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那些年我们玩过的游戏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张春来    阅读次数:6833    发布时间:2014-07-06

一个周末,我带着儿子再次走进西山公园。公园里人山人海,走路都挤得难受,再加上太阳不知趣地当头狂晒,让人浑身都不自在。可是这些都抑制不住儿子的兴奋,他轻车熟路地跑向每一个可玩的地方,把我的喊声远远抛在脑后。

看着一个个小朋友脸上开心的笑容,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些年我们也曾玩过的游戏。小的时候,生活在北方的村庄里,从不知道什么叫公园,也从没像现在的小朋友拥有那么多的玩具。但是“抵拐”、“打啪儿”、“拍洋火钱儿”、“弹玻璃球”、“印模子”、“捡石子”等游戏,照样被我们玩的热火朝天、不亦乐乎,仿佛那就是世间最好玩的游戏,风靡了一代。

“抵拐”不需任何道具,通常是用双手将右腿抱至左大腿前,使右腿弯曲的膝盖形成"拐头",以进攻或抵御对方。此游戏技法多样,有"顶"、"压"、"挑"、"闪"、"拨"等,既可一对一进行,也可分组进行。双方只能靠单腿弹跳,若抱起的腿松落、双脚着地或者被对方抵倒者即为失败。小的时候,经常是四五个人一起,大家紧抱膝拐,冲锋陷阵,奋力拼搏,斗智斗勇,十分有趣。

“打啪儿”曾经风靡我们一代,“啪儿”是我们当地的方言,因为打在地上发出“啪”声而得名,有些地方又称“四角”或“四宝”。 “啪儿”的折叠方法非常简单,先用两张纸对折后交叉成十字状,将四个端头折成直角三角形,把四个三角形逆时针连环相插,各自塞入前一个三角形下面,就做成了。玩的时候,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的人,以划拳的方式决定游戏次序,划拳的输家把自己的“啪儿”放在地上,赢家抡起自己的“啪儿”向着地上的“啪儿”或砸或扇,只要把地上的“啪儿”掀翻过来便为赢了,地上的“啪儿”便据为己有。如果没有掀翻,则轮到输家拿起地上自己的“啪儿”,再砸或扇向对方的“啪儿”,一直循环下去,直到所有的“啪儿”都被一人赢得,或者到吃饭时间了,这才停止。

“拍洋火钱儿”也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就是洋火盒有图案的那一面。小的时候,大家都收集的很多,玩的时候,几个人围在一起,把洋火钱儿攥在手心背在身后,喊一二三就出,谁出的多谁先玩。先玩的把一摞洋火钱儿正面朝上,啪的在地上一摔,翻过去的就归自己所有,剩下面儿朝上的,再在旁边用手一拍,翻过去的还归自己,再剩下的别人依此法继续。那时,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厚厚一沓,形形色色,花花绿绿,都当作自己的宝贝。

“弹玻璃球”有几种方法,一种是随意地弹,一方的球到哪里,另一方就会站在自己球所在地向对方的球弹,弹中就赢得那个玻璃球,如果弹不中,就由对方来弹自己的,依次循环;还有一种玩法就是在地上掏几个比球略微大一点的小土洞,弹球双方划拳,赢的先弹,弹入一洞则继续弹下一洞,若没弹进,则换对方弹球。最终,谁的球先进完所有的洞则为赢家,输家要按事先讲好的规矩付给赢家赌注。

“印模子”需要一定的动手能力,必须选用性能较好的胶泥,否则印出来的新模子难以成型。首先,要去挖红土,这是制作胶泥的必备之物,沙土则决然不可。搞到红土之后,用水和好,反复摔打,直到有一定韧度为止,轻轻压在母模上取下即可。印出来的新模子最好阴干,如果是阳光下暴晒或者火烧的话,则很容易出现裂纹甚至裂成几瓣。由于那时候家庭条件差,母模子一般都是小伙伴之间换着用的,资源共享,乐趣同生。

“捡石子”一般是女孩子玩的较多,但是男孩子也可以参与。一般两人一组,每人手持5个石子,对面而坐。规则也很简单,一方先抓,把石子撒开,右手拿起其中的一块向上抛出后,迅速去抓其它的石子,然后接住抛出的石子。第一次一个一个地抓;第二次两个两个地抓;第三次一个、三个地抓;第四次四个石子一起抓,抓的时候嘴里还念念有词,“拾沙子,好俩子,好哥们,一个点……”。如果石子没有抓起或者抛出的石子没接住,即算失败,换对方来抓,反复进行,大家玩的酣畅淋漓,丝毫都感觉不到手痛。

望着眼前的这些小朋友,他们很多已对摩天轮、过山车、旋转木马、碰碰车等游戏失去兴趣,对老虎、狮子、狗熊、猴子等动物也不觉稀奇。生活好了,他们玩得多了,见得也多了,不像我们小时候,会看上半个多小时的蚂蚁搬家,愣是觉得稀奇得很。如今,各种时尚玩具遍地都是,或许那些“老土”游戏早已荡然无存,每每想起它们曾经陪伴着我们度过了儿时最天真的时光,带给了我们最原始的快乐,总是难抑心底的那一抹笑意浮露于嘴角之处。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4192084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