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加强许潮文化与旅游融合研究
一是提升许潮文化旅游理念,科学规划许潮文化旅游。其一,以许潮文化旅游理念深度融入靖州城市建设。把许潮文化旅游理念深度融入靖州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建设。其二,科学规划“许潮文化旅游景区”。其三,把渠阳古城(含许家巷)建成古色古香城。其四,把许潮文化旅游景区建成公园。争取有更多的“国字号”招牌效应。依托景区“百年老字号”等金字招牌及与渠水、潩溪相邻的条件,强力推介和发展渠水游船、潩溪花船、许潮文化工艺、许潮文化演艺、民俗小吃、民俗体验、城中休闲、苗侗工艺等旅游新产品。其五,把许潮文化旅游景区建成“大观园”和旅游集散地。二是把“许潮文化旅游+”作为靖州产业新增长点来发展。发展“许潮文化旅游+业态”,提升效益。加强“许潮文化旅游+其他”,放大能量。三是以中国许潮文化建筑标杆引领许潮文化旅游精品景区景点建设。全力打造渠阳古城(含许家巷),使其成为许潮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全力打造中国许潮文化墙,使其成为世界之最。全力打造“许潮戏曲园”。全力打造其他许潮文化旅游精品景区景点。逐步打造许潮故居、许潮纪念馆、许潮文化博物馆、许潮广场、许潮巨型雕像、许潮巨型铜像、许潮剧院、许潮文化演艺厅等成为许潮文化旅游精品景区景点。四是让靖州部分特色产业插上许潮文化翅膀快速高飞。做大做强靖州茯苓、靖州杨梅、靖州雕花蜜饯、靖州八龙板栗、靖州楠竹、靖州山核桃、靖州油茶、靖州山茶油、靖州荷花等特色产业,把这些产业的部分产品打造成许潮文化旅游商品,包装这些产业产品的部分包装盒体现许潮文化符号,发展这些产业的部分过程体现许潮文化,发展这些产业的部分企业、工厂、厂房体现许潮文化。把这些产业的部分主产区、企业、工厂、厂房打造成许潮文化旅游景区景点,让游客在游的同时,获得靖州特色产业的知识,购买到靖州特色产业产品,吃到靖州特产,最后起到宣传靖州特产,宣传靖州的作用。靖州要通过全力打造并提升国际茯苓之都、中国茯苓之乡、中国杨梅之乡、中国雕花蜜饯之乡、中国板栗之乡、中国楠竹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山核桃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荷花之乡,使靖州特色产业产品能冲出省界,冲出国界,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五是让包茂高速成为许潮文化旅游“加速器”,联手打造许潮文化旅游“命运共同体”。其一,让包茂高速成为许潮文化旅游“加速器”。其二,联手打造许潮文化旅游“命运共同体”,走许潮文化旅游合作共赢之路。因许潮曾任河南新安知县,靖州要与河南新安县联手打造许潮文化旅游“命运共同体”。六是名人效应与“靖州杨梅”品牌助推许潮文化旅游。七是以许潮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国戏曲之乡”打造助推许潮文化旅游“升级”。其一,以许潮文化遗产保护助推许潮文化旅游“升级”。其二,以“中国戏曲之乡”打造助推许潮文化旅游“升级”。靖州要传承许潮戏曲文化,打造“中国戏曲之乡”。许潮是靖州的好乡贤,是靖州的名乡贤;“许潮”是靖州的大资产,是靖州的大财富。靖州要在全力打造“许潮戏曲园”,使“许潮戏曲园”成为许潮文化旅游的一着“重棋”的基础上,通过持续努力,把靖州打造为“中国戏曲之乡”。通过“中国戏曲之乡”的打造,助推许潮文化旅游“升级”。八是许潮文化旅游要提升“人才培养、立体宣传、基础设施、市场环境”。其一,提升许潮文化旅游人才培养。其二,提升许潮文化旅游立体宣传。其三,提升许潮文化旅游基础设施。靖州要紧紧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建设战略、建设张吉怀生态文化精品旅游经济带战略、怀化国际陆港高质量建设战略的契机,提高连通国、省道的公路等级,在包茂高速(靖州段)健康运行的基础上,加快与靖州相关的高速公路、铁路(含高铁)的规划、建设。全力提升艮山口机场。艮山口机场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要改建、扩建艮山口机场,提高艮山口机场的利用率,逐步使机场多功能化,使之成为林用机场、客运机场、旅游机场、军用机场相结合的“综合型机场”,使之成为靖州旅游(含许潮文化旅游)发展、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尽快使县城酒店、宾馆,如和侬民族酒店、武陵城酒店等再上“星级”,再上档次。其四,提升许潮文化旅游市场环境。
结 语
本文以湖南靖州为视域,从拓展许潮文化研究视野、力推许潮文化研究走向纵深、加强许潮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使靖州许家巷研究成为许潮文化研究的“重头戏”、许潮戏曲研究要作为许潮文化研究的重中之重、使许潮文化研究与苗学侗学研究有机结合、加强许潮文化与方志文化融合研究、加强许潮文化与旅游融合研究等八个方面,对许潮文化研究进行了全新的探析。这八个方面问题得以具体解决,其他问题逐步解决,那么,湖南靖州视域下许潮文化研究必将得到进一步深入开拓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金宁芬,明代戏曲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7年12月
2、徐子方,明杂剧史,中华书局,2003年8月
3、张媛,《明代许潮<武陵春>对<桃花源记>的接受》,《九江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4、麻国君,《关于许潮杂剧四种的发现·兼谈许潮及<阳春奏>的若干问题》,《戏剧学习》,一九八一年第四期。
5、向彪,《许潮佚诗十二首考释》,《怀化学院学报》,2012年9期。
6、向彪,《新发现的许潮佚诗八首及其文献价值》,《怀化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7、梁志刚《许潮的<泰和记>及<写风情>小考》,《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8、张增元,《明代戏曲家许潮是湖南靖州人》,《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5期 。
9、刘奇玉,许潮及其《泰和记》,《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1)
10、刘奇玉、李建武,明代湖南戏剧创作浅论,《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4(1)
11、陈建宪 主编,《文化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
12、董晓峰 主编,《旅游资源学》,中国商业出版社,2006年1月版。
13、牟红 主编,《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版。
14、魏小安 著,《潇湘入梦 旅游飞扬—湖南旅游发展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 年8月版。
15、王建章 著,《中国南楚民俗学》,岳麓书社,1995年3月版。
16、巴兆祥 著,《中国民俗旅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版。
17、彭建文、王忠诚等,特色产业选择初探,《经济体制改革》,2001年第3期。
18、王文章 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修订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5月版。
19、单霁翔,《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
作者简介:
刘冰,原名刘定祥,曾用名刘斌、刘定强、刘廷祥、刘廷强,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人。作家、文化旅游学者。湖南省怀化市靖州县住房保障中心副主任。湘潭大学中文系民俗学民间文学专业在职研究生。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侗族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稻作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炎黄文化出版社特约编审。在《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1600余篇,其中论文160篇(含文化旅游论文80篇)。论文获国家级、省级奖项20次。诗歌获国家级、省级奖项38次,入选36种全国性选本。已出版诗集《侗妹是一只美丽的天鹅》(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乡愁在不断地飞》(现代出版社出版)、《去解天涯乡愁》(华夏文学出版社出版)等。研究方向为文化与旅游研究,主要包括毛泽东诗词文化研究、方志文化研究、侗文化研究、飞山文化研究、文化旅游研究、旅游产业研究等。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