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中篇 >> 正文

少年心事如流水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洪阳    阅读次数:306494    发布时间:2018-09-30

 

假如吴花外婆那条件,放在新时期新世纪的现在,怎么都是个尤物儿,人们常说美女少,才女更少,美女加才女那是少之又少。

外婆偏偏生不逢时。首先,那个年代讲实用,你生长在富贵人家,从小娇生惯养,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上不得山,下不得田,就是一个漂亮的花瓶,找来何用?其次,你又是地主子女,尽管与死鬼父亲的“地主分子”有区别,但农村人懂不了这么多,只要沾了地主的边,就不是好事。你想沾人家的光,人家更怕沾你的边,怕被你这个地主子女的名誉染黑一辈子!

就这样,如此这般地一拖又是一年,母亲正在着急之时,又有人介绍了,这就是后来的外公。据当时牵针引线的媒人的话:男家成份好,旧社会靠给地主当长工过活,上无片瓦之遮,下无立锥之地,是个比贫农还要彻底的雇农;解放后分了三间大房,以后生儿育女都够用;父母双亡,过门就是老大,不会像其他人家的媳妇,要受婆婆娘的气。

媒人总体还是实事求是的,把男家的好话说了一大堆,也指出了不足:男家年龄大了一些,这个“大一些”具体是多少呢?三十六岁,比女方长了整整一倍多;还有,男家腿脚有些不便,后来得知,男家小时候摔断了腿,以后就成了走路一瘸一拐的“瘸子”;至于还说男家脾气有些急躁等等,就忽略不计了。

已经被人家拒绝了多次的母亲,有些饥不择食了,一口就答应下来。随后与男家见面,除了男家的长相还算端正之外,外婆对其他方面是一百个不满意。无奈她母亲一手主持,兼之外婆温顺的性格,婚事很快就确定了下来。

一个月之后,外婆就带着她的嫁妆,嫁到了外公家。所谓的嫁妆,就是外婆自己的换洗衣服,家里原有的财产早被土改时没收,剩下的几乎一无所有。除此而外,还有一套一直陪伴着外婆的线装书籍《红楼梦》,而那套《红楼梦》据说是外婆读书时,班级里的同学送的,那个同学是官宦人家,临解放时突然连同其家庭,一夜之间便消失了;至于那个同学是男的还是女的?外婆没说过,就不得而知了。

外婆嫁给外公后,最初还是过得去的,毕竟当年的外婆还是个年青美女,即使外公不懂得怜香惜玉,也不至于辣手摧花。但是渐渐的,问题与矛盾出来了。外婆从小当惯了地主家的千金,从家头到地头的事情都没做过,一切从头学起。

那些年还是人民公社集体干活儿的时代,生产队的人明知道外婆是地主子女,没干过农活儿,却格外挑剔,经常做了事情拿不到工分,还连累外公跟着受气;在家里呢?外婆感情丰富而细腻,又有文化,在情感方面,与大字不识几个的外公根本无法交流与沟通。待到小孩一个二个地生下来后,家务活儿成倍增长,矛盾更进一步激化,兼之外公的急躁脾气,对外婆有空就抱着那本陪嫁的《红楼梦》更为反感,两人不断地吵架,从开始的小吵到后来的大吵,外公吵到激动时就动手打人。

外公是个粗人,动起手来不避轻重,狠命地打,终于一次将外婆的右手臂打断成了骨折。事后,外公也知道伤重了,立即送去治疗,却因为没有钱,只找了个民间伤科医生胡乱把骨头接上,几个月后,伤虽然治好了,却成了残疾,右手不能使劲,连端饭碗都吃力。

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外婆也想过离婚,但是离婚以后怎么办?

回母亲家中吧?母亲早已经去世;另外嫁人吧?生了几个娃儿的地主婆谁还娶你;再说那个年代离婚很不容易,在人们眼中是很不光彩,是一件羞耻的事,不比当今离婚简单得像麻将桌上换个“窖”(音jiao)一般。

外婆最终选择了忍让与苦熬,这也许是那个年代很多妇女不得已的生活方式。外婆很少说话,也不跟邻居交往,外人从来看不到她的笑容,在苦苦地把几个孩子拉扯养大,她的五十岁那年,便在郁郁寡欢中生病离世。

外婆去世后,人们在她的病床上发现,一直陪伴着她仍然是那套线装书籍《红楼梦》。子女们有心想将那套书留下来做个纪念,但外公恨极,认为外婆一辈子的悲苦都因为那套书,还影响了家庭生活。在处理外婆遗物时,外公恨恨地把它撕烂撕碎,连丁点儿的渣都不剩,全部投到火堆中了。

我那时尽管年龄还小,对世事艰难,人情世故知之甚少,听了吴花外婆的故事,还是噫吁良久。

对于《红楼梦》,恰好在此之前的初中一年级,老师讲古典文学,向大家推荐经典名著时,说到《红楼梦》这本书一定要看。我还算喜欢看书的,几本基本名著中,《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封神演义》都曾翻过了,就剩下一部《红楼梦》。

那会儿还不像当今,打开电脑到网上搜索一下,想看什么书都有。我绕了几个弯子,总算找班级的同学借到了,印象中的那个《红楼梦》一套分为上中下三册,不知是否由于纸张质量不好?现在书店里的《红楼梦》只须一本便将全部内容囊括了进去。

父母向来认为我贪玩,我只要静下来看书,他们绝不反对。我花费了半个月的业余时间,耐着性子才把《红楼梦》读完,我承认好些文字与段落,是跳跃性阅读的;我还得承认,我读过之后,竟然不清楚这本名著讲了些什么?脑子里的印象只有几个公子哥儿、小姐丫环成天搅乎在一起,除了喝酒嘻闹,四处游玩,再就是说些不知所云的话,写了些不知所云的诗。当时的我甚至认为,这样糊里糊涂的书居然还被人称作名著,真有些岂有此理!那天听到吴花的外婆让一套《红楼梦》这样的书陪伴自己终生更是不可思议!

但是,我必须承认,在五年之后,也就是十九岁那年,我再次捧起《红楼梦》阅读时,心情与感触完全不同了!我感觉曹雪芹把宝玉黛玉宝钗等少年男女的爱与情,写真了写活了描写到了极致,真真不愧是世界名著!

我也逐渐理解人们常说“男不看‘水浒’‘三国’,女不看‘红楼’‘西厢’”的话,应当是指这些书能移人性情,最容易给人以误导。就如吴花的外婆,也许她是一个读懂了《红楼梦》的真性情人,或许她便是一个被误导了终生的悲剧人。假如她从来便不知《红楼梦》为何书,也不知贾宝玉林黛玉那般悱恻缠绵的情爱为何物,跟普通的农村姑娘一样,遇到了家里的骤然变故,然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随遇而安,平平静静地过其一生,会不会少了许多没必要的悲苦呢?

关于吴花外婆的故事本来应该告一段落,但是在我听到外婆故事的几年后,我又听到了她的外孙女儿吴花也要被迫嫁给一个瘸子。在过后很长的时间里,我都一直在想,这纯属是一种巧合呢,还是确有天道轮回那些冥冥之中的事?我只觉得,吴花的反抗与出走,与她外婆的悲剧人生必有关联,外婆生活在半个多世纪前,外婆的方式也许是她要在那个年代生存下来的唯一选择;半个多世纪后,或许因为有了外婆的悲剧结局,吴花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方式。

然而,即使吴花选择了抗争方式,后来的结局,何尝不是一个悲剧,与外婆又有多大的区别呢?在社会发展和历史运行的轨迹中,个人命运总是显得如此渺小,如此悄然无息,如此无可奈何!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000491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