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我喜欢小说《渡》——简评小说集《梅林深处》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张友文    阅读次数:5325    发布时间:2014-07-02

同学潘吉新鲜出炉的小说集《梅林深处》首篇《二舅》语言新鲜活泼,且符合人物身份,人物基本上立起来了,但还称不上“这一个”(黑格尔语)。大约是作者没有让笔下的人物灵魂展开搏斗之故(后面会提及)。二舅与众不同之处是嗜酒如命,如病后不遵医嘱,求“我”给他弄酒来;临死的那一刻,唯有酒能唤醒他的知觉。他还有许多人之为人的优点,如讲卫生、爱惜衣服,大便时脱裤子;对人总是那么温柔、善良,哪怕不吃酒,也要将酒钱送给急需者……

我觉得此小说总体上不错,独到的酒鬼的确有特色。但是,两个地方改进一下效果或许会更妙?第一处是二舅妈嫁二舅的原因若与酒有关则更能写活二舅。第二处的核心技术是没有把老太婆为何要告二舅整明白。二舅告诉“我”他不能当兵参军,是因为隔壁老太婆告黑状。这一处完全可以加大笔墨,发掘人物内心深处的隐秘,潘吉却忽略了,惜也!如果我来执笔,至少可以打出两套组合拳:第一种打法,即老太婆也是一个酒鬼,她提着好酒去“征兵办”告二舅的状。她这么做的用意何在?原来她把二舅拉下来,是想把自己的关系弄上去。她这么做后,内心有愧、良心不安,遂多次请二舅吃酒赔罪。慢慢地,二舅喜欢上了酒。另一种打法则更靠谱。小说开篇交待“二舅长得身高马大,一表人才”,在后面的行文中定要发挥作用,便可说老太婆从内心深处喜欢上了二舅,她舍不得二舅参军离开,便去告黑状,紧接着用美食美酒相引诱……渐渐地,二舅沉溺酒中。还可以写得更大胆、更放肆,竟说暗恋着二舅的老太婆有一次把二舅给灌醉了,趁机夺去了二舅的童贞。从此,二舅一厥不振,借酒浇愁。前一种表述很平淡,无创意,且逻辑性太强。后一种写法契合人性,道出了潜意识,直击灵魂的痛处。这样的非理法表述在公安作家笔下鲜见。

《渡》这篇小说是我最爱,如果放在文集卷首更佳。这是一篇有深度、直面惨淡人生的文本,让我从中读出了人活着的理由。同时,还读出了“超度亡灵”或拯救人心。这里的“超度”是“我”为女友超度,还是陌生女子为“我”超度,每个读者理解角度不一,结论不同。在我读来,超度的不仅仅是亡灵,还包括生者。在“我”这个盲人万念俱灰,欲自弃于世的时候,才知陌生女子的妹妹还在苦苦地寻觅着“我”,让“我”明白了活着的价值所在。特别是文尾交待说陌生女子竟然没有手臂,“我”是彻底地醒悟了。陌生女子及其妹妹都是残疾,但她们依然热爱生活,“我”还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呢!这篇小说的生命力非同一般。她不仅给读者以心灵的慰藉,同时传递读者信心、希望和力量。若把她与《二舅》相较,后者逊色三分。二舅仅仅因为别人告他的黑状,便萎靡不振,不求上进,整天用酒精来麻醉自己。在读者看来,二舅不是一个真男人,他不敢面对生活的挫折,是一个懦夫,是一个弱者;那个老太婆则心地险恶,而《渡》中的陌生女子及妹妹都是生活的强者,她们身残志坚,且心地阳光……

文学是灯,好作品应该温暖人心,照亮人生。这就是我喜欢《渡》的理由。

《好市民高小刚》系一般之作。虽写出了命运的无常,人生的两难选择,却不算个性化写作。两个女人的内心完全可以剖开来审视,潘吉没做到,甚憾!若能描摹两类女人的内心想法,标明不同的人生活法,写出不同的人生路径,生活的丰富性和小说的复杂性自然彰显。

其实,《二舅》和《好市民高小刚》架子搭得好,里面须进一步填充细节。若能发掘人性深处那不见阳光的部分,则是锦上添花。

《血色黄昏》以前读过,与潘吉私下也交换过自己的看法。现在再唠叨一下:兔子这个人物刻画得比较成功,浪漫诗意的油菜花与残酷激烈的追捕场景形成鲜明对照,遗珠之憾在于其心理活动。若能写出“我”与兔子在紧要时刻的内心较量,会让小说增色几分。“我”与同学兔子见面的那一瞬间,可以大做文章。为了挽救同学性命,“我”可以对同学说往事、讲趣事,同学似乎为言语所动,读者的紧张心情也松弛下来……结果,兔子还是开枪了。其间,还可以进一步加大同学情成份,“我”劝兔子放下枪,“再次哀求兔子道,兄弟,放下枪吧,我证明你是自首的。”(小说原文)兔子却说,“不,我要你生擒我,让你去立功受奖……”(笔者想像补充)

因时间和精力所限,《梅林深处》文集不可能每篇都细读。就我已读过的文字而言,总觉得潘吉小说普遍选材新、起笔陡、节奏快,似乎还在追求故事性方面使劲卖力。例如,《血色黄昏》开篇伊始就制造紧张的气氛,是不是与其警察职业有关呢?在下在此谨希望我的同学潘吉以后在讲好故事的同时,稍稍放慢节奏,在紧张的情节中加一些闲笔,则可大大丰富作品的文学性。(注:潘吉的小说集《梅林深处》于2014年6月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李敬泽作序。)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376069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