的工作我去做。

我听了徐场长的话,吃过午饭背起被子就到丰林学校报了到。几经挫折,在“贵人” 徐场长的协调下,终于在1978年的10月份初次登上了教育教学的三尺讲台。同时,我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三尺讲台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决不辜负徐场长的大恩大德,同时更要对学生与社会负责!

 (待续)

 


作者简介:

熊太贤,男,19569月出生于德江县合兴镇龙溪村熊家组,大专文化,曾就职于丰林学校(初中部),龙溪学校(初中部),梁山小学,大兴中学,合兴乡教育办公室,现已退休。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812913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