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苦乐人生》序二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陈晓军    阅读次数:72982    发布时间:2023-04-18

 

先生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过,作家是靠作品来体现自己的存在的,没有一定数量的作品便不能称作家家。退休前几年,先生的创作更加勤奋,文笔更加纯熟,年近六十,仿佛又过了一重关,写下许多至情至性的散文,《石下寻根》、《小鸡·孙女·老妻》等散文,写得平淡有味,有汪曾祺先生余韵,选入《桑榆丛书》等集子。先生性喜山水风物,远则甘陕、川滇、京华,近则家乡各地村寨,皆有先生逸踪,所写风物和游记散文,收入《奢香故里》等书,真山真水,畅游其间,除可身人其境,荡神涤气外,还可抚今追昔,觅见地方文化踪迹。退休以后,先生携妻到深圳,投靠女儿居住。六十几岁的老人,为着写作的爱好,猛学电脑,近几年开通了博客,每日一文乃至数文,几乎不中断,乐在其中。

先生陆续被吸纳为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写作学会会员,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会员,毕节地区作家协会常务理事,贵州省杂文学会理事,县政协常委,文协主席,文史委副主任。1991年,大方县文联成立,先生当选为常务副主席。迄今,先生除有诗歌《鸿毛的骄傲》、《功夫在诗外》等160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等合集外,还与人合作编著《奢香故里》、《乌蒙之花》、《滴碎愁心集》、《杜鹃王国》等书出版发行。先生亦喜新闻工作,也写写政论文章,得过奖,是有名的业余记者。

先生有一格言曰: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才是真幸福。虽有300多万字的劳动成果,先生并不满足。脱开俗务专事文字工作后,先生更是老马奋蹄,运笔如飞。

先生和蔼,对人诚恳。先生在为人为文的道路上,曾得到过许多热心人的帮助,除了读师范时的舒老师外,还有我区已逝的原地区文联主席,我省著名作家陈学书等人,所以,先生对于当地的文学青年,晚生后辈,就有一种不分由说的关切。有一青年,少年家贫,不慎走入歧途,在旁人的引导下,这个青年走上了创作的路子,出狱后,这个年轻人贫困潦倒几至无家可归之地步,先生与之无亲无故,抱至善之心,在创作上给予以关心,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有时甚至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挤出钱来周济他,待之若自己亲儿子一般。又有一叫王一人的青年,因痴心文学,成天系挂写作,高考屡不中,先生一再劝说:要写出好东西,先要打好文化底子,思想层次高了,才能写出有深度的作品来。对于有点创新途径成绩的青年人,先生恐其自傲不思进取,常叮嘱其不可懈怠,要多写,并树立精品意识。

高先生现在已经退休,远离乡里,至深圳居住,七十岁高龄,仍天天上网,博文迭出。在家里,更能安心地写作了。每天早晨,先生与夫人一起早锻炼,回来后就读书,写作,仍不停止地在文学路上跋涉。时常有朋友和晚上回家或是出门路过,去探望先生,高先生必要热情地留吃饭,走的时候,常常跟着出来,目送客人走出曲折的巷子,才转身进屋,不一会,先生又沉到他的文字里去了。

 

 

(编辑:黔州)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000454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