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讲台 不负众望
我在德江师范民教班学习的两年中,虽然经历了不少的艰难困苦。如妻子一个人在家不但要承担四个人责任田土的耕作任务,还要带三至五岁的两个小孩,更要为我读书期间的路费与报名费用奔波,有时难到开学时15元的报名费都凑不齐的境地。但经过我的勤奋好学,不耻下问,也学到了不少的文化知识,如文科方面更是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尤其是汉语拼音从以前的声、韵母分不清,到基本掌握了声、韵母的正确发音,以及拼、读的的规律与特点,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中师学业。
1984年7月毕业后,按要求只能回到原来的梁山小学任教。
因为我原来就教过初中的数、理、化,且教学效果也不错,通过在民师班两年的深造,自认为再去教初中的理科应该能够胜任。于是我就去找了时任煎茶区教育办公室工委主任的徐登乾老校长说明了我的想法,他思考了许久之后答应了我的请求,于是把我分配到了德江县大兴中学,并于1984年9月重新返回了讲台。
我到大兴中学报到后,学校就安排我任初一(2)班的数学及初一、二年级的地理等课程。
当时大兴中学由于教室不够用,所以每班的学生人数都多,有的班多达70人左右。
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学生作业的批改,学校不硬性要求全批全改,每次作业批改量达三分之一即可,但要求每个组要轮流批改。
我作为一名刚步入教学岗位的新教师,深知自己一是没有任何教学经验,二是还没有做出任何成绩,三是没有任何“靠山”,正如我的同事杨正典老同学劝诫我时说的:我们没有任何靠山,要想在大兴中学立足,就必须要做出一定的成绩。所以,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批改作业我都脚踏实地,稳打稳扎,一步一个脚印,决不马虎,学校安排的任何额外工作毫不推诿。无论学生多少,学生每天的作业我都是全批全改。只有全批全改,才能掌握学生所掌握知识的多少,还有哪些知识是学生易出错的,以便在第一时间及时补充与纠正。
就这样,在第一个学期我就被学校评为先进教师;1985年秋,第一个教师节又被评为县级先进教师。
张翔禄老师与我负责同一个班,他当班主任并上英语,我上该班的数学。1986年春季学期,张翔禄老师调往煎茶中学后,学校就将该班的班主任又交给了我。
1987年春季学期结束,我所带的第一届直升班毕业时,中考预选时得了6名预选,其中有一名是补习生。中考后,成绩公布时,大兴中学的数学成绩轰动了全煎茶区,乃至全县的初级中学。因为,仅我所教班级除补习生考100分(满分120分)外,其余5名中115分一人、116分一人、117分一人、118分两人,且有一名直升生被德江师范录取。数学科以学校为单位总评都是全县第一名,教育局还安排学校写了教学经验总结。
至此,学校领导就将补习班班主任及数学科的重任交给了我。在此之前,大兴中学已经办了两届补习班,但每年两个直升班与一个补习班的中考升学人数(以重点高中、中专、中师录取人数为准)都不足10人,最多的一年才7人。
但从我接任补习班后,在各科老师的不懈努力与全力配合下,1988年的第一届补习班就升学11人;1989年补习班又被录取13人;1990年补习班硬是被录取了16人,加上两个直升班录取5名,全校共计升学人数达21人,刷新了大兴中学历届升学率的历史。并且,大兴中学连续三年数、理、化的中考成绩居全区第一。更值得庆幸的是:1990年中考时,尽管煎茶区中、复兴中学与新场中学参考总人数是合兴中学的二至三倍,数学成绩100分以上的全区才50名,大兴中学就占了25名,一时间,大兴中学的数学教学成果名扬全县。
正是因为我在大兴中学工作期间,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取得了一定的工作业绩,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与器重,1992年底,建、并、撤时将我调到了合兴乡教育办公室,负责业务工作,从此,结束了我的讲台生涯。
我现早已退休安享晚年,但回想往事,肃然起敬。虽然我在三尺讲台上只工作了12个春秋,但是并没有辜负各级组织对我的期盼,更没有辜负所有人,尤其是学生家长对我的期望。虽说教学时间不长,但是收获满满,这也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
作者简介:
熊太贤,男,1956年9月出生于贵州省德江县合兴镇龙溪村熊家组,大专文化,曾就职于丰林学校(初中部),龙溪学校(初中部),梁山小学,大兴中学,合兴乡教育办公室,现已退休。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