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民间音符在红色长河中跳动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袁乞涵    阅读次数:17219    发布时间:2022-11-21

 

阵阵山歌唱出百姓真情

山歌,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丰富的民俗内涵,是地方民间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当地百姓吐露心声的重要载体。民间山歌往往整体具有短小精湛、形象鲜明、山区风格浓郁的特点。过去,老百姓在生产劳作、茶余饭后、节日节庆等场合均会演唱山歌,或是统一劳动,或是助兴,或是表达情感等。因此,山歌活跃在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中,是民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部分山歌还具有立档、研究、保存的历史价值。以上是本人在校期间研究“民间山歌的演唱”时得出的部分结论。

在《山鹰》中,“山歌”一词的出现频率较高,一首首山歌在整部小说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或是描述环境、人物形象,或是赞美英雄事迹,亦或是哭诉凄惨遭遇等。总之,山歌贯穿于整部小说始末。一方面体现了苗族或过去的人们能歌善舞的特点,另一方面笔者利用山歌的歌词直截了当的传达情感,烘托氛围。

小说第二百九十页唱起的问答歌,也可叫作“盘歌”。“盘歌”是过去在民间流传甚广的一类山歌体裁,老百姓们往往会在同一个曲调上填入不同的唱词来进行演唱,而唱词的创作通常是由老百姓即兴而作,见子打子,直抒心意。因此,演唱此类山歌时,需要使用地道的方言才能唱出当地人的心思,表达出当地百姓的真情实感。何开纯先生笔下的这首盘歌便在这一问一答之间表达出刘欺平被镇压后,石顶山百姓的兴奋之情,生动地传达出石顶山百姓对游击队的称赞之意。

此外,山歌是老百姓集体智慧的结晶,除了直抒情意之外,其唱词的创作还会使用到部分表现手法,以达到含蓄表达、丰富情感、增强语气等作用。从《山鹰》一书中的山歌可以看到,过去的百姓将《诗经》中的赋比兴手法巧妙的融合进山歌的唱词里,使得石顶山山歌的唱词能够独立于音乐,形成当地的一大艺术特色。因此,小说中的山歌即使没有曲谱的衬托,也能让读者明白石顶山人民在表达什么,从而身临其境。

以三百五十九页雷明与黄英心里唱起的这首山歌为例。这首山歌运用到了“兴”这一表现手法,唱词中的第一句“燕子飞过不掉头”便是这首山歌的起兴句,起兴句往往看似与山歌所表达的内容无关,但它起到了起句子、押韵的作用,利用先言他物引出所咏之词,也是演唱者情绪的起点,同时这也体现了石顶山人民的创作智慧。

读者在校期间研究过重庆金佛山山歌的演唱,金佛山与贵州接壤,所以其山歌的风格特点受到贵州山歌的影响,而赤水的地理位置也与川渝相连,因此二者在长期的生活、文化等交流中自然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山歌文化,这一点在《山鹰》里“中共赤合特支”的建立便有所体现。因此,读者发现,《山鹰》小说中的山歌,其语言节奏基本为二二三,即:“燕子/飞过/不掉头”……这与重庆金佛山山歌的语言节奏相同,这也体现出了两地语言习惯的相似性。正是由于语言习惯的相似,也让过去由两地人员组成的赤合特支在执行任务和工作安排中能够无障碍的沟通。

山歌的贯穿实则与该小说整体运用方言俚语的风味进行写作相呼应。它不仅为小说的故事情节锦上添花,让小说整体变得灵动起来,同时还从侧面唱出了小说环境的画面感和小说人物的真情实感,可谓是何开纯先生笔下的朵朵金花。

总而言之,《山鹰》在我看来既是红色火种的传播,也是过去民间艺术在新时代的再现。在其中,我把赤水河看做是流动着的红色五线谱,把一首首山歌看做是乐谱上的灵动音符,何开纯先生用妙笔将二者融合起来,让我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研究山歌演唱的研究生感到十分欣喜。

有一首歌曲唱过:“先有红土香,才有祖祖辈辈的五谷杂粮,先有红土靓,才有唱不完的山歌震天响。”先辈们在这片土地上谱写下赤水传奇,愿新时代的我们也能在这片沃土上闯出时代的新路,创造出赤水新的奇迹!

                                   

 

作者简介:

袁乞涵,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专业。曾任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副书记、艺术学院团委副书记、艺术学院学生会主席。现就职于中共赤水市委宣传部。

曾获第六届亚洲国际艺术大赛广东赛区声乐组“一等奖”;第14届中新国际音乐比赛广东推选赛 “一等奖”等奖项。在校期间曾多次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并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曾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音乐会、大型原创清唱剧《先行者——孙中山》等大型演出。20223月成功举办个人独唱专场音乐会。

 

 

(编辑:黔州)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666853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