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书店”(二)
随着梁业广等人在赤水一带传播马列主义及中共赤合特支的成立,进步书店应运而生,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具有代表意义的是余正华开设的“之江书店”。
1930年,余正华从贵州大学毕业,毅然放弃到国民党政府任职的机会,返回家乡在赤水县城开设民营合资书店——之江书店,主要经营赤水县中小学教科书,附带销售“五四”以来的新文艺作品。期间:余正华1931年加入党的外围组织“流波社”,并任《少年大众》《寒夜之华》的编辑。
1931年春,余正华去上海见到段雪笙,段雪笙对之江书店的作法给予极大的支持和鼓励。余正华深受上海之行的影响、激励和启发,回到赤水县城后,立即安排之江书店秘密购进并出售进步的政治书籍和鲁迅、郭沫若、蒋光慈等人的著作,如《拓荒》、《萌芽》、《新文艺》《共产党宣言》等。为使这批新兴书刊广泛地引起读者注意,之江书店更名为“新文化书店”,并将店址从文庙搬到人员流动较大的梁家巷口。随后,店址又迁搬到正街(当时的县政府旁边),并改名为“新赤水书店”。通过努力,这些书刊不仅吸引了赤水县众多的进步青年,而且还吸引了一河之隔的四川省合江县九支、二里、先市等地的青少年。1932年,新文化书店被当局查封。
之江书店为时虽然较短,但它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向读者提供或出售的进步书刊,为青年学生、进步知识分子学习新知识,接受进步思想提供了条件;为马克思主义在赤水县的传播,“这个书店在当时起了一定作用。”( 贾若瑜:《我是怎样从一个普通中学生成为一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干部的》,1985年6月印刷出版。)
争夺青年学生(三)
青年学生是革命的生力军,是共产党和国民党争夺的主要对象。中共赤合特支特别重视对青年学生的培养和争取工作,在向学生传播科学知识、进步信息和先进思想的同时,组织发动学生参与反帝反封建斗争运动。
偷梁换柱 巧妙斗争
自1927年起,赤水县由侯之担的军政势力统治。侯之担的特点是谁侵犯其利益就反对谁。共产党是侯之担反对的。但共产党在贵州省境内仅赤水县才有1个组织,且是刚建立的,还未形成势力。对侯之担来说,共产党只是潜在的威胁,而不是现实的劲敌。国民党是侯之担要防范的。因为国民党在贵州省建立了指导委员会和党务训练所,在赤水县派驻了特派员,公开开展活动。对侯之担而言,国民党才是现实的威胁,直接影响到侯之担的势力范围。
1930年夏,国民党赤水特派员饶平一企图插手省立二中等校,欲将《公民》课改为国民党《党义》课,对学生灌输反共思想。中共赤合特支书记梁业广得到消息后,决定利用侯之担同国民党的矛盾,阻止国民党的企图。于是梁业广派进步青年贾若瑜去做侯之担的工作。
侯之担的妻子是贾若瑜祖父的干女儿,侯之担的叔父侯沧帆曾是贾若瑜的老师。贾若瑜凭借这种特殊关系,通过分析国民党向赤水县渗透的实质,及其对侯之担势力的威胁等利害关系,激化侯之担与饶平一的矛盾。侯之担决定同饶平一展开硬碰硬的争斗。饶平一要求在省立二中每周讲6课时《党义》课,而侯之担却强行要求把这6课时一分为三,只允许饶平一用2课时讲《党义》,而其余4课时则由他用来讲《孟子》。随后,中共赤合特支书记梁业广又通过贾若瑜,采取“偷梁换柱”方式,用孙中山的《总理遗嘱》和《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中有关“唤醒民众”和“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等内容同国民党特派员作斗争,用孔孟之道的“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和《礼记·大同篇》中的有关思想同侯之担斗争。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