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抹不去的记忆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刘文波    阅读次数:29886    发布时间:2013-10-07

狂演样板戏

 

知青生活的那段时间里,正值文革的最狂热时期,样板戏成了当时主要的文艺娱乐生活。全国人民都在学唱样板戏,学演样板戏。当时的样板戏主要有红灯记、沙家浜、沂蒙颂、智取威虎山四部,其他的文艺作品都属于封资修,是不准随意演出的。当时农村普及推广最广泛的是红灯记、沙家浜两部样板戏,学唱学演样板戏成为了各级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就连知青点所在的杨家寨生产队也不例外。

学唱学演样板戏,我们知青当然就首当其冲了。杨家寨生产队社员的素质要比其他生产队社员高一些,过去这里就有一支社员自发组织起来的演出队,尤其有一个会唱京剧的班底。长期以来杨家寨生产队经常自编自演一些文艺节目,其他生产队的社员都喜欢跑到这里来看。因此公社就选在这里搞学唱学演样板戏的点,社员人人要学会唱样板戏。公社在杨家寨生产队原有京剧班底人马的基础上,组织了一支有二十多人参加的样板戏宣传文艺演出队,参加演出队的社员象出工一样由自己的队里记工分。这支演出队有我们点上的六位知青,还抽选了另两个知青点的五位知青,其他十多人是队里的社员。有了这个特有的机遇和平台,给我们学习演唱样板戏提供了方便。

在这些会唱京剧的社员中,有一位叫姜长生的社员原是京剧团职工下放回来的,吹拉弹唱武打招式特别专业,他的回乡带活了这个村寨。姜长生中等个子身材修长,浓眉配着柳叶脸五官清秀,演什么角色就象什么角色。他好玩好动,外秀内坚,力气特别的大,担东西二三百斤不在话下,在杨家寨生产队很有人缘,因此与我们知青的关系特别地好。演出队有了这样的人才,演样板戏就得心应手了。

每天清晨天刚麻麻亮,姜长生就领着演出队的队员在村头竹林边上吊嗓子。他说吊嗓子是演好样板戏的关键,音调不准确这个戏就演砸了。在他的指导下,演出队的队员经过二个星期的吊嗓子,掌握的音调基本符合了要求,才开始练红灯记、沙家浜里面的选段。每天上午练五小时,下午练五小时,加上休息时间,基本上与生产队出工的时间相当。他说只有这样,才对得起生产队给的工分。

正式排练开始了,演出队决定先排练红灯记。排练红灯记,最主要的是先要选好演李玉和、李铁梅两位主要演员。姜长生通过这段时间的吊嗓子唱选段,基本上掌握了每个队员的演唱能力。他自己主演李玉和,另选了一名身材苗条唱腔圆润的女知青演李铁梅,其他的配角因人选配。在这段时间里,公社还组织演出队上县城看了二场专业剧团演出的红灯记、沙家浜样板戏,与主要演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学习,从中受益非浅。

从县城观看专业剧团演出的样板戏归来,公社带队的领导要求,沙家浜这个样板戏也要一起练。排练沙家浜,主要是先要选好演阿庆嫂、刁德一、胡传魁、沙奶奶四位主要演员。姜长生根据队员的特长,选一位年轻漂亮嗓音洪亮的女知青演阿庆嫂,我们点上的老大姐演沙奶奶,一位俊小伙社员演刁德一,另一位男知青演胡传魁。沙家浜这个样板戏,配角特别的多,队员人人都有戏演。

排练按部就班地进行着,队员们连吃饭的时间都要哼上自己的选段,这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忠不忠看行动,谁敢马虎呀。我演了沙家浜里面的一位新四军伤员,虽然没有几句台词,我仍然每天认真地练着,生怕有疏漏被别人说成是政治问题。另外我还特别卖力地学唱着二个样板戏的选段,能唱样板戏当时就是一种时髦,谁不喜欢。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们排练的二个样板戏就要参加区上的汇演了,队员们都开始着急了起来。演出队决定样板戏不但白天要排练,晚上也要排练。

演出队里大部份的队员都是年轻人,年轻人在一起总喜欢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相处的时间久了,男女队员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感情出来,这是很自然的事。扮演阿庆嫂与刁德一的队员,一位是如花似玉的女知青,一位是风度翩翩村里的俊小伙,天天对着练台词,晚上练完你送我我送你,当然会产生感情出来。开始的时候,队员们都忙着排练不知道也没去注意,久而久之女知青们就看出来了,这是在排样板戏中产生出来的爱情火花,队员们好羡慕。这对演样板戏演出来的恋人,经过漫长的相恋相爱,最终结成了恩爱的伴侣,这是后话。

区上的汇演好热闹,看样板戏的人真是人山人海,因为看样板戏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看样板戏的社员也要给工分的。我们演出的二个样板戏,在区上演出的效果特别地好,连续演出了半个多月场场爆满。因为每个大队都要组织社员来看,任何人不来看是不行的。看过样板戏的社员,对红灯记里扮演的李玉和、李铁梅,沙家浜里的阿庆嫂、沙奶奶的演员反映特别地好,表现出了英雄人物的本色。社员看完样板戏回去,生产队还要组织讨论的,要求向这些英雄学习。

样板戏汇演过后,大街小巷的大人小孩都在哼着红灯记、沙家浜的选段,那才叫群众运动。杨家寨知青点因此名声大振,全区老百姓都知道那里有一支样板戏演得特别好的演出队,都说那些知青真是了不起。

许多年过去了,那段时期涌现出来的样板戏,仍然有着它的艺术魅力,特别是从那段历史中走过来的人们,在闲暇之余仍会哼上几句,这也是一种怀念吧。

 

跳忠字舞背老三篇

 

上山下乡在杨家寨知青点生活期间,正值文革最狂热的时期,人人都要跳忠字舞背老三篇,当时最大的政治任务,涉及着对伟大领袖有没有感情的大是大非问题,谁都不敢马虎的。自然而然地知青就成了这项政治任务的带头人,随时跟着生产队的干部去动员社员跳忠字舞背老三篇。

在队里的油榨房前的小坝上,生产队召开跳忠字舞背老三篇的动员会。动员会前,我们和队干部挨家挨户去动员,挨家挨户去做思想工作,要求大人小孩都必须到会。全队的人不管是老老少少翁翁幼幼都到齐了,这个政治动员会,没有人敢不来的,哪家不怕被抓典型呀。学习完上级的文件精神,就由两位女知青轮换着教社员跳忠字舞,一个一个的手把手地教,教会一个走一个。有的裹脚老太太,跳不了几下就摔倒了,弄得鼻青脸肿的,过后说起跳忠字舞就打怵。晚上接着开会,由我们四个男知青教有点文化基础的社员背老三篇,每天晚上都要教,一直教到能背为止。老三篇是指毛主席写的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三篇文章。

那段特殊时期,各地正在深挖封建主义的毒根,社员家里堂屋的香火案牌,属于封建主义的东西,早已经被拆除了,家家都贴上了一个大大红红的忠字牌,表示无限忠于伟大领袖的意思。社员各家都以谁家的忠字写得好剪得好为荣耀,生产队里还要组织来看,最好的要报公社,公社还会组织其他大队的来参观。社员一家人,就在自家堂屋忠字牌前跳忠字舞。一段时间里,公社还要求社员家里在吃饭前,先向堂屋的忠字牌三鞠躬,意味着时刻想着伟大领袖。有的家庭为表忠心,吃饭前让高年级的学生背一遍老三篇,才让吃饭。

一个区里赶集的日子,在杨家寨村口的乡村马路上,我们几个知青按照公社的安排正在检查路过的社员背老三篇的情况,其中有初小文化基础的路过社员都要背老三篇,至少要背出其中一篇,才能去赶集。路过这里的社员,都要逐个问他读过几年书有什么文化,生产队里组织背老三篇没有。路过的社员都会老实回答,生怕被抓典型。

凡有初小文化的路过社员,如果一篇老三篇都背不下来,就会被请到路边,由我们知青一字一句的教,一直教到能背下来才行。中午过路的社员多的时候,一请就是三四个过路的社员,有时一个知青要教二人,互相还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勉互相影响。有一位二十五六岁的女社员,只读了二年小学,要求背老三篇的积极性很高,主动找我教她背老三篇里的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我逐字逐句地教她,她非常认真地读非常认真地背,一直学了四个小时基本能背下来,才非常高兴地离去。

在路的两边,站满了围观的社员和小孩。寨里的二十多个孩子本来就喜欢看热闹,分成几起把我们几个知青围成几个人团,静静地听着别人学背老三篇,感到既新鲜又好奇。村里的大人喊吃饭都不愿离去,一直陪着我们到下午散集,最后一位社员背完老三篇才肯回家。

我们赶集日在路口教过路社员背老三篇的做法,很快就得到了区上和公社领导的肯定,要求全区都要组织学习。在那段时间里,各处来我们知青点学习取经的大队一拨赶一拨,特别是赶集天我们组织背老三篇的现场,有时一天就有三四个大队来取经,现场观摩现场学习,现在回想起来真是荒唐之极。

在狠批封资修的大背景下,全社会大跳忠字舞,也就蔚然成风了。公社领导安排,各知青点的知青要在区里的赶集日,组织女社员在赶集人群中跳忠字舞,这既是政治任务也要给工分。全区五个知青点,要求每个知青点组织本大队五十位年轻女社员跳忠字舞,由公社管青年妇女的领导带队,上上下下大造狠批封资修的气氛。

一个骄阳耀眼的区上赶集的日子,我们知青点的六位知青,一大早就带着一大群穿着红衣青裤的年轻女社员,占据了赶集街道中部最闹热的地方,五十多位女社员被分成了五个组,轮流不停地跳忠字舞给赶集的群众看,做到跳舞的女社员轮换休息,舞场里的忠字舞不息。

我们这个知青点的忠字舞场,充分发挥了杨家寨演出队的优势,锣鼓喧天京腔音润,同时表演着革命样板戏红灯记的选段,与跳忠字舞的女社员互相呼应,效果很好。这场忠字舞从正午十二点开始,一直跳到下午四点过。舞场中年轻的女社员越跳越起劲,越跳越卖力,铜红的脸颊上布满了汗珠,也没人愿意去擦一下脸。这个浩大的阵势,大部份赶集的群众被吸引过来了,那场面真是人头攒动,观看跳忠字舞的群众人贴着人,把个跳忠字舞的现场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观看的群众都说五个跳忠字舞的点里,就数这个点跳得最好最热闹,杨家寨知青点的知青做什么都比其他知青点的强,这几个知青有水平了不起。

跳忠字舞表演刚结束,我们公社带队的领导非常地高兴,接连夸这群女社员跳得好,为全公社争了光。他自掏荷包请大伙吃便饭,每人一大碗白菜煮豆腐的盖头饭吃起来好香。他还特意托人从区酒厂打了两斤包谷酒,慰劳乐器伴奏的社员与我们四位男知青,真是爽快极了。在那个买什么都要凭票的年代,打两斤凭票供应的包谷酒,一般普通百姓是做不到的,因此大伙非常感激领导的关心。

 

这些特殊年代发生的特殊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了,回想起来让人发笑不可思意。但是它毕竟发生过,而且发生在我们这代人最宝贵的青年时代,留给了经历过那个特殊时期的这代人的是一种无奈的回忆吧了。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403877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