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漫漫,穷极目力难以尽览。在这无边无垠的荒漠里就连枯草也难以见到几丛,更别说花木人烟了,或许你能偶尔见到几只黄鼠、蜥蜴。如果你在沙漠里迷失了方向,能够帮助你的只有老天,东方的朝阳又或者西边的落日。
此地已深入沙漠腹地,天空没有留下任何飞鸟的痕迹,这里大概不会有任何生命存在,包括蝼蚁蛇鼠。突然,远处一溜沙尘陡起,移动之快有如飞星赶月。那是一匹疾驰的骏马,尽管背上伏着一个满副铁甲的将军,但这仿佛对这匹骏马来说就如驼着一根稻草一样无足轻重。骏马径直疾行,朝着即落的夕阳,似也要学那夸父逐日一般至死不渝。
将军伏在马背上一动不动似乎受了很严重的伤,又或者太累了,还有可能已经死去,然而骏马对此丝毫不在意,只管奋踢疾驰。
骏马日行千里,连行三日三夜,终于在第四日的黄昏驶出沙漠,来到一片绿洲。骏马驮着渐已清醒的将军来到河边,然后前蹄奋起,对着西天的落日不断长嘶。骏马那种似笑非哭的嘶鸣久久回旋于天地间,撕心裂肺,惊天动地。忽然,将军从马背上摔下来,他挣扎了几下,最终因为身体虚脱而昏厥。
将军站立起来,英资飒爽,身旁的战马雄健膘悍。将军踌躇满志地望着夕阳,许久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尽黄昏”。忽然一个声音从将军身后传出:“主人一生立下赫赫战功,东征渤海,西进大宛,南平蛮乱,北驱匈奴,功高震主,彪炳青史,还会有何遗憾?”将军非常惊愕,以至身体晃了晃,险些倒下,要知道将军在面对敌军千军万马时也丝毫不曾动容,因为将军看到陪他南征北战的战马竞然开口对他说了人话。将军镇定后,愤然道:“如今连你这畜生也敢嘲讽本座!”骏马平静地说:“属下怎么敢嘲讽主人,属下是在称颂主人的功绩啊。”此时将军有些怒不可遏,吼道:“畜生,你本为骑,何敢妄言人语,莫不是要天地倒转,人牲倒置?”骏马忽然扬头嘶鸣,那嘶叫似在嘲笑将军的愤怒,将军拔出宝剑,怒叫:“畜生,你以为你救我就可以如此放肆?本座官居枢密使、车骑将军领参知政事,就连当今圣上也要礼让三分。”骏马突然笑道:“主人官居高位,恩隆盛宠,可是你满足了吗?东征你获封车骑将军,作为一军统帅,士卒伤亡三万八千七百四十二人;西进你得赐参知政事,成为天国副相,士卒伤亡五万二千一百六十二人;南平你官拜枢密使,掌管天下兵马,士卒伤亡九万五千三百二十六人;你为得同平章事之位,发动北驱,结果二十万士卒埋骨荒漠,致使国帑空虚,边关虚防,人民怨声载道。似你这种自私之人又怎能宰执天下,你午夜梦回之时难道没有为那些死去士卒而感到痛惜!”将军已经瑟瑟发抖,嘴唇发紫,面色乌青,手上的宝剑也已猝然落地,吼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一将功成万古枯,哪个将军的功业不是建立在尸山血海之上?”将军的声音尽管很大,可是却那么苍白无力。骏马哈哈大笑,道:“主人说的是,北驱的二十万士卒马革裹尸,可未必成就了谁的功业。一将功未成,万骨早已枯。哈…哈…哈哈哈!”将军发狂似的抛掉头上的金盔,抓起地上的宝剑朝骏马劈去,骏马后蹄突然踢出,一坨泥土砸在将军脸上。
将军睁开醒松的眼,发现自己还躺在地上,突然一坨泥土在砸在自己脸上,随后听见扑通一声,骏马一头冲进河里,不见踪影,片刻间整条河都被染成血色,竟像是几十万士卒的鲜血汇成的血河。将军跪在地上,双手拄地,冲着泛着涟漪的殷红的河面急喊一声“乘风”。乘风原是将军的胞弟,在西平一场战役中牺牲了,将军还是骏马奋力突围才救出来的,后来将军为感念骏马救命之恩,以及缅怀胞弟之情,再者骏马奔跑起来风驰电掣确有乘风之感,遂将骏马取名为“乘风”。
将军亲见乘风投水自尽不胜悲戚,望着殷红的河面,大声痛哭:“乘风,自从我打败大宛国王,从他手中夺得你,你便与我相依相伴从未分离,为何今日要离我而去?为何?为何?”又黯然道:“乘风,你也觉得我错了吗?哈…哈…哈哈,那为什么又数次把我从死人堆里救出来?”
将军悲痛之至,忽然看到地面上有些字,定神细看,却是:功名富贵一抔土,百年身后有却无,回头是岸。将军突想刚才梦中乘风之讥,又看到乘风蹄印成字,狂啸道:“我身为将军,却罔顾士卒性命,算得什么良将?我身为国家柱石,不能使国家昌盛,民享安乐,却让君忧民怨,战祸连连,又算得什么忠臣?我简直就是国家的蛀虫。我是祸国殃民的奸贼啊。”将军以头抢地悲痛欲绝。
太阳又从东方冉冉升起,依旧那么明艳那么光亮。将军满面污垢,双目呆滞,口中不断重复着“回头是岸”这四个字。突然,将军朝着“血河”拜了三拜,又分别朝着乘风的蹄印和沙漠拜了三拜,然后飕然而起,近是疯狂的撕下身上的金甲,最后发足狂奔,口中还在一遍遍唱着“功名富贵一抔土,百年身后有却无”。
骏马乘风的故事后来被世人广为传颂,听说是一个游方和尚到处在传说乘风的故事。后来,世人给骏马乘风起了一个新的名字--汗血宝马。
【编辑:卓礼黄】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