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锡先生的长篇小说《竹影》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这部小说在《锦屏文艺》上连载时就引起了许多文友的关注和喜爱,也受到了大家的好评。我第一次看到《竹影》时,也是在《锦屏文艺》上看到的,当时看完了还舍不得放下,又重新细读了一遍,觉得自己已经把那些精美而又亲切自然的字句都记在了心里才合上书本。书本是合上了,心里却仍然放不下,仍在心里牵挂着小说中那些可爱可亲的人物,期盼着能够快些看到下一节内容。后来便一直等着《锦屏文艺》看完了所有的章节。
年初,接到石玉锡先生赠送的散发着淡淡油墨香的、装帧简单朴实的新书《竹影》后,我又细细地读了一遍,并介绍给了父亲。父亲听说是我们黔东南作者写的小说,又听我说写得很好,便戴上老花眼镜认真地看了起来。一连好几天,他都捧着《竹影》看,看得认真而细致,就像当年看《水浒》、《红岩》、《穆桂英下山》等书一样专注。有一天,我刚回到家,父亲就拿着《竹影》对我说:“石玉锡这个人真的是很有才,确实不简单!”
是的,石玉锡先生真的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子。十多年前,我二十多岁,第一次在《杉乡文学》上看到他写的中篇小说《梨园》,就深深地被吸引和打动了。当时我并不知道他是谁,还以为这样精致的好小说定是位年近七十岁的老先生写的呢!没想到却是石玉锡先生所写,当时他才三十来岁。后来认识了石先生,于是又读到了他的许多作品,比如小说《虎林》、《金桂》、《老杨梅树》,散文《乡村风物》、《白鸟》、《我的爱人》等作品,很是为他的创作激情和精神所感动。
石玉锡先生非常热爱自己的故乡,对故乡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充满着深厚的感情。他的小说,大都取材于他所熟悉和深爱的故乡,他用细致而自然的文字把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事一物都描绘得如同一幅幅图画,让人过目难忘。
在小说《竹影》中,他用诗一般的语言,沉静而又婉约地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充满着诗情画意的故事:生活在锦屏侗乡的人们用美丽、勤劳、坦诚、质朴、勇敢的人性光辉,谱写了一支美好的山村生活牧歌。作者在赞美乡村世界的自然奔放的生命形式和人性美的同时,也反映出了乡村与城市之间巨大的差别,人性的弱点。
小说中的杏枝姑娘美丽温柔,她和乡村里的少年江文真挚的爱情给人以温暖,让我们在这个越来越不敢相信爱情的年代感受到爱情的纯真和美好。然而,她的父亲祖代和母亲欧氏都是寨子里淳厚朴拙的农民,由于他们没有子嗣,于是,大女儿杏花怀着满心的不情愿,与悄悄地相爱了三年的识字青年分手,无可奈何地嫁给了本寨一个浑身蛮力的青年,只为了他家在皮所村上是大族,成了亲便得了个硬硬的靠山。小女儿杏枝也将像姐姐一样,走上父母安排的婚姻道路,嫁给舅家的儿子——一个木讷、憨厚,甚至有些委琐青年欧世举。因为“从长计议,自家的暮年生计,以及女儿的长久家业,比什么都要紧。”虽然他们“心底又着实为女儿杏枝叹气,花朵样的姑娘,木头木脑的世举真的配不上。”可是,他们还是不顾女儿的反对和感受,自作主张地将女儿嫁给了世举,结果是新婚的晚上,杏枝不见了,“仿佛在这个白茫茫的雪野世界,从来不曾有过杏枝这个绝艳的姑娘。”
小说的故事平静而美丽,故事中的人物更是平静而美丽。村野间的一群姑娘,图书馆里春猫般让人可怜的少妇唐三妹,被可怕的山火夺走了青春和生命的张玉兰,偶然提到的都市人物钟教授夫妇以及其他一系列人物,在作者细致入微的描绘中,活灵活现。这些人物的共同特点就是美。形象美,心灵美,又生活于美如画的环境里。但这些美又无不披上或浓或淡的伤感,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喜悦夹着悲叹,同情伴随伤怀。尤其是小说朴素而又精美的文字,让人觉得不是在读书,而是在观画。的确,我反复通读了小说之后,真正领悟到作者呈现给我们的不只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不只是一幅幅美丽的生活画图,而是一种美感。一种捉摸不定而又美丽无比的美感,有如朝霞暮霭的美感。我也曾把自己的心得与石先生交流,他也说道创作这部小说就是为了表达对生活、生命的美的认识。或许石先生心中对生命、生活的美感就如是小说中描绘的月色下的竹影吧。感谢他为我们,至少为我奉献了一部婉约凄迷的美著作。
【编辑:刘海云】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