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作为息烽文学一枝独秀的奇葩,诗词才女陈善姝(网名烟笼寒水)在填词方面取得的成就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了。正如在贵阳市诗词楹联学会召开的“陈善姝词作研讨会”上专家们评价的那样:陈善姝词作内容清晰,用词朴素,自然流畅,借景抒怀,流露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真情,具有相当的诗意和优美的意境,更具有红袖飘香的女性特征。
陈善姝是息烽的一个乡镇聘请的村劳保协管员。但她在参加工作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在没有电脑的情况下,利用手机上网交流,创作了300多首的诗词作品而且多数是填词作品,让息烽文学界那些勤奋创作了几十年的人都对她刮目相看。最终使贵阳市诗词楹联学会为息烽本土人才召开了第一次作品研讨会,并给予高度评价。
善姝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由于她的父亲当时只是一位农村学校的教师,要靠那点工资来供养三个子女一家五口的生活,确实是比较难的。于是作为长女的她,初中毕业就不得不选择一条减轻家庭负担的出路,结果就考了一个中专。中专毕业后,国家已经不安排工作了。于是她在医院、学校以及幼儿园打过工,最后结婚成家了,现在已经有两个孩子了,大的一个今年已经进入高一了。善姝在省城生活旅居的那几年,她在家中带小孩感觉闲着没有多少事,就到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报名读了夜校大专。学习期间,由于她的努力和刻苦,各科成绩都很优秀,经常得到任课老师的夸奖。
陈善姝的父亲在乡镇中学教书期间,古文教得特别好,很受学生爱戴。所以尽管她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高中教育,但在家庭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她父亲从善姝启蒙教育时期开始,就教她阅读背诵了许多古诗文,她自己也承认至今好多古诗文都是她在青少年时期背诵过的!所以她在夜校中文大专读书才能得心应手。可见善姝诗词格律的功力,不全是大专中文自学才精通的。
她的词,不仅格律严谨,词语清新,意境优美,而且情感真挚,自然流畅。也能够看出她对新旧音韵的掌握越来越成熟,词中所呈现给读者的的景观和场面,都让人赏心悦目。有文学朋友们说:读陈善姝的诗词是一种快乐。我想这是因为她用自己精心构思的文字,把家乡美丽的风景名胜展现给了读者。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有一句名言是:大的快乐来自于对美的作品的瞻仰。(见《古希腊罗马哲学》115页)。难怪贵阳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杨厚楣先生在他的评论《春在溪头荠菜花》中这样说:“读完所录的《陈善姝词集》,我似乎在酷热的夏季喝下冰镇的泉水,惬意、舒坦、轻快,回味甘淳悠长。近几年来,别人送我的诗、词集不少,但使我能卒读的很少,读完能拨动我心弦的则更少。没曾想到,年不满四十、中专毕业自费读完中文大专、只身带着两个小孩的村劳保协管员所作的词,竟会将我深深吸引。”
其实,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美的东西,只是我们整天为工作、为生活、为私利忙忙碌碌,才没有发现。正如法国著名雕塑家、美学家罗丹所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陈善姝用文学的形式为我们展现了她家乡息烽的处处美景,读她的词,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在此选她填写的一组写息烽风景名胜词作,抛砖引玉,贻笑大方之家:
《解语花-我的家乡息烽》:
黔北秀丽,犹解息烽,灵地出才俊。洞天福地:温泉水,堪比华清浴。休说自诩,新沐后、脂肌赛雪。西望去,林壑葱茏,放眼尽带绿。
还念红岩情趣,引八方游客,闲品紫玉,戏嬉游怡。乌峡岸,奇峰秀石伫立,水天相接。舟子唱、丰收心绪。纵美言,难诉乡结,任客人评誉。
点评:此词作以白描的手法,将息烽几个主要的风景名胜的不同形式和层次的美展示到读者眼前,给初来咋到的游客一个大概的息烽印象。
《瑞鹤仙-初春过乌江》:
新春临古渡,借舟过乌江。杜蘅开处,枝残野鸭宿。忖鸳鸯踪影,今归何处?寒冬怎度?更忆起,芳洲白鹭,戏船弦,与客争欢,此刻剩惆无数。
江雾,连天一色,暗暗沉沉,水风侵骨。两山相注,悄无语,似回顾:去年春来岸,桃苞初绽,紫燕衔泥剪树。但今朝,寒冷依然,杏妆未著。
点评:词作以对乌江美丽的旅游环境的细致观察,描摹出江边芳草萋萋,桃苞初绽的无限春光美景,展现出野鸭、白鹭、紫燕等各种水鸟和游客和谐相处的一面,让人流连忘返。
《苏幕遮-息烽集中营》:
故斋前,犹自忆,昨日硝烟、漫漫连天际。儿女英雄烽火灭,身困囚笼、智慧惊天地。
挽狂澜,匡正义,魂断息烽,直谏九宵帝。热血浇出花艳丽,烂漫天涯、化作香风祭。
点评:词作展示了息烽集中营烈士们为建设新中国浴血奋战,身陷囚笼而从容不迫,继续与敌人斗争,可歌可泣的故事,以红色文化之美去激励着一代新人为振兴祖国而努力。
《水调歌头—息烽西望山》:
筑北有西望,宛若九重天。群山涌翠叠韵,幽涧弄丝弦。客伴清风而至, 沉醉奇崖古寺,信手采云棉。神象岭兰雅,白鹤舞翩跹。
赏花瀑,饮玉乳,赛瑶仙。流连忘返,红豆衫下正好眠。天柱峰前留影,梵鼓音消俗念,浊气散绝巅。福地桃源洞,犹自在人间。
点评:词作以写意画的表现手法,大笔勾勒出西望山的壮美风光,再用特写镜头把山中的重要景点细微的美展示给了读者,还原出西南佛教圣地原生态美景。
《一斛珠-乌江玉女泉瀑布》:
黄沙古渡,剑峡壁口笼烟处。奇峰崖半悬飞瀑,银练飞垂,玉带缠轻雾。
岩若佳人纤指入,撩拨戏溅珠无数。引来汀上闲鸥鹭,款款留连,宛劝游人驻。
点评:壮美的古渡、奇峰、飞瀑与优美的轻雾、溅珠、鸥鹭交融,正是乌江玉女泉给每个游客的独特享受。
《沁园春-秋游乌江》:
筑北乌江,百里长廊,秀在深秋。泛舟清流上,水天一色,烟波渺渺,欲把魂勾。微浪摇舷,金风拂面,心自随波荡芳洲。行观处,叹自然造物,美景横收。
枫香两岸添幽,醉色韵秋浓叶抹羞。黛峰如静女,顾怜自影,斜插玉掌,梳尽风流。樵子林间,唱红斜日,惊起船头双鹭鸥。翩翩去,剩夕阳伴水,闲送归舟。
点评:展现出秋天乌江百里长廊如画的美景,无不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踏莎行-西望山玉乳泉》:
西望山巅,云烟笼罩,丹阳初透佛光妙。观音玉指划金簪,凤凰池下清泉笑。
色若凝脂,琼浆味道,语嵩研法香茗泡。莲花座下悟真经,流弦炼就蓬莱药。
点评:玉乳泉其味甘甜,常饮可强身健体,宛若母乳。语嵩大师奉劝世人将此泉尊为母乳而跪饮之。体现出中国孝道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画堂春-美丽的鹿溪河》:
鹿溪闲舞彩绸长,淡烟疏柳花香。翩翩白鹭画中藏,蘅芷苍苍。
雷打石龟静卧,醉观溅玉龙塘。犀牛泉液味甘凉,曲水流觞。
点评:鹿溪河边鸟语花香,群山耸翠,溪水清且缓,不愧是一处风景清幽秀丽的人间天堂。
《菩萨蛮-水岭古韵》:
小悬空寺山花俏,古驿道上峰含笑。暮色笼山头,月弯钩栈楼。
归鸦枝上跳,贾客曲音妙,明日返家乡,岭间响马帮。
《摊破浣溪沙-水岭古韵》:
水岭韶光韵味长,鹤飞回水隐荷塘。银子洞中拾旧梦,忆盐帮。
晓月初升归倦旅,林丰客栈酒旗扬。数曲离歌思故里,举金觞。
《长寿仙-水岭风采》:
万里魂牵,叹水岭风云,天上人间。有悬空古寺,峭壁袅香烟。暮鼓晨钟绕殿,应青山谷溪垄畎。各地客人,坐香车宝马,叩拜莲前。
福祉绵长如川,有墨客骚人,佳词相献。岭间瑞气萦,百物竞芳妍。野鹤闲鸳戏堰,与游人自然亲见。天下太平,愿林丰、好景同月长圆。
点评:以上三首写川黔古驿道息烽水岭风光的词,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出水岭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古今各异的人文景观。反映出今天“岭间瑞气萦,百物竞芳妍”的和谐、幽雅的新农村面貌。
劳动创造了美。这是大家的共识。在此,我不敢说陈善姝的次作就完美无缺了。巴金说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只要不是朝生暮死的东西,总会让一些人喜欢,让另一些人讨厌。人的爱好也有各种各样。但好的作品经常得经过时间的考验。”(巴金《灌输与宣传》73页)。
我们希望陈善姝在工作生活之余,多关注息烽本土的风土人情,不辜负领导和文学朋友们的殷切期待,积极参与到地方文化大发展中来,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以息烽人的主人翁姿态,为振兴贵阳市地方的文学文化事业、为宣传家乡的旅游资源做出自己的贡献。
【编辑:卓礼黄】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